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師德的靈魂是( )。
A.關愛學生
B.提高修養
C.加強反思
D.提高業務水平
【答案】A
【解析】《規范》中明確表示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
2.要做到嚴謹治學,最重要的是要( )。
A.一視同仁
B.實事求是
C.寬宏大量
D.以書為本
【答案】B
【解析】實事求是是教師嚴謹治學的基本原則。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3.教師的表率作用主要體現在( )。
A.言行一致
B.衣著整潔
C.舉止端莊
D.談吐文雅
【答案】A
【解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表率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言行一致。
4.衡量教師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是( )。
A.能否關注自己的生存適應性
B.能否充分考察教學情境
C.能否自覺地關注學生
D.能否更多地考慮班集體的建設
【答案】C
【解析】教師的成長第一階段為關注學生階段,能否自覺關注學生是衡量一個教師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
5.教師在布置課堂練習和家庭作業時,錯誤的做法是( )。
A.課堂練習的布置與教學目標相一致
B.練習題的設計富于變化,并有適當的難度
C.教師給學生以適當的幫助
D.只給學生一些知識記憶性的練習
【答案】D
【解析】教師布置作業時應注重考查學生多方面的知識。
6.關于教師人格的作用,被廣泛接受的是( )的觀點,“教師人格對于年輕的心靈來說,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業的一切”。
A.加涅
B.布魯納
C.班杜拉
D.烏申斯基
【答案】D
【解析】烏申斯基提出“教師人格對于年輕的心靈來說,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業的一切”。
7.“師者,人之楷模也”,這句話說明教師的勞動具有( )。
A.特殊的復雜性
B.獨特的復雜性
C.鮮明的示范性
D.顯效的長期性
【答案】C
【解析】“師者,人之楷模”,強調教師工作的示范性,故選C。
8.專門培養教師的師范教育最早出現于( )。
A.原始社會
B.奴隸社會
C.封建社會
D.資本主義社會
【答案】D
【解析】專門培養教師的師范教育最早出現于資本主義社會。
9.2007年11月10日,國務院決定從2008年春季學期起免除( )。
A.城市義務教育學雜費
B.農村義務教育學雜費
C.西部地區義務教育學雜費
D.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學雜費
【答案】A
【解析】國務院決定從2008年春季學期起免除城市義務教育學雜費,各地和各有關部門要做好相關準備工作,采取有力措施落實資金。
10.我國現行法律中對教師職業的規定認為,教師職業是一種( )。
A.私人職業
B.從屬職業
C.專門職業
D.附加職業
【答案】C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一章第三條對教師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學的界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由此可見教師職業是一種專門的職業。
11.在教師的人格中有兩種重要特征對教學有重要影響:一是富于激勵和想象的傾向性;二是( )
A.說到做到
B.敬業精神
C.熱心和同情心
D.重義氣講交情
【答案】C
【解析】教師的人格特征與職業成就密切相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師的熱心和同情心,還有教師富于激勵和想象的傾向性。
12.教師的批評與不贊揚,與學生的學習成績( )。
A.存在正相關
B.關系不明顯
C.存在負相關
D.有利有弊
【答案】C
【解析】盡管教師的表揚次數與學生的成績之間未發現明確的關系,但教師的批評或不贊揚與學生的成績卻存在著負相關。
13.對未完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應當進行義務教育,所需經費由( )予以保障。
A.國家
B.社會
C.學校
D.人民政府
【答案】D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對未完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應當進行義務教育,所需經費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14.關心教好每一堂課,關心班級大小、時間、壓力等問題,說明教師成長進入了( )。
A.關注情境階段
B.關注自我階段
C.關注他人階段
D.關注學生階段
【答案】A
【解析】根據教師的需要和不同時期所關注的焦點問題,把教師的成長劃分為關注生存、關注情境和關注學生等階段。在關注情境階段教師關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課的內容,一般總是關心諸如班級的大小,時間的壓力和備課材料是否充分等與教學情境有關的問題。
15.“教書”和“育人”的關系是( )。
A.并列的
B.遞進的
C.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辯證統一
D.互補的
【答案】C
【解析】教書育人是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重要內容,兩者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辯證統一的。
16.《義務教育法》總則第一條規定,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提高全民族素質,根據( )制定本法。
A.憲法和教育法
B.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
C.憲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
【答案】A
【解析】《義務教育法》總則第一條規定,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提高全民族素質,根據憲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17.世界上最早頒布義務教育法的國家是( )。
A.美國
B.英國
C.法國
D.德國
【答案】D
【解析】義務教育起源于德國,1619年德國魏瑪公國公布了學校法令。它規定父母應送其6~12歲的子女入學,這是最早的義務教育。
18.新《義務教育法》規定,實施義務教育,不收( )。
A.學費
B.雜費
C.學費、雜費
D.學費、雜費、住宿費
【答案】C
【解析】新法進一步明確了我國義務教育的公益性、統一性和義務性。這是義務教育的三個基本性質。所謂公益性,就是明確規定“不收學費、雜費”。
19.下列法律中含有規定我國小學生法律地位條款的是( )。
A.《教育法》和《義務教育法》
B.《教育法》和《教師法》
C.《憲法》和《民法》
D.《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答案】A
【解析】略。
20.我國義務教育的立法宗旨是發展( )。
A.專業教育
B.中等教育
C.職業教育
D.基礎教育
【答案】D
【解析】《義務教育法》第一條規定:“為了發展基礎教育,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根據憲法和我國實際情況,制定本法。”由此可見,《義務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主要是發展基礎教育。因此,答案為D。
21.在《論語》中記載著許多孔子關于“仁”的解釋,孔子“仁”的中心是( )。
A.愛人
B.人心
C.誠信
D.謙讓
【答案】A
【解析】教育以人為本,因此“愛人”既是“仁”,作為教師應具備“仁”的基本理念。
22.某市教委在教師中隨機調查,問“您熱愛學生嗎?”,90%以上的教師都回答“是”。而當轉而對他們所教的學生問“你體會到老師對你的愛了嗎?”時,回答“體會到”的學生僅占10%這說明( )。
A.教師還沒有掌握高超的溝通與表達技巧
B.教師尚不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
C.教師缺乏信心
D.教師缺乏愛心
【答案】A
【解析】在教育工作中教師應該通過自己的溝通與做法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愛。
23.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
A.權力
B.威嚴
C.權威
D.人格力量
【答案】D
【解析】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會對學生產生終身影響。
24.現在體育界,運動員在國際比賽中得了金牌,獎勵一直追溯到運動員的啟蒙教練,這說明教師的勞動具有( )。
A.未來性
B.滯后性
C.連續性
D.廣延性
【答案】B
【解析】運動員得到金牌,要獎勵啟蒙教練,這說明運動員的成績和啟蒙教練的辛苦勞動是密切相關的。說明教師的勞動具有滯后性。
25.反映教師職業與其他職業不同的本質特征是( )。
A.為人師表
B.獻身教育
C.育人
D.公而忘私
【答案】C
【解析】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根本任務。
26.學生最主要的權利是( )。
A.人身自由權
B.人格尊嚴權
C.受教育權
D.隱私權
【答案】C
【解析】受教育權是學生最主要的權利。這是和學生的身份相符合的。
27.公民權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內涵最為豐富的一項權利是( )。
A.隱私權
B.人身權
C.名譽權
D.榮譽權
【答案】B
【解析】人身權是公民權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內涵最豐富的一項權利。
28.《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自( )起施行。
A.1994年1月1日
B.1994年9月10日
C.1993年11月1日
D.1995年1月1日
【答案】A
【解析】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29.《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所稱未成年人是指未滿( )周歲的公民。
A.14
B.16
C.18
D.15
【答案】C
【解析】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條。
30.未成年人享有(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 )。
A.學習權
B.受教育權
C.集會權
D.人身權
【答案】B
【解析】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條。
二、材料分析題
1.某教師《思想品德:學會拒絕》的課堂處理如下:在上課前一周,利用閑談時間,不經意詢問學生“在生活中,哪些誘惑影響到你的學習?”“你有為抵制不了誘惑苦惱過嗎?”該話題引起學生興趣,七嘴八舌說個不停。教師進而問“為了抵制誘惑,你們有沒有去了解和學習一些成功人士的做法呢?”同學們靜了下來,從他們的眼神中教師發現了學生的好奇心。于是布置預習:你最成功抵制的誘惑是什么,抵制的方法是什么,什么誘惑是你最難抵制的,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誰,他是怎樣抵制誘惑的。上課后,教師讓學生按最難抵制的誘惑分成小組,進行交流。要求每組討論出抵制本組最難抵制誘惑的最佳方案,并進行介紹,最后教師點出教學主題“學會拒絕”。
請結合新形勢下教師課堂教學中的師德要求,談一談你對該教學案例的認識。
【答案解析】
材料的教師主要從課前、課中、課后對學生品德形成加以引導。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真正魅力在于學生的主動學習,在于教師如何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在教學實施中我們要樹立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建構知識的教學觀。在主動體驗中豐富感知、強化情感。教師在活動設計過程中關注到了學生思維訓l練、能力發展、情感體驗,不再只重所謂的“結果”。課程設計體現出了開放性和創造陛。活動設計,一方面是宏揚主題,另一方面也有引出不同意見的意圖,進而了解學生的情感、價值觀,體現了新課程、新要求,激發了學生個體的自主精神與首創精神。
在合作學習中去粗存精,去偽存真。小組學習的過程不僅僅是個人認知過程,更是一個交往過程。
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互相間實現信息與資源交流,不斷擴展和完善自我認知,而且可以學會交往、學會參與、學會傾聽、學會尊重他人。在實踐中發展能力、健康成長。新課程下的思想品德教學環境中,教材已不限于固定的文字形式,而是融入生活、聯系現實的一種課內教學資源。課堂教學整個教學活動不能被“神圣化”。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賞識者,不是教育教學的壟斷者和包辦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課外實踐活動能有效充分地發揮學生的學習主人翁作用,對課內教學與教材做必要有益的補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課堂中的吵鬧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熱愛我的工作,注意在學習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但是,我真的感覺學生有的時候實在是太吵鬧了。在講課過程中,有的學生會在下面說話或插話進來;在自學或做練習時,有的學生會在那里竊竊私語或很自由地討論問題;在課堂討論的時候更是難以把握,學生會爭論不休;在課間休息時更是亂作一團……如果你是這位老師,對于課堂吵鬧的現象,你的基本態度和常規做法是什么?
【答案解析】
(1)基本態度:課堂確實需要紀律,但課堂氣氛同樣重要。課堂紀律要有助于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符合少年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特點,容納他們的不同個性。學生的動作與聲音(言為心聲)是學生成長的一部分,學校應適應學生的發展,允許學生比較自由地參與教師的教學過程。動作和語言是少年兒童情緒、情感的伴隨物,在激烈的討論中少年兒童可以表達自己內心的喜悅、憤怒、遺憾和沮喪。教師要與學生分享這種情感。
(2)常規做法:不追求課堂的絕對安靜,保持稍微的喧鬧。改變課堂的主體定位,即由教師作為權威的主體和偏向于教師的權威結構向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師生民主平等的權利結構轉變,注意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對學生的學習熱情做適當而必要的引導。
3.實踐已經充分證明,“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因此,我國現階段必須不斷推進教育創新,教育要為各方面的創新工作提供知識和人才基礎。
請你就創新教育對于中小學教育所提出的基本要求談談你的理解。
【答案解析】
為適應實施創新教育的要求,中小學教育應當努力做到:
(1)更新教育觀念,明確培養目標,即應該把培養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學生作為教育的最高目標;
(2)教師注意組織啟發式教學,即致力于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究,并以創新精神去理解和運用知識;
(3)確立學生與老師共同作為教學主體的意識,強調學生要自主學習,課堂上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在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之時,發現和理解知識;
(4)改革教育評價制度,堅持能力為導向和多向性及過程性的新的評價體系。
熱點推薦: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章節難易分析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試題在線模考
小編推薦>>2016年告別盲目備考,233網校教研團隊精心打造高通過率套餐班,全程內部鎖分,保障一次過關!2016年教師資格高效鎖分套餐班如下:
統考VIP班(¥480/套) |
中學統考學科VIP班(¥680/套) |
包含:(初中語文+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 | |
包含:兩科(精講班+習題班+真題解析班)
適合:河北、山東、河南等24個統考區 特色:1、為統考教師資格專業打造 2、針對性的講解必考點及重難點 3、歷年真題講解及技巧點撥 4、高含金量內部提分資料 5、90%知識點全面精講+配套習題 協議:簽約通關,不過免費重學 現在報名滿300減50 |
包含:(初中英語+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 |
包含:(初中地理+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 | |
包含:(初中生物+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 | |
包含:(高中化學+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 | |
包含:(初中音樂+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 | |
學習交流平臺:微信jiaoshi_233| QQ群 加入我們,分享學習樂趣!另外,還可掃一掃以下二維碼,下載233網校手機APP,考試報考一手全掌握,迅速了解考試,還能隨時隨地免費做海量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