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D【解析】優(yōu)秀教師的最高層次是教育家型教師,即具備精深的專業(yè)知識、廣博的綜合知識和嫻熟的教育教學技能;具備很高的師德修養(yǎng),很強的責任心和愛心。
3.A【解析】反思能力是教師自我教育能力的核心。
4.A【解析】刑法規(guī)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金某年滿15周歲,所以負相對刑事責任。
5.A【解析】根據(jù)《教師資格條例》第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撤銷其教師資格:(1)弄虛作假、騙取教師資格的;(2)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被撤銷教師資格的,自撤銷之日起5年內不得重新申請認定教師資格,其教師資格證書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收繳。
6.B【解析】略。
7.C【解析】與時俱進,豐富和發(fā)展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師德是時代發(fā)展對現(xiàn)代教師提出的要求。
8.A【解析】略。
9.D【解析】略。
10.A【解析】鄉(xiāng)試錄取者稱舉人,第一名稱解元;會試考中的考生被稱做貢生,第一名為會元;科舉制度殿試第一名稱狀元,又稱殿元、鼎元,為科名中最高榮譽。
11.B【解析】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百科全書為明朝《永樂大典》。《永樂大典》收錄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種之多,上至先秦,下達明初,在當時被稱作“包括宇宙之廣大,統(tǒng)會古今之異同”。
12.D【解析】略。
13.B【解析】課堂上有些偶發(fā)事件使教師處于窘境,查處拖延時間,不理睬又損害教師威信。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采用幽默法,暫時讓自己擺脫窘境。教師面對損害自己的行為以幽默帶過,既顯示了教師的詼諧大度,又讓自己擺脫尷尬境地,還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自我教育的氛圍。故選B。
14.C【解析】素質教育觀強調面向所有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德、智、體、美、勞動技術教育全面推進,重視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以促進人的發(fā)展為目的。故選C。
15.D【解析】虛心寬容是處理課堂偶發(fā)事件的心理基礎,寬容在處理偶發(fā)事件中的作用是極富藝術性的,寬容不是軟弱無能,不是無原則的遷就,教師要使學生在心靈深處反省,要使學生體會到教師的仁厚和良苦用心,應給予學生更多的愛心和理解,促使學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讓學生們體會到老師的虛心、寬容,從而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故選D。
16.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師的教學機智。教師如果礙于面子,將錯就錯,不加糾正,會直接導致錯誤的教學。但如果能夠“借”錯生智,來個將“錯”就“措”,卻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教學機智。B項符合教育教學機智的要求。故選B。
17.C【解析】在題干中找不到吸毒者既是高級知識分子又是搶劫犯的依據(jù),則A錯誤。相當比例不代表占了大多數(shù),B錯。D屬于不能確定的推理,故選C。
18.C【解析】《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條:中小學生曠課的,學校應當及時與其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取得聯(lián)系。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歸宿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其所在的寄宿制學校應當及時查找,或者向公安機關請求幫助。收留夜不歸宿的未成年人的。應當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時內及時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所在學校或者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故選C。
19.C【解析】《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不得讓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jiān)護單獨居住。故選C。
20.C【解析】《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五十二條:違反本法第三十條的規(guī)定,出版含有誘發(fā)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以及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內容的出版物的,由出版行政部門沒收出版物和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沒收出版物和違法所得,并責令停業(yè)整頓或者吊銷許可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罰款。制作、復制宣揚淫穢內容的未成年人出版物,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傳播宣揚淫穢內容的出版物的,依法予以治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故選c。
套題推薦:
臨考教師資格:花最少的時間、告別盲目備考,講師帶你快速秒殺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