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B【解析】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要做到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
3.D【解析】略。
4.B【解析】義務教育法規定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收學費、雜費。
5.c【解析】啟發式教學是素質教育所倡導的教育方式。
6.D【解析】見《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第一章,第二條。
7.D【解析】教師的示范性對學生的影響有重要的作用,教師應時刻做到為人師表。
8.D【解析】教師以教謀私進行“有償家教”,違背了廉潔從教的職業道德。
9.A【解析】《中小學職業道德規范》中規定教師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維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展。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10.D【解析】略。
11.A【解析】魯迅贊《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12.C【解析11957年10月4日蘇聯研制并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
13.B【解析】題干所述的觀點是人們并不像他們所聲稱的那樣忙,即人們其實并不繁忙,而B中的觀點則表達了:人們要在繁忙發生之前做很多的工作,即人們確實很繁忙。如果B成立,則削弱了題干的結論。
14.B【解析】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著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教師在履行教育義務的活動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責任是教書育人,這也是教師區別于其他職業的根本所在。故選B。
15.C【解析】環境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培養人們正確的生態意識、良好的生態道德觀以及生態審美能力。最終目標是提高人的素質,樹立人們對待環境的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使人們積極地關注環境,主動保護環境,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實現人的全面素質的提升。故選C。
16.C【解析】從兩個否定前提推不出任何確定的結論。
17.B【解析】略。
18.C【解析】“六藝”是指中國古代儒家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即“禮”,禮節(即今德育):“樂”,音樂;“射”,射箭技術;“御”,駕馭馬車的技術;“書”,書法(書寫,識字,文字);“數”,算法(計數)。故選C。
19.D【解析】世界古代七大建筑奇跡之一的金字塔,是古埃及的標志性建筑。在最大的胡夫金字塔東側。便是獅身人面像。故選D。
20.B【解析】日內瓦是全世界的交匯點,有200多個國際組織及人道主義機構設在日內瓦,如聯合國歐洲總部、紅十字和紅新月國際委員會等。每年,數以百計的會議、展覽和慶?;顒釉谶@里舉行。因此,它被譽為“國際會議之都”。故選B。
套題推薦:
臨考教師資格:花最少的時間、告別盲目備考,講師帶你快速秒殺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