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師資格《中學綜合素質》預測密卷及答案(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地方人民政府對違反《教師法》規定,拖欠教師工資或者侵犯教師其他合法權益的,應當( )。
A.責令其限期改正
B.給予行政處分
C.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D.對其處以罰款并責令改正
2.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這說明學生具有( )的權利。
A.安全
B.受教育
C.受尊重
D.生存
3.教師和學生在社會道德上是( )的關系。
A.上下級
B.平等
C.授受
D.相互促進
4.下列所述不符合“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是( )。
A.遵循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發展規律設計教學計劃
B.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
C.以實現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為教學宗旨
D.照本宣科,完全按照教材開展教學過程
5.愛因斯坦說:“學校的目標始終應當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這句話說明( )。
A.學校要努力培養具有豐富專業知識的學生
B.君子不器
C.學校教育應以實現社會的和諧為目標
D.學校不用培養太多的專家
6.素質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
A.提高國民素質
B.培養四有新人
C.貫徹教育方針
D.適應市場經濟需要
7.對依法提出申訴、控告、檢舉的教師進行打擊報復,情節嚴重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給予( )。
A.紀律處分
B.行政處分
C.經濟處罰
D.警告處分
8.下列哪一項不屬于現代學生觀的范疇?( )
A.教師要培養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
B.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
C.教師要尊重學生,師生之間要平等相處
D.視學生為被動的客體、管轄的對象、裝知識的容器
9.教師工作的對象具有獨特品質,充滿生命活力,并處于不斷發展變化之中;教師所傳授的內容也在不斷地發展變革;教學過程又是一個復雜的報考變化過程,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扮演( )角色。
A.傳道者
B.研究者
C.示范者
D.解惑者
10.在義務教育階段,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學校應當( )。
A.直接開除
B.對其進行批評教育,不得開除
C.通知家長
D.對其進行懲罰
11.人的造血器官是( )。
A.心臟
B.骨髓
C.脊髓
D.大腦
12.跟“一字千金”這個成語有關的人物是( )。
A.劉向
B.呂不韋
C.司馬遷
D.劉義慶
13.雅克薩之戰后,中俄雙方簽訂了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的第一份條約( )。
A.《北京條約》
B.《南京條約》
C.《尼布楚條約》
D.《馬關條約》
14.我國科舉制度中,殿試考上者稱為( ),第三名叫做( )。
A.進士榜眼
B.貢士探花
C.院士榜眼
D.進士探花
15.契訶夫筆下的別里科夫是一個( )的人。
A.喜歡沉迷于過去,維護舊事物,反對新生事物
B.見風使舵
C.吝嗇
D.備受壓迫
16.以下不屬于老舍作品的是( )。
A.《茶館》
B.《日出》
C.《駱駝祥子》
D.《貓城記》
17.晴朗的天空看起來是藍色的,是因為光的( )。
A.散射
B.衍射
C.反射
D.折射
18.古羅馬詩人何瑞斯寫道:這個人很快樂也只有他能快樂,因為他能把今天,稱之為自己的一天;他在今天里能感到安全,能夠說:不管明天會怎么糟,我已經過了今天。人們也許總是幻想著天邊一座奇妙的玫瑰園,卻忘了欣賞放在我們窗口的玫瑰。人就是這樣,人性真的很可憐,悲哀。
通過這段文字我們知道,作者的觀點是( )。
A.人性的貪婪遮蔽了人們發現快樂的雙眼
B.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可以感受到更多的快樂
C.現實中的快樂比遙不可及的夢想更加可貴
D.只有理解了快樂的真諦才能體會到今天的寶貴
19.“八大山人”是指( )。
A.明代八位名士的合稱,因性嗜自然,喜歡一起游山玩水,飲酒賦詩,被人合稱為“八大山人”
B.魏正始年間八位名士的合稱,因性嗜自然,喜歡一起游山玩水,飲酒賦詩,被人合稱為“八大山人”
C.清代中期活動于揚州地區八位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的總稱,或稱揚州畫派
D.明末清初畫家朱耷的號
20.“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這句詩出自顧城的( )。
A.《黑眼睛》
B.《英子》
C.《一代人》
D.《自晝的月亮》
21.噬菌體侵染實驗有力地證明了,( )是遺傳物質。
A.蛋白質
B.白細胞
C.DNA
D.血小板
22.《玩偶之家》的作者是( )。
A.易卜生
B.安徒生
C.塞萬提斯
D.惠特曼
23.( )年,西藏和平解放。
A.1955
B.1953
C.1951
D.1950
24.陳奐生是( )創作的一系列小說的主人公。
A.曹禺
B.高曉聲
C.汪曾祺
D.阿來
25.《論語》中有言:“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其中,“詩可以興”的意思是( )。
A.詩可以使人讀了之后心情愉悅
B.詩可以表達詩人興奮的心情
C.詩具有啟發鼓舞的感染作用
D.詩歌應當用“興”的方法來表達思想感情
試題推薦:
免費模考:在線模考中心“教師資格統考”試卷全新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