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0年10月教師資格A類《教育學》考試真題
一、單選題(每題1分)
1、社會對教育所要造就社會個體的質量規格的總的設想或規定是 【 】
A、教育本質
B、教育功能
C、教育目的
D、教育價值
2、現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商品性、生產性、發展性以及 【 】
A、科學性
B、民主性
C、科學性、民主性
D、現代性
3、下列選項中不屬于中國教師角色的文化傳統是 【 】
A、道德追求大于社會索取
B、社會本位高于個人本位
C、自我修養先于對他人教育
D、重視爭取自我權益
4、第斯多慧說:“教師本人是學校里重要的師表,是最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學生最活生生的榜樣”,是說明教師角色具有 【 】
A、復雜性
B、示范性
C、創造性
D、長效性
5、下列關于學生學習的表述,錯誤的是 【 】
A、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
B、學生的學習主要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
C、學生所參加的學習是一種規范化的學習
D、學生的學習大部分是離開教師獨立進行的
6、知識學習的第一個階段是 【 】
A、領會
B、選擇
C、保持
D、應用
7、“師生在課堂上呈現雙向的交流,學生積極思考、提出問題、各抒己見;教師認真引導”,描述的是哪種類型的師生關系? 【 】
A、對立型
B、依賴型
C、自由放任型
D、民主型
8、家庭教育影響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起著某種定勢作用,影響著人以后的發展,這說明家庭教育具有什么樣的特點?
A、先主性
B、多維性
C、密切性
D、統一性
9、下面對于差生的教育方法中正確的是 【 】
A、差生被安排在遠離教師的座位上,或者安排在近處的控制的位置上
B、教學過程中很少注意差生,當課堂出現干擾時,教師倒是經常向差生望去
C、對差生回答問題出錯的時候,少直接批評
D、差生回答問題的時候,經常沒等其說完
10、工具類學科主要是指 【 】
A、語文、數學和外語
B、社會學科和自然學科
C、必修課和選修課
D、社會活動課
11、教學設計中最先要考慮的要素是 【 】
A、教學內容
B、教學對象
C、教學目標
D、預期效果
12、下面哪一個選項屬于班級中“中性力量”的表現? 【 】
A、干擾同學
B、睡覺,鼾聲雷動
C、積極參與課堂討論
D、靜坐在座位上,但不聽講
13、下面不屬于教學過程基本功能的是 【 】
A、傳授知識
B、形成技能
C、培養智能
D、鍛煉身體
14、一個學生平均每天用于主干活動和輔助活動的學習時間及所完成的全部學習量,是 【 】
A、學習活動總量
B、學時
C、學習強度
D、知識學習量
15、文化基礎學科的作業可分為 【 】
A、課內職業和課外作業
B、獨立完成作業和合作完成作業
C、語文作業和數學作業
D、知識作業和應用作業
16、教師運用一定辦法幫助學生找出并分析影響學習效果的原因,指出具體的解決辦法。這種學法指導方式是 【 】
A、系統傳授式
B、專題討論式
C、學科濕透式
D、學習診斷式
17、“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和環境,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逐步形成獨立學習的技能”,是學習方法指導的 【 】
A、目標
B、內容
C、過程
D、原則
18、我國道德規范的層次依次是 【 】
A、社會公德、職業道德
B、社會公德、社會主義道德和共產主義道德
C、集體主義道德、共產主義道德
D、社會公德、集體主義道德、共產主義道德
19、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識支配下表現出來的對待他人和社會的有道德意義的活動,是 【 】
A、道德感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為
D、道德意志
20、加強自我修養的途徑是 【 】
A、組織活動、委托任務
B、學習、座右銘、立志、自我批評
C、榜樣和示范
D、說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