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學設計題
26.語文
白居易《草》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1)描寫該詩的意境并分析主題。
(2)指導小學二年級學生學習材料,試擬定教學目標。
(3)設計針對生字”枯“的寫字指導過程。
(1)描寫該詩的意境并分析主題:
233網校答案: 本詩選自《賦得古原草送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詩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頌,進而是生命的頌歌。全詩章法謹嚴,用語自然流暢,對仗工整,寫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渾成,讀時瑯瑯上口,詩句真切而清晰的再現了一年中野草的繁茂與枯敗,一枯一榮、一青一黃之間,看似柔弱的小草的頑強生命力已然彰顯,而熊熊大火之后的頑強再生更體現作者對待生命自強不息的態度。
(2)指導小學二年級學生學習材料,試擬定教學目標:
233網校答案: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學習,學生能認識“離、歲、枯”等6個生字,理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含義,有感情朗讀課文并背誦。
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在集體討論的方式中感受小草生長的過程,體會詩人觀察分析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生通過學習能感受小草蓬勃生長的美感,培養學生熱愛生命的情感和頑強向上的意志。
(3)設計針對生字”枯“的寫字指導過程:
233網校答案:
1.看圖片,對比茂盛與枯萎,感受“枯”
2.以學生為主,通過觀察田字格的“枯”字,分析“枯”的結構: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3.呈現“枯”字訣:
體型窄,左邊站,橫向短,捺筆收,右邊寬,要舒展
筆畫穿插不分家,左右謙讓才美觀
4.教師示范學生練習:教師邊板書田字格,邊講解,學生跟隨在田字格中練習
5.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運用投影儀進行評議
27.數學
(1)多數怎樣估計:
a.《新編小學生字典》后592頁,大約是( )頁
b.小一每分鐘打字108個,大約是( )個
c.本校有學生688個,大約是( )個
d.李平大叔今年的橘子1328個,大約( )千克
(2)劉寧走一步平均長62cm,從操場這頭到那頭共252步,操場大約長( )米。
(3)沙坪小學有學生612人,全鄉有19所小學,全鄉有多少小學生?
(4)燕鷗從北極到南極,行程17000米,如每天飛780千米,20天能飛到嗎?
(5)四年級學生去秋游,每套車票門票49元,共需104套,要帶多少套?
問題:
(1)估算與精算的區別
(2)指導中年段的小學生,設定教學目標
(3)依據教學目標,設計新授環節教學活動和理由。
(1)估算與精算的區別:
【講師解析-233網校講師雷智慧答案】::估算指的是推算,估算有三種情況:一是推算最大值,二是推算最小值,三是推算大約為多少;而精算指的是具體運算,包含計算的方法和算理。兩者在教學的過程中存在很大的差異,估算的教學需要教師幫助學生形成估算的意識,體會估算的實用價值和數學價值,養成估算的習慣,提高學生的數感,精算的教學教師既要幫助學生掌握精算的計算方法還要幫助學生理解其算理。
(2)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夠掌握估算的具體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了解并選擇合理的估算策略并對結合情景進行估算。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小組討論中體會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提升學生數感和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估算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到估算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會到數學的實用價值。
(3)新授:
第一環節:初步體會估算
教師活動:
利用大屏幕出示“多數怎樣估計”里的四個小問題,組織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并進行競賽,請學生說一說進行這樣估算的理由。
學生活動:
根據教師的提問獨立完成思考并作答。
預設1:《新編小學生字典》大約是(600)頁,
因為592頁離整數600很近,因此可以看成是600頁。
——講解湊整法。
預設2:小俊每分鐘打字約(100)個,因為103離100近?!v解去尾法
設計理念:因為這部分知識在前面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已經有了這樣的估算能力,因此采用競賽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熱情,另一方面也為后面的學習進行鋪墊。
第二環節:探究兩位數乘三位數的估算
教師活動:利用短片的形式展示劉寧步行操場問題和全鄉小學人數問題,組織學生四人一小組進行探究如下的問題:
1.你會計算嗎?能用幾種方式計算其大概的值?
2.說說你估算的理由和這種方法的優勢。
學生活動:
在小組能進行討論,總結出兩位數乘三位數的估算方法。
預設1:我們小組采用兩種方法的混合估算:可以將62厘米看成60厘米,把步數252用去尾法看成250步,這樣就250個60厘米就是150米,所以最后大概是150厘米。
預設2:
設計理念:這部分內容是本節課的難點和重點,因此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以學生為主體,又利用教師的引導總結出兩位數乘三位數的估算方法。
第三環節:估算方法應用
教師活動:利用圖片展示燕鷗飛翔和秋游的圖片,請學生提出問題并進行解答,由學生獨立完成進行匯報?
學生活動:根據圖片進行提問/獨立解答及匯報。
預設1:飛了20天,飛到了目的地了嗎?能進行估算判斷嗎?將780看成800,飛了20天飛了1600,速度變快了,可是還是沒有完成1700千米的飛行,因此沒有到達目的地。
設計理念:利用掌握的估算知識進行解決問題對知識進一步鞏固,由學生尋找問題,增強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28.英語 look and red our school
(1)簡述英語課程創設意境的方法
(2)指導小學生考試擬定數學目標
(3)依據教學目標,設計導入和操練環節的教學?并說明理由。
【講師解析-233網校講師雷智慧答案】:英語教學設計
(1)情境教學是指以教學內容為中心,根據學生的發展水平,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引入或創設情境。其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正確牢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創設“情景”教學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仿佛有置身于英語學習的世界里,有比較真實的感覺,現在比較多的“英語角”,就是其延伸、發展。
創設“情景”教學的方法
1.以歌曲組織教學引入
2.會話導入
會話導入就是通過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自由會話,導入新課
3.教師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
教師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創設良好的英語環境,使學生自始至終用英語進行思維,逐漸養成“借助情景理解英語”的習慣。
4.看圖說話
(2)指導小學生學習該材料,擬定教學目標
1.能聽說認讀classroom, hall, garden, playground, library等單詞,正確使用“in the +”短語,并能運用what’s this ?this is …進行對話。
2.培養和激發學生用英語進行日常交流的興趣,同時激發學生熱愛母校的美好情感。
(3)依據教學目標,設計導入和操練環節的教學并說明理由。
導入:做小小校園導游員,介紹我們的校園
操練:小組合作,成員輪流扮演導游,其他人扮演參觀者進行對答。
29.音樂
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1)簡要分析歌曲的特點
(2)如指導低年級小學生唱歌本,試擬定教學目標
(3)據擬定的教學目標,結合歌曲的學習,設計“音的高低知識點教學的環節”并說明理由:
233網校答案:
(1)簡要分析歌曲的特點(10分)
《大鼓和小鼓》是一首日本兒童歌曲,F大調,2/4拍。歌曲短小,僅有8小節;歌詞簡單,僅僅是大鼓和小鼓音高和音色上的對比;全曲的音高也是簡單的do mi sol三個音的組合重復,非常適合低年級學生學習。
歌曲中包含的音樂要素非常豐富,不僅有音色、音高的模仿,還有力度的模仿。用四分音符的do來表示大鼓敲擊的聲音,用八分音符的sol來表示小鼓敲擊的聲音,生動形象,便于低年級學生模仿與學習。節奏上也是比較簡單的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非常規整的節奏組合,非常適合低年級學生的學唱。音高上雖然有二度、三度的小跳,但同時也存在五度、六度的跳進。所以,簡單中略帶些難度,教學中可通過聲勢教學法幫助學生更準確的感受音高。
(2)如指導低年級學生學唱本歌曲,試擬定教學目標(10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唱歌曲,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激發學習興趣。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聆聽和模仿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感受和探索音樂的高低,培養學生的感知力。
知識與技能目標:感受音樂的高低,用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3)根據擬定的教學目標,結合歌曲的學習,設計“音的高低”知識點教學環節,并說明理由。(20分)
1、初步聆聽
多媒體播放大鼓和小鼓的聲音,學生初步感知音樂的高低。
初步聆聽與感知,可以讓學生對音的高低有個大概的認識與了解,為下一步的教學做準備。
2、探索與感知
出示大鼓和小鼓,將學生分成四組,探索通過敲擊大鼓和小鼓,分辨音高的不同。
通過實物的探索,能夠更直接的感知音有高低之分;用大鼓和小鼓來探索音的高低,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
3、聲勢游戲
用拍手和跺腳來代替大鼓和小鼓的聲音,同樣是將學生分成四組,討論拍手和跺腳分別哪個是大鼓的聲音、哪個是小鼓的聲音。分辨出拍手是小鼓的聲音、跺腳是大鼓的聲音后,進行“我敲你學”的游戲。教師或學生代表敲擊大鼓或小鼓,其余學生用拍手或跺腳回應。
學生自己探索性的學習,體現了新課改中學生為主體的課程理念?!拔仪媚銓W”的游戲,豐富了課堂環節,增添了課堂氣氛,同時也進一步感受音的高低。
30.體育
(1)說明“前滾翻”的教學重點、難點;
233網校答案:
小學三至四年級體育教學的主要教材內容之一,比一二年級滾動與滾翻教材提高了動作的難度。
重點:低頭蹬腿團身緊抱膝
難點:團身緊,方向正,滾動圓滑。動作連貫、協調。
(2)指導水平二的學生練習,制定教學目標
233網校答案:根據教材編寫要求和學生心理、生理特點我確定為以下四個目標:
1.認知目標:使學生了解前滾翻時必須團身緊的技術要點,并使學生了解如何利用前滾翻技術保護自己。
2.技能目標:通過練習使85%-90%的學生掌握前滾翻的正確技術動作。發展學生靈敏、柔韌、協調等身體素質。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能夠認識自己身體素質上的不足,培養同學互相幫助情感,感受課堂中的挑戰與喜悅,喜歡體育愛上體育課。
4.社會適應:通過本次課的學習,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勇于挑戰自我的信心,學會尊重并聽取別人意見,互幫互學,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
(3)設計犯錯糾正法及理由
233網校答案:
1.老師講解示范動作要領,出示掛圖,提示重點難點,傳授動作口訣:“一蹬二撐三低頭,團身滾動像圓球”。
2.組織學生嘗試練習前滾翻,鼓勵同學之間團結協作,相互對比,集體研究,大膽展示,學生自評,組內自評。
3.老師巡視指導,及時幫助解決練習中學生出現的問題(如:頭頂觸墊子、團身不緊、雙腳蹬地無力等),指導小隊同伴幫助完成,在保護與幫助練習中培養學生團結協作,互相幫助,關心他人的優良品質。
31.美術
花點心
(1)說明美術語言的造型元素
(2)指導低年級學生學習,制定教學目標
(3)設計新授環節的活動和理由。
【講師解析-233網校講師雷智慧答案】:
(1)美術語言的造型元素?
學生用揉、搓、捏、壓等方法將彩泥和膠泥用點制作花點心,并裝飾出好看花紋和顏色。因此本課所使用的美術語言造型元素有點、線條、形狀、色彩。
(2)低年級小學生學習的教學目標?
根據低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分學段設計課程內容和學習活動,學生是1年級屬于第一學段,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因此本階段的學習領域目標是嘗試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美術課程教學目標按“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定。
因此本課的三維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感受立體造型和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用揉、搓、捏、壓等方法將彩泥和膠泥塑造出花紋好看,色彩誘人的立體造型——花點心。
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通過動手、動腦,聯想各種“花點心”的樣式、色彩,大膽嘗試能夠將所感所想自由的表現出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驗到立體造型所帶來的樂趣,體會和發現生活中的美,對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
(3)設計新授環節的活動和理由?
在新授環節教師會開展我是小廚神評選表演活動,開展情境教學,和學生一起角色扮演,每個同學都是小廚師,看誰做的好,做出漂亮的花點心變成小廚神,首先教師陪學生一起選擇材料:橡皮泥,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學生直觀感受彩泥的特性,在制作的時候更容易上手。然后學習制作方法:教師和學生開始比賽看誰能橡皮泥改變成各種形狀,教師鼓勵學生到練習各種方法。有團成大小不一的圓形、壓成各種規則和不規則的餅、搓成粗細不一的條形、捏成形態各異的花樣、劃出各種條紋,這樣學生們在比賽的同時相互學習,激發想象力創造力。做的好的同學大家一起分析總結方法經驗。
理由:此活動非常符合這一學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并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參與熱情、以及與熟悉的同齡人相互競賽的激情。體現了新課程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新的教學理念。
熱點推薦>>2016上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及答案 真題答案交流
學習交流平臺:微信jiaoshi_233| QQ群 加入我們,分享學習樂趣!另外,還可掃一掃以下二維碼,下載233網校手機APP,考試報考一手全掌握,迅速了解考試,還能隨時隨地免費做海量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