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師范生就業優勢如何體現
華東師大的一名教師介紹,從2012級開始,該校免費師范生也要參加教師資格證考試,而在此之前所有的師范生都是直接發證的。對此不少學生表示不能理解,在校師范生小陳傾訴:“我和不少同學都覺得,這樣的考試沒有必要存在。試想,復旦、上海交大的學生也拿到教師資格證,和我們一起去中小學應聘,不少學校都很看重名校光環,那么我們的擇業優勢體現在哪里呢?哪怕其他普通學校的畢業生拿著教師資格證和我們一起競爭,我們也會覺得,自己所接受的四年師范教育在擇業時很容易被忽略。”
海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朱韞老師介紹,教師資格證國考對師范生而言,取得資格證沒有過去那么容易,但學生們還是比較接受的。“海師是從2012級學生開始統一參加國考,2011級的學生就會覺得比較幸運。但學校針對2012級學生明確劃分了師范生和非師范生,師范生中又細分了‘春雷計劃’、‘助飛計劃’,在課程安排上更多的注重教學技能,適應國考的要求。”
在華東師大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所長助理柯政副教授看來,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有其存在必要。柯政認為,問題不在于資格證考試是否存在,而在于考試內容是否可以設置得更加合理,是否有利于篩選合格教師,“簡單點說就是"題目怎么出",如果試題出不好,就容易出現"教得好未必考得好"的現狀,很難挑選出合格教師。事實上,現在的考試題目有些側重于考察考生死記硬背的能力,這是遠遠不夠的。像有些心理學方面的題目,我承認自己也做不出來。”
改革新政“倒逼”師范院校自我變革
長期以來,教師資格制度與師范院校轉型仍然是兩條平行的軌道,相互之間沒有形成有效的互動關系。教師資格新政策對師范院校改革形成有效的“倒逼機制”。師范院校不能拘泥于傳統思維,實施“傳統師范教育+資格考試培訓”的模式,而應該是基于對教師教育專業的理解,對教師培養模式進行根本性變革。為保證這一變革的成功,首當其沖的是組織變革。通過組織變革,整合校內外教師教育資源,確立教師教育專業地位,切實提高教師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