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 (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家盧梭、裴斯泰洛齊都屬于_________本位的價值取向理論的代表人物。
2.教學策略的基本特征包括:整體綜合性、_________性、靈活性、性、指向性。
3.體形劇變、身體機能迅速健全、性開始成熟、思維的獨立性增強、神經系統的發育接近成人是_________期生理發展的特點。
4.學校精神文化幾種基本成分可以分解為認知成分、成分、價值成分、_________成分。
5.根據一節課所完成任務的類型數量,課的類型可分為_________課和_________課。
6.教科書的主體部分是_________。
7.學校課程表安排應遵循的原則是:_________原則、_________原則、生理適宜性原則。
8.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和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_________。
9.教學媒體是承載和傳播教學內容的工具,教學媒體的使用受制于教學策略的制定和_________的選擇。
10.上課是教學工作的_________環節。
11.選擇德育內容:一是依據德育_________;二是受教育者的特征;三是德育所面對的時代特征和學生思想實際。
12.體諒模式把道德_________的培養置于中心地位。
13.班級目標管理是指_________與學生共同確定班級總體目標,然后將總體目標轉化為小組目標和個人目標,使其與班級總體目標融為一體,形成_________,以此推進班級管理活動、實現班級目標的管理方法。
三、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1.教育對科技的發展有哪些重要推動作用?
2.課程評價包括哪幾個步驟?
3.簡述我國學校德育的主要途徑。
4.簡述我國教育目的的幾個基本層次。
5.何謂鞏固性原則,貫徹該原則應遵循哪些要求?
6.J·M索里和
C、·W特爾福德對培養兒童創造性提出了哪幾方面的建議?
四、論述題(10分)
如何理解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請聯系實際予以分析。
參考答案請見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