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07年教師資格教育理論考試試卷(B)
(使用范圍:小學 教師資格)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選對得1分,選錯、多選或不選得0分。
1.小學教育目的對小學教育活動的指導意義體現在
A.導向 激勵 評價
B.導向 激勵 發展
C.評價 發展 導向
D.評價 發展 激勵
2.“小型分散,便于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學生的才能,使學生得到更多的學習和鍛煉機會”。這種課外活動的形式是
A.科技活動
B.學科活動
C.個人活動
D.小組活動
3.“完形—頓悟說”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
B.斯金納
C.苛勒
D.奧蘇伯爾
4.下列選項屬于精細加工策略的是
A.提問
B.劃線
C.列提綱
D.利用表格
5.一般在教學開始前進行,摸清學生的現有水平和個性差異,以便安排教學的評價稱為
A.配置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診斷性評價
D.常模參照評價
6.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教師養成良好的
A.職業道德信念
B.職業道德習慣
C.職業道德意識
D.職業道德理想
7.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是
A.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B.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
C.集體主義
D.忠于職守
8《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屬于
A.教育行政法規
B.教育法律
C.地方性行政法規
D.教育規章
9.教師不服教育行政復議決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其期限是
A.7天
B.10天
C.15天
D.20天
10.進行體態表達技能的訓練,基礎是
A.表情的訓練
B.與口語表達配合的訓練
C.表意的訓練
D.表達器官功能的訓練
11.在一節課的時間內,學生可以反復多次感知板書的內容,這體現了板書的
A.提示作用
B.強化作用
C.示范作用
D.總結作用
12.教學技能訓練的實踐性原則要求
A.對教師的教學技能要以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主
B.以受訓者的實踐性操作為主
C.訓練者要經常為練習者提供實踐性的操作示范
D.教學技能訓練要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進行
13.教師職業技能的核心內容是
A.教育能力
B.教育技能
C.教學能力
D.教學技能
14.主張教師應盡可能利用行為本身所產生的邏輯后果使學生從經驗中體驗到行為與后果之間的關系,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理論是
A.行為矯正理論
B.現實療法理論
C.目標導向理論
D.和諧溝通理論
15.班主任發揮主導作用的前提是
A.有正確的學生觀
B.要樹立育人意識
C.應具備管理能力
D.應具備專業化的素質
16.注入式教學最本質的特征是
A.教師從頭講到尾
B.以講授法為主
C.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
D.把學生看作是知識的容器
17.成功教學法主張對學生實施
A.鼓勵性評價
B.絕對性評價
C.終結性評價
D.堅定性評價
18.教師向學生展示實物等直觀教具,或做示范性實驗,使學生獲得關于事物現象的感性認識,這種教學方法是
A.參觀法
B.實驗法
C.演示法
D.練習法
19.對被評價對象作出鑒定,區分等級,了解教育目標的實現程度,這屬于
A.診斷性評價
B.終結性評價
C .形成性評價
D .相對性評價
20.有實際工作者和專業研究人員共同參與,以解決教學實際問題和提高教學行動自覺認識為目的的研究方法是
A.調查法
B.觀察法
C.行動研究法
D.個案分析法
相關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