2013年下半年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
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A【解析】對素質教育內涵的理解。
第一,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第二,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
第三,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健康發展的教育。
第四,素質教育是引導學生協調發展。
2.D【解析】《教育規劃綱要》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提出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教師培養學生特長,發展學生潛能,尊重學生個性都屬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3.C【解析】霍華德·加德納博士指出,人類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單一的,主要是由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知智能、自然認知智能八項組成,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智能優勢組合。
4.D【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因材施教的認識,教師順應孩子天性.針對不同氣質類型采取針對性培養教育策略,讓其揚長避短,全面發展,健康快樂地生活成長。
5.D【解析】《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完善教師培訓制度,將教師培訓經費列入政府預算,對教師實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員培訓。”
6.B【解析】教育必須符合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原則,就是教育的公共性原則。這一原則要求在我國境內舉辦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堅持公益性,不得以營利為目的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
7.B【解析】考查考生對學校管理制度的理解。根據學校管理制度教師具有教書育人、服務育人、領導管理育人、關心愛護學生、培養能力的職責。所以針對學生不良行為的處理,要出于關愛學生的目的。故選B。
8.A【解析】考查考生對教育政策與法規的了解。《教師法》第七條規定,教師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故選A。
9.A【解析】考查考生對教育政策與法規的了解。《未成年人保護法》第39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私自開拆或查看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網上聊天記錄、手機短信等個人信息,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作為班主任對于任何侵犯學生隱私的行為必須及時制止。
10.B【解析】考查考生對教育政策與法規的了解。《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0條規定,被免予起訴、免除刑事處分或宣告緩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育、收容教養、勞動教養或服刑期滿釋放的未成年人,在復學、升學、就業方面享有與其他未成年人同等的權利。教育、勞動部門及有關單位應依法予以保障。故選D。
11.B【解析】考查考生對教育政策與法規的了解。《教師法》第八條規定教師承擔的義務,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張老師按名次排座位侵犯了學生的人格尊嚴。故選B。
12.C【解析】考查考生對教育政策與法規的了解。為切實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抵制可能出現的來自學校或者政府有關部門的侵權行為,教師法賦予了教師申訴的權利,并對申訴權利的行使以及對申訴的處理作了原則的規定,教師對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或者對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作出的處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訴,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申訴的30日內,作出處理。
13.A【解析】考查考生對教師職業道德中“關愛學生”的認識。老師的威信源于學生對其的尊重,學生為什么對其尊重,是因為作為一個好老師的目的和行為都是傳道授業解惑也。
14.B【解析】考查考生對教師職業道德“為人師表”的認識。教師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語言得體,舉止文明。
15.B【解析】考查考生對教師職業道德“為人師表”的認識。教師要作風正派,廉潔奉公。漫畫中描繪的教師心里天秤的兩端,一邊是利益,一邊是教育信義,利益遠高于教育信義,導致教師不良形象。
16.C【解析】考查考生對教師職業道德“終身學習”的認識。“取法乎上”指效法于精湛、高超的學識、技藝等,要成為合格的教師,必須不斷學習,潛心鉆研業務,勇于創新。
17.A【解析】考查考生對文化常識的掌握。門捷列夫是19世紀俄國化學家,他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并就此發表了世界上第一份元素周期表。
18.D【解析】考查考生對文化常識的掌握。亞歷山大·貝爾是一位美國發明家和企業家。他獲得了世界上第一臺可用的電話機的專利權(發明者為意大利人安東尼奧·梅烏奇),創建了貝爾電話公司。他被世界譽為“電話之父”。
19.C【解析】考查考生對文化常識的掌握。只有等腰直角三角形兩個銳角才是45度。
20.C【解析】考查考生對文化常識的掌握。1911年,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
21.C【解析】考查考生對文化常識的掌握。1859年11月達爾文經過20多年研究而寫成的科學巨著《物種起源》終于出版了。在這部書里,達爾文旗幟鮮明地提出了“進化論”的思想,說明物種是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是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演變過程。
22.B【解析】考查考生對文化常識的掌握。李白被稱為詩仙,杜甫被稱為詩圣,李賀被稱為詩鬼。
23.A【解析】考查考生對文化常識的掌握。冼星海創作了不朽名作《黃河大合唱》和《生產大合唱》等作品;《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我的祖國》是詩人喬羽和作曲家劉熾合作完成的;《天路》這首歌始創于青藏鐵路開工之際,作詞屈塬,作曲印青。
24.B【解析】考查考生對文化常識的掌握。孔雀舞在傣族舞蹈中是最具特點的表演性舞蹈,在德宏地區、西雙版納地區及景谷、盂連、耿馬等縣都有流傳。
25.C【解析】考查考生對文化常識的掌握。徐悲鴻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于世。
26.B【解析】考查考生對電腦知識以及應用軟件的掌握。Cooledit是多軌錄音和音頻處理軟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軟件;Mindmanager思維導圖是有效的思維模式,應用于記憶、學習、思考等的思維“地圖”,利于人腦的擴散思維的展開。Photoshop屬于專用的圖形圖像加工處理軟件。
27.D【解析】考查考生對電腦知識以及應用軟件的掌握。圖片和自選圖形是同級按鈕。
28.C【解析】考查考生邏輯思維能力。此項推理否定后件能夠推出前件。
29.B【解析】考查考生邏輯思維能力。此項推理前件與后件有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