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下半年教師資格《高中地理》真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麥金德將“心臟地帶”與東歐的地緣政治意義歸納為三句名言:誰控制了東歐,誰就統治了心臟地帶;誰控制了心臟地帶,誰就統治了世界島;誰控制了世界島,誰就統治了世界。這里的世界島指的是( )
A.歐亞
B.歐亞非
C.亞非南北美
D.歐非南北美
“工業4.0”指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其由“智能工廠”“智能生產”和“智能物流”構成,是一種高度靈活的個性化、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生產模式。2016年2月,青島中德“工業4.0”推動聯盟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成立,這是國內首家“工業4.0”聯盟,據此完成2~3題。
2.下列關于“工業4.0”生產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工業企業規模更大
B.勞動力需求量更大
C.工業標準化生產更多
D.產品私人訂制更多
3.青島中德“工業4.0”推動聯盟的成立,對青島西海岸新區產生的影響是( )
A.行業界限更明顯
B.產業轉型升級速度加快
C.市場進一步萎縮
D.人地矛盾更加尖銳
廣東肇慶七星巖仙女湖畔,有一座酷似臥佛的天然石山,每年都有幾天,可見一輪紅日從“臥佛”口中徐徐落下,形成“臥佛含丹”的地理景觀,如下圖所示。據此完成第4~5題。
4.下列關于“臥佛含丹”景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屬于水文與地質地貌景觀
B.主要由流水沉積作用形成
C.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D.具有自然與人文相融合特征
5.觀賞“臥佛含丹”地理景觀的要求是( )
①把握觀賞時機②選擇合適位置
③了解歷史背景④充分發揮想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15年8月8~11日臺風“蘇迪羅”給臺灣、福建、浙江、江蘇等地造成嚴重影響,下圖為臺風“蘇迪羅”移動示意圖,完成6~7題。
6.10日14時,江蘇鹽城的主導風向是( )(易混)
A.東南風
B.西北風
C.西南風
D.東北風
7.為快速了解臺風災情,主要采用的信息技術是( )
A.遙感
B.地理信息系統
C.全球定位系統
D.數字地球
下圖表示某時刻地球晝夜分布狀況,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讀圖完成8~9題。
8.圖中所示時刻北半球的節氣是( )(常考)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9.圖中所示時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易混)
A.地球公轉速度為一年中最慢
B.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現象
C.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回9-3線向南北兩側遞減
D.太陽直射點將向南移動
下圖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線圖,圖中等高距為20米,AB為空中游覽索道。讀圖完成10~11題。
10.乘纜車從低處往高處運行的方向是( )(易混)
A.由南向北
B.由西北向東南
C.由北向南
D.由東南向西北
11.甲處為陡崖,其相對高度最有可能是( )(常考)
A.18米
B.30米
C.60米
D.65米
鳥島位于青海湖,是我國重要的鳥類棲息地,下圖為青海湖流域示意圖,讀圖完成12~13題。
12.關于布哈河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屬于外流河
B.汛期在夏季
C.以大氣降水補給為主
D.沒有結冰期
13.鳥島有利于鳥類棲息的自然條件是( )
A.太陽輻射弱,適合鳥類繁衍
B.周圍水域遼闊,冬季溫暖
C.自然生態好,濕地面積廣布
D.原始森林密布,適宜筑巢
下圖為祁連山冰川面積隨海拔高度變化的統計圖,讀圖完成14~15題。
14.圖中冰川面積最大區域的海拔高度范圍是( )
A.4000~4400米
B.4400~4800米
C.4800~5200米
D.5200~5600米
15.上述區域冰川面積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平均氣溫最低
B.植被覆蓋率最高
C.山坡坡度最大
D.降水最豐沛
16.沙漠和半沙漠化氣候區的土壤,所經受的最強成土作用是( )
A.鈣化作用
B.灰化作用
C.高鐵鋁化作用
D.潛育化作用
下圖為非洲大陸自然帶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第17~18題。
17.形成①②③自然帶分異規律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洋流
B.水分
C.地形
D.熱量
18.導致④自然帶在非洲向北延伸的主要因素是( )(常考)
A.太陽輻射
B.大氣環流
C.人類活動
D.寒流
2016年1月1日起,我國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下圖為四種類型人口年齡結構統計圖,讀圖完成第19—20題。
19.圖中所示的四種類型人口年齡結構,與我國目前情況最接近的是( )(常考)
A.甲
B.乙
C.丙
D.丁
20.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主要應對的人口問題是( )
①出生率降低②少年兒童人口比重過高
③人口負增長④人口老齡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下圖表示跨國生產單位的組織形式,其中按照市場地生產、專業化生產和跨國一體化生產組織形式依次排列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甘肅省地理位置獨特,中藥材種類繁多,素有“天然藥庫”“千年藥鄉”之稱。下圖為甘肅省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第22~23題。
22.甘肅省地理位置的顯著特征是( )
A.從濕潤到干旱的過渡區
B.從溫帶到寒帶的過渡區
C.位于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D.位于二、三級階梯交界處
23.甘肅省中藥材種類繁多的自然優勢是( )
A.中藥材栽培的技術水平高
B.以黑土為主且土壤肥力高
C.以季風氣候為主且雨熱同期
D.地理環境的過渡性和多樣性
歐洲正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移民危機,圖為涌入歐洲的難民流向圖。讀圖,回答24~25題。
24.此次涌人歐洲的難民主要來源地是( )
①北非②南亞③西亞④中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5.造成此次難民遷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區間經濟差異
B.就業困難
C.自然災害頻繁
D.戰亂頻發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26題10分,第27題14分,共24分)
26.簡述《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教學建議”中“采用適用學生個別差異的教學方式”的內容。(10分)
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學習方式的多樣化也可從評價方式的多樣化體現出來。例如,教師允許學生自選作業的方式,可以書寫,也可以繪制圖表、圖畫,還可以與教師面談等。
27.繪制水循環示意圖(要求:繪制海上內循環、陸地內循環、海陸間循環的環節,標注各環節名稱和圖名)。并簡要說明該圖指導學生學習水循環的教學步驟和教學意義。(14分)(常考)
1.B【解析】麥金德將歐亞大陸和非洲合稱為“世界島”,把世界島最中心的地方稱為“腹地”。
2.D【解析】由題干可知“工業4.0”是一種高度靈活的個性化、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生產模式,“工業4.0”生產特征是產品私人定制更多。
3.B【解析】青島中德“工業4.0”推動聯盟的成立,將促進青島西海岸新區產業轉型升級速度加快。
4.A【解析】略。
5.c【解析】觀賞“臥佛含丹”需要把握觀賞時機、選擇合適位置、充分發揮想象。
6.C【解析】由圖示可知,10日14時,江蘇鹽城的主導風向是西南風。
7.B【解析】略。
8.C【解析】圖示時刻晝夜平分,為春秋分日,結合圖中地球公轉方向和地球公轉特點可知,圖中所示時刻為北半球秋分日。
9.D【解析】地球公轉速度最慢是在7月初,A項錯誤。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瑚象是在北京球夏至日球,B項錯誤。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太陽直射點將向南移動,C項錯誤,D 項正確。
10.A【解析】因河流發育于山谷處,可推知B點地勢高于A點,結合圖中的指向標,乘纜車從低處往高處運行的方向是由南向北。
11.B【解析】甲處陡崖匯集的等高線是兩條,等高距為20米,推出陡崖的相對高度大于20米,小手60米,故選B。
12.B【解析】由圖示可知,布哈河流入青海湖,為內流河,A項錯誤。布哈河主要以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為主,汛期在夏季,B項正確,C項錯誤。布哈河位于青海省內,海拔較高,有結冰期,D項錯誤。
13.c【解析】鳥島自然生態好,濕地面積廣布,有利于鳥類棲息。
14.c【解析】從4800米到5200米的范圍內,冰川面積累積百分比從30%左右增加至90%左右,此區冰川面積占總數的60%左右,是冰川 面積最大的區域。
15.D【解析]4800米到5200米區域降水比較豐富,且氣溫低,積雪融化緩慢,所以冰川面積大。5200米以上區域由于水汽減少,所以降水少,冰川積雪少。4800米以下區域溫度較高,積雪融化較快,故冰川面積少。
16.A【解析】鈣化過程是干旱與半干旱地區土壤中普遍存在的成土過程。以中緯度的草原和荒漠草原最為典型。故選A。
17.B【解析】①自然帶為熱帶雨林,終年高溫多雨;②自然帶為熱帶草原,終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季;③自然帶為熱帶沙漠,終年高溫少雨,造成它們分異規律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水分。
18.D【解析】導致④自然帶在非洲向北延伸的主要因素是本格拉寒流影響。
19.c【解析】略。
20.c【解析】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主要應對的人口問題是出生率降低和人口老齡化。
21.c【解析】市場地生產型公司在每一個市場地(國家)均建立其生產廠家,這些生產廠家以服務各自的市場為主。專業化生產型公司具有多個生產區位(國家),每一區位集中生產一種產品,服務于區域或世界市場。跨國一體化生產型公司按生產過程在不同區位(國家)進行專業化生產,每一區位只負責最終產品的一個生產過程。故選C。
22.A【解析】略。
23.D【解析】甘肅省地理環境的過渡性和多樣性,使得甘肅省中藥材種類繁多,素有“天然藥庫”“千年藥鄉”之稱。
24.B【解析】圖示涌入歐洲難民主要來源地是北非和西亞。
25.D【解析】近年來,西亞、北非地區局勢動蕩,戰亂頻發,大量民眾為躲避戰亂向各個鄰國遷移,故選D。
26.課程基本理念中提出“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教學中這個理念的體現可以有多種形式。例如,在符合課程標準要求的前提下,為學生提供不同深度和廣度的學習材料;布置不同難度的作業;給學生創造更多機會體驗主動學習和探索的“過程”和“經歷”,讓學生擁有更多時間進行自主學習;鼓勵和尊重學生不同的經驗、見解、想法和說法等。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積極探索適應學生差異的多種教學方式。
27.(1)示意圖:
(2)教學步驟:
①水循環的類型
海陸間大循環,最重要的一種循環運動,陸地上的水不斷地得到補充,水資源得以再生。
陸地內循環,水量最少,但是對內陸地區非常重要。
海上內循環,水量最大。
②水循環的意義:
維持全球水量的報考平衡。即從整體上看,海洋水、陸地水和大氣水不會增多,也不會減少。
調節全球熱量的收支平衡。水循環對地表太陽輻射起著吸收、轉化和傳輸的作用,緩解了不同緯度熱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海陸間聯系的紐帶。陸地徑流源源不斷地向海洋輸送大量的泥沙、有機物和無機鹽類,塑造地表形態。
③教學意義:
簡單明了,重點突出。
加強直觀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地理思維能力。
板圖可增加課堂的美感,樹立教師的威信。
查分關注>>2016下半年教師資格證成績查詢時間 合格分數線 成績有效期
筆試,下次一定過:告別盲目備考,講師為你講解90%必考點,點擊進入>>
提前備戰面試:2016年教師資格證面試考什么?講師為你還原面試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