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其他劑型
熟悉露劑的含義和制法。
熟悉膠膜劑、茶劑的含義、特點與制法。
熟悉膜劑常用的成膜材料及附加劑。
了解錠劑、糕劑、丹劑、釘劑、線劑、灸劑、熨劑、棒劑等劑型的含義、特點和應用。
19.藥物新劑型與新技術
熟悉緩釋制劑、控釋制劑的含義、特點、類型及其釋藥基本原理。
熟悉包合技術、微型包囊及固體分散技術的含義、特點及其在中藥藥劑中的應用。
了解脂體和磁性制劑的概念和特點。
了解毫微襄、靶向給藥乳劑及前體藥物制劑的概念與應用。
20.藥劑的穩定性
掌握藥物的半衰期和有效期的含義與計算方法。
熟悉影響藥物化學反應速度的因素、藥物水解或氧化與其結構的關系。
掌握影響中藥制劑穩定性的因素和提高中藥制劑穩定性的方法。
掌握中藥制劑穩定性的考核方法。
熟悉包裝與藥劑穩定性的關系。
21.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概論
掌握生物藥劑學的含義及研究內容和目的。
掌握藥物的體內轉運過程及其影響因素。
掌握生物利用度、溶出度的含義及測定方法。
熟悉藥物動力學的含義、研究內容及隔室模型、藥物運轉的速度過程、生物半衰期、表觀分布容積、清除率的概念。
了解單室模型單劑量及多劑量靜脈與口服給藥的計算公式。
附中藥炮制學
中藥炮制學部分主要包括中藥炮制理論,炮制方法,飲片質量標準等內容,是執業藥師必備的中藥專業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執業藥師的職責與執業活動的需要,中藥炮制學知識考試內容的總體要求分為:掌握、熟悉、了解三個層次:
掌握:中藥炮制學基本理論(炮制目的、炮制對藥物的影響、炮制與臨床療效),常用的炮制方法,飲片質量要求,炮制作用和臨床應用;40種學用中藥和有毒中藥的炮制方法、作用與研究。
熟悉:20種常用中藥和有毒中藥的炮制方法、飲片質量要求與作用;炮制輔料的作用,常用量及分類方法。
了解:中藥炮制學的發展概況、歷代重要的炮制專著和中藥的凈制、切制與炮制品的貯存保管。【考試內容】
一、掌握中藥炮制目的,炮制對藥物理化性質及藥件的影響,炮制與臨床療效;炮制常用畏料的性能和作用,炮制品的質量要求。
二、掌握下列常用炮制方法及40種常用中藥和有毒中藥的炮制方法、飲片質量要求、作用與研究。
1.常用炮制方法
清炒法:包括炒黃、炒焦、炒炭。
加輔料炒法:包括麩炒、米炒、上炒、砂炒、蛤粉炒、滑石粉炒。
炙法:包括酒炙、醋炙、鹽炙、姜炙、蜜炙、油炙。
蒸煮法:包括蒸法、煮法、炸法。
2.掌握40個中藥品種
牛蒡子、山楂、荊芥、蒼術、斑蝥、白術、鱉甲、馬錢子、阿膠、大黃、川烏、半夏、附子、何首烏、地黃、當歸、延胡索、乳香、杜仲、厚樸、甘草、麻黃、淫羊霍、藤黃、黃芩、芒硝、朱砂、巴豆、苦杏仁、甘遂、槐花、肉豆蔻、明礬、黃柏、蒲黃、川芎、自然銅、萊菔子、黃連、血余炭。
三、熟悉下列常用炮制方法及20種常用中藥和有毒中藥的炮制方法、飲片質量要求與作用。
1.常用炮制方法
鍛法:包括明鍛法、吸淬法、扣鍋鍛法。
其他制法:包括復制法、發酵法、發芽法、烘焙法、煨法、制霜法、提凈法、水飛法、干餾法。
2.熟悉20個中藥品種
石決明、烏梢蛇、黃精、六神曲、麥芽、王不留行、梔子、枳殼、枇杷葉、芥子、車前子、水蛭、蒼耳子、僵蠶、穿山甲、馬兜鈴、蜈蚣、西瓜霜、竹瀝。
3.熟悉炮常用輔料炮及分類方法。
麥麩、米、土、蛤粉、砂、滑石粉、酒、醋、鹽水、姜汁、蜂蜜、羊脂的作用、常用量及方法。
四、了解中藥炮制的發展概況、歷代重要炮制專著和凈制、切制與炮制品貯存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