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骨脂丸——《醫學正印》卷上
【處方】真合州補骨脂(沉實者)1斤(以食鹽4兩,入滾湯,乘熱浸1宿,曬干;次用杜仲去皮酒炒去絲4兩,煎濃湯浸1宿,曬干,次用厚黃柏去皮蜜炙4兩,煎濃湯浸1宿,曬干),魚膠半斤(剪碎,炒成珠)。
【制法】將補骨脂炒香,同魚膠珠磨細末,將胡桃肉去皮半斤,搗如泥,咸錫盆蒸之,取油和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種子。主治精寒精清,及老年人陽虛無火。
【用法用量】每服3錢,空心白湯或淡鹽湯任下,或饑時更1服尤妙。
【注意】有火者忌之。
【摘錄】《醫學正印》卷上
補骨脂丸——《魏氏家藏方》卷六
【處方】大草烏頭4兩(水浸1-2片,擦洗烏頭皮盡,切片子,控干,每1斤烏頭,用鹽4兩,淹,春、冬7日,夏、秋3日,候鹽味入盡,曬干,慢火旋旋炒,直候色焦褐,取2-3片嚼,如不麻人方用),蒼術4兩(去皮,米泔浸1宿,連泔煮7-8沸,取出,以水洗去泔,切片子,焙燥)。二味用蔥白大者10莖,濕紙裹,煨,切碎,爛研,拌上藥,同淹1宿,焙干,草烏不須蔥淹亦可。川楝子(炮,去核)2兩,臺椒(去目并合口者,蒸1宿)2兩,補骨脂(炒)2兩,巴戟(去心)2兩,桃仁(湯浸,去皮尖,炒褐色,研如油,旋入)2兩,舶上茴香(炒)2兩,白茯苓(去皮)2兩。
【制法】上為細末,酒煮面湖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濕流注腎經,漸成下部之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溫酒、鹽湯任下。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六
補骨脂丸——《普濟方》卷一八○引《鄭氏家傳渴濁方》
【處方】益智仁2兩(去殼,青鹽5錢,炒),川巴戟1兩(去心),補骨脂1兩(凈洗),龍骨1兩(火煅)。
【制法】上為末,羯羊腎子去膜并硬心子,細切,入瓦盆內,煮爛如泥,量入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夢遺。來源:www.examda.com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鹽米湯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八○引《鄭氏家傳渴濁方》
補骨脂丸——《博濟》卷二
【處方】大木瓜1個(去皮瓤,入硇砂1兩,去砂石,蒸令熟,研爛),補骨脂(炒)1兩,薯蕷1兩,官桂(去皮)1兩,青皮1兩,木香1兩,茴香子1兩,檳榔1兩,荊三棱半兩(醋浸1宿,炒令黃),肉豆蔻半兩(去殼)。
【制法】上為末,用木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暖。主治脾腎久冷,積氣成塊,或發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鹽湯送下;溫酒亦得。
【摘錄】《博濟》卷二
補骨脂丸——方出《證類本草》卷九引《經驗后方》,名見《普濟方》卷二二七
【處方】補骨脂1斤(酒浸1宿,放干)。
【制法】用烏油麻1升和炒,令麻子聲絕,即播去,只取補骨脂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烏髭鬢,駐顏壯氣。主治五勞七傷,下元久冷,一切風病,四肢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早晨溫酒、鹽湯送下。
【摘錄】方出《證類本草》卷九引《經驗后方》,名見《普濟方》卷二二七
補骨脂丸——《醫方類聚》卷十引《簡要濟眾方》
【處方】補骨脂2兩(微炒),葫蘆巴1兩(微炒),胡桃瓤不計多少。
【制法】上為末,后用胡桃搗和,調入糯米粥少許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腎臟虛冷,骨痿少力,腰膝沉重,行步艱難,氣虛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鹽湯亦得。
【摘錄】《醫方類聚》卷十引《簡要濟眾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