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分析選擇題|||三、綜合分析選擇題(共 10 題,每題 1 分。題目分為若干組,每組題目基同一個臨床情景、病例、實例或案例背景信息遂題展開。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 1 個最符合題意。)
第 101 題單選
根據以下材料,回答題
患者,女,70 歲。擬行膝關節置換術,無磺胺類藥過敏史,皮試結果呈陰性。體征和實驗室檢查:低熱,無感染,空腹血糖 4.6mmol/L,血常規白細胞計數 6.0×109/L。手術醫師處方抗菌藥物預防感染。首選的抗菌藥物是
A.阿奇霉素
B.頭孢唑林
C.萬古霉素
D.克林霉素
E.磺胺嘧啶
答案:B
參考解析:頭孢唑林適應證:用于敏感細菌所致的中耳炎、支氣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骨和關節感染、敗血癥、感染性心內膜炎、肝膽系統感染,以及眼、耳鼻喉科等感染; 用于外科圍術期預防感染。故本題選 B。
第 102 題單選
圍手術期預防性用藥宜采用的給藥途徑是
A.口服
B.肌內注射
C.靜脈滴注
D.皮下注射
E.動脈注射
答案:C
參考解析:頭孢菌素類、青霉素類、糖肽類(萬古霉素、去甲萬古霉素)以及林可胺類同屬圍術期預防性應用的抗菌藥物。對 I 類清潔切口術前應用必須掌握下列原則:(1)必須選擇殺菌劑。(2)以靜脈滴注途徑給藥。(3)以小容積量溶劑稀釋,在短時間(30rain)滴注;以保證在短時間內盡快達到血漿峰濃度,保證手術部位在切開后可能有細菌植入時有足夠的血漿藥物濃度。(4)給藥時問應在術前 0.5——2h。(5)抗菌藥物須在細菌污染前已在組織內有一定殺菌漿峰濃度,才能有效地預防感染。(6)術后預防性抗生素的時間不宜過長,盡可能縮短,要求能覆蓋感染期,因而有時(手術時間超過抗菌藥物的血漿半衰期,手術超過 3h、出血量≥3000m1)需重復給藥,但一般不宜超過 1 天。鑒于單劑給藥與多劑給藥相比,預防手術感染的效果并無明顯差異,不應無原則持續給藥。(7)對 B 一內酰胺類抗菌藥物過敏者,可選用克林霉素預防葡萄球菌、鏈球菌感染,可選用氨曲南預防革蘭陰性桿菌感染,必要時可聯合應用。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檢出率高的醫療機構,可選用萬古霉素或去甲萬古霉素。(8)預防性用藥的比例不得超過手術病例總數的 30%。故本題選 C。
第 103 題單選
圍手術期預防性用藥的起始給藥時機是
A.術前 24 小時
B.術前 0.5——2 小時
C.術中
D.術后 0.5——2 小時
E.術后 24 小時
答案:B
參考解析:對 I 類清潔切口術前給藥時間應在術前 0.5——2h。故本題選 B。
第 104 題單選
I 類清潔手術切口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的比例不得超出手術病例總數的
A.70%
B.60%
C.50%
D.40%
E.30%
答案:E
參考解析:對 I 類清潔切口術前預防性用藥的比例不得超過手術病例總數的 30%。故本題選 E。
第 105 題單選
根據以下材料,回答題
女性,39 歲,煩躁不安、畏熱、消瘦 2 月余。患者于 2 個月前因工作緊張,煩躁性急,常因小事與人爭吵,難以自控。著衣不多,仍感燥熱多汗,在外就診服用安神藥物,收效不十分明顯。發病以來飯量有所增加,體重卻較前下降。睡眠不好,常需服用安眠藥。經進一步做實驗室檢查后,診斷為甲
狀腺功能亢進癥(原發性)。醫生建議服用丙硫氧嘧啶。甲亢病人術前服用丙硫氧嘧啶出現甲狀腺增生充血,應采取的措施是
A.停用硫脲類藥物
B.加服甲狀腺素
C.改用甲巰咪唑
D.加服碘劑
E.加用放射性碘
答案:D
參考解析:對需做甲狀腺切除術的患者,為減少麻醉和手術后的并發癥,防止術后發生甲狀腺危象,在手術前應服用硫脲類藥物,使甲狀腺功能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由于用硫脲類藥物后甲狀腺增生充血,不利于手術進行,故應在術前兩周加服碘劑,以使腺體縮小變韌,以利手術進行及減少出血。故本題選 D。
第 106 題單選
關于丙硫氧嘧啶對甲狀腺激素生成的影響,其機制為
A.抑制碘被甲狀腺攝取
B.抑制甲狀腺激素從甲狀腺素蛋白中釋放
C.抑制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釋放
D.抑制過氧化酶系統,阻斷甲狀腺激素合成
E.抑制甲狀腺激素從甲狀腺中釋放
答案:D
參考解析:丙硫氧嘧啶能抑制過氧化酶系統,使被攝入甲狀腺細胞內的碘化物不能氧化成活性碘,酪氨酸不能碘化;同時,一碘酪氨酸和二碘酪氨酸的縮合過程受阻,以致不能生成甲狀腺激素。故本題選 D。
第 107 題單選
抗甲狀腺藥物的不良反應不包括
A.粒細胞減少癥
B.藥物熱
C.皮膚瘙癢
D.紅斑狼瘡樣綜合征
E.甲狀腺腫
答案:E
參考解析:抗甲狀腺藥物不良反應多發生在用藥初始 2 個月,十分常見的是皮膚瘙癢、皮疹、藥物熱、紅斑狼瘡樣綜合征(表現為發熱、畏寒、全身不適、軟弱無力)、剝脫性皮炎、白細胞計數減少、輕度粒細胞計數減少。常見關節痛、粒細胞計數減少、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相關性血管炎、脈管炎。故本題選 E。
第 108 題單選
根據以下材料,回答題
某女,45 歲。上腹絞痛,間歇發作已數年。入院前 40 天,患者絞痛發作后有持續性鈍痛,疼痛劇烈時放射到右肩及腹部,并有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經某醫院診斷為:膽石癥,慢性膽囊炎。患者住院后,用抗生素控制癥狀,并肌內注射度冷丁(鹽酸哌替啶)50mg、阿托品 0.5mg,每 3——4 小時一次,并行手術治療。
阿片類藥物不具有下列哪項作用
A.鎮痛、鎮靜
B.欣快感
C.脫發
D.惡心、嘔吐
E.抑制呼吸
答案:C
參考解析:哌替啶為強阿片類藥,阿片類受體按其激動后產生的不同效應可分為μ、K、δ三種類型的受體。其中μ受體又可分為μ1 和μ2 兩種亞型。其中μ1 受體與脊髓上水平的中樞鎮痛、欣快感和依賴性有關;μ2 受體激動可引起呼吸抑制、心動過緩、胃腸道運動抑制和惡心嘔吐;K 受體激動可引起脊髓水平鎮痛、鎮靜和輕度呼吸抑制;δ受體激動可鎮痛,引起血壓下降、縮瞳、欣快感和調控μ活性。故本題選 C。
第 109 題單選
哌替啶的臨床應用不包括下列哪一項
A.創傷性疼痛
B.內臟絞痛
C.麻醉前給藥
D.與氯丙嗪、異丙嗪組成人工冬眠合劑
E.心律失常
答案:E
參考解析:哌替啶可用于各種劇痛,如創傷性疼痛、手術后疼痛、麻醉前用藥或局麻與靜吸復合麻醉輔助用藥等。對內臟絞痛應與阿托品配伍應用。對于分娩鎮痛時,須監測本品對新生兒的抑制呼吸作用。麻醉前給藥、人工冬眠時常與氯丙嗪、異丙嗪組成人工冬眠合劑應用。用于心源性哮喘、有利于肺水腫的消除、慢性重度疼痛的晚期癌痛患者不宜長期應用本品。故本題選 E。
第 110 題單選
應用哌替啶較常見的不良反應是
A.便秘
B.依賴性
C.腹瀉
D.心律失常
E.嘔吐
答案:B
參考解析:長期使用阿片類鎮痛藥可致生理或心理依賴性,突然停藥可出現戒斷癥狀。強阿片類包括哌替啶、芬太尼等成癮性較常見。故本題選 B。
2018年執業藥師考試高效備考,全面精講教材核心考點,新增高含金量專題班+王何偉自創記憶法電子版手冊,考前突擊72分秘籍,點擊聽課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