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骨脂丸——《圣惠》卷九十八
【處方】補骨脂2兩(微炒),檳榔1兩,硫黃2兩(細研,水飛過),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肉豆蔻1兩(去殼),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桂心1兩,厚樸1兩(去粗皮,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溫中思食。主治脾腎冷氣。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溫酒或鹽湯送下。
【摘錄】《圣惠》卷九十八
補骨脂丸——《圣惠》卷九十八
【處方】補骨脂(微炒)1兩,木香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擯榔1兩,肉豆蔻(去殼)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1兩,桂心(去皮)1兩,牛膝(去苗)1兩,干姜(炮裂,銼)1兩,鹿茸(去毛,涂酥炙令微黃)1兩,硫黃(細研,水飛過)1兩,膃肭臍(酒刷,炙微黃)1兩,肉蓯蓉(酒浸1宿,刮去皺皮,炙干)1兩,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1兩。
【制法】上為末,入硫黃研令勻,用白羊腎5對,去筋膜,細剁,入前藥末相和拌了,溲白面裹,煻火中燒令面熟為度,取出藥,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溫中強力,暖胃思食。主治下無虛冷氣。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溫酒送下。漸加至40丸。
【摘錄】《圣惠》卷九十八本文來源:考試大網
補骨脂丸——《圣惠》卷九十八
【處方】補骨脂2兩(微炒),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巴戟1兩,桂心1兩,肉蓯蓉2兩(酒浸1宿,去皺皮,炙干),菟絲子2兩(酒浸3日,曬干,別搗為末),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石斛1兩(去根,銼),蓽澄茄1兩,干姜1兩(炮裂,銼),牛膝1兩(去苗),木香半兩,肉豆蔻1兩,檳榔3分,蛇床子1兩,茴香子1兩,蓽茇3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暖脾腎虛冷,壯腰腳,益顏色。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溫酒送下;鹽湯下亦得。
【摘錄】《圣惠》卷九十八
補骨脂丸——《圣惠》卷九十八
【處方】補骨脂2兩(微炒),桂心2兩,縮砂1兩(去皮),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木香2兩,安息香2兩(以酒熬成膏),鹿角膠2兩(搗碎,炒令黃燥)。
【制法】上為末,煉蜜并安息香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虛損,強筋力,暖腰膝,逐冷氣。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九十八
補骨脂丸——《圣濟總錄》卷一八五
【處方】補骨脂(炒)4兩,龍骨1兩,山茱萸1兩,巴戟天(去心)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夢泄。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鹽湯或酒送下。來源:www.examda.com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八五
補骨脂丸——《圣濟總錄》卷九十
【處方】補骨脂(炒)1兩,楝實(麩炒,去核)1兩,高良姜(微炒)1兩半,巴戟天(去心)1兩,葫蘆巴半兩,茴香子(炒)1兩。
【制法】上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心腹撮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溫酒送下;鹽湯亦得。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
補骨脂丸——《奇效良方》卷二十七
【處方】補骨脂2兩(酒浸1宿,麩炒,為末),杏仁(湯泡,去皮尖,研)1兩,桃仁(泡,去皮尖,研)1兩。
【制法】上和勻,以浸藥酒,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腰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鹽湯或鹽酒送下。
【摘錄】《奇效良方》卷二十七
補骨脂丸——《楊氏家藏方》卷十四
【處方】補骨脂(炒香)1兩,乳香(別研)1兩,自然銅(燒紅,酒淬7遍)1兩,石亭脂(別研)1兩,木鱉子(去殼,取肉,別研)1兩,續斷(酒浸,焙)1兩,烏雄雞1只(去皮毛腸肚肉皆不用,只取血并骨入藥),烏龜1枚(刳去腸胃,如無,用龜甲代之)。
【制法】龜或龜甲和雞血、雞骨就砧上爛剁令極細,烈火焙干,為末,稱與前藥末等分,拌和令勻,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接骨止痛,生肌肉,續筋骨。主治折撲傷損。
【用法用量】每服50丸,加至100丸,溫酒、鹽湯任下,不拘時候。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四
補骨脂丸——《普濟方》卷二二二引《博濟》
【別名】胡蘆巴丸
【處方】補骨脂(炒)1兩,葫蘆巴1兩,茴香子(炒)1兩,檳榔(雞心者,銼)1兩,楝實(去核,麩炒)1兩,巴戟天(去心)1兩,京三棱(濕紙裹,煨令熟,研)1兩,青橘皮(湯洗,去白)1兩,枳殼(去瓤,麩炒),蓽茇3分,附子(炮裂,去皮臍)3分,蓽澄茄3分,木香3分,丁香3分,桂(去粗皮)3分。
【制法】上除桂外,焙干,搗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采集者退散
【功能主治】補益精髓,溫中下氣,安五臟,利腰腳,進飲食。主治膀胱(疒頹)疝,臍脅冷氣刺痛,脾腎虛冷,小腸氣攻沖。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溫酒送下。一方用酒煮面糊為丸,鹽湯送下,女人吃得。如為末,每服2錢,水一半,酒一半,共1小盞,同煎3-5沸,溫酒服之。
【摘錄】《普濟方》卷二二二引《博濟》
更多信息請訪問:執業藥師網校 考試大論壇 考試大在線考試系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