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執業藥師藥學專業二復習摘要:第十六章(6)
來源:網絡 2011年8月23日
導讀: 2011年執業藥師藥學專業二復習摘要:第十六章(6)講述了藥物動力學模型識別。
1.生物利用度試驗中 , 一個完整的血藥濃度一時間曲線應包括
A. 吸收相
B. 平衡相
c.代謝相
D. 排泄相
E. 消除相
答案:ABE
3.靜脈滴注達到穩態血藥濃度的速度與下列何因素有關
A.Ka
B.K
C.Cl
D.tl/2
E.ko
答案:BD
解析:從靜脈滴注開始至達穩態血藥濃度所需的時間長短決定于藥物消除速度常數
K值大小或生物半衰期的長短。
A. C=VKT(X0)
B. C=VKT(FX0)
C. X*0=X0/(1-e-kr)
D.X*0=CssV
E.X=X0e-k
1.單室模型靜脈注射給藥,體內藥量隨時間變化關系式【E】
2.單室模型多劑量靜脈注射給藥,首劑量與維持量的關系式【C】
3.單室模型靜脈滴注和靜脈注射聯合用藥,首劑量(負荷劑量)的計算公式【D】
緩釋、控釋制劑的生物利用度試驗方案設計敘述正確的有
A. 須進行單劑量、雙周期交叉試驗
B. 無須進行單劑量、雙周期交叉試驗
C. 須進行多劑量、雙周期穩態研究
D. 無須進行多劑量、雙周期穩態研究
E. 至少要測量連續 3 天的血濃度
答案:ACE
A Xc
B Xp
C κ10
D κ12
E Κ21
1 從中央室消除的速度常數
2 由周邊室向中央室的室間轉運速度常數
3 中央室向周邊室的室間轉運速度常數
4 中央室的藥物量
正確答案:CEDA
相關推薦:
特別推薦:
??????
?γ????
???????
????????
-
1
????????
?????????澫??
??????????????? -
2
???????
?????????
???????????????? -
3
??????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