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執業藥師中藥鑒定知識點:枇杷葉
枇杷葉的性狀鑒別
葉呈長橢圓形或倒卵形,長12-30cm,寬3-9cm.先端尖,基部楔形,邊緣上部有疏鋸齒,基部全緣。上表面灰綠色、黃棕色或紅棕色,有光澤,下表面淡灰色或棕綠色,密被黃色茸毛。主脈于下表面顯著突起,側脈羽狀。葉柄極短,被棕黃色茸毛。革質而脆,易折斷。氣微,味微苦。以完整、色灰綠者為佳。
枇杷葉的顯微鑒別
葉橫切面:
1.上表皮細胞扁方形,外線厚的角質層;下表皮有多數單細胞非腺毛,近主脈處多彎成人字形,氣孔也可見。
2.柵欄組織3-4列細胞。
3.海綿組織疏松。
4.主脈管束外韌型,近環狀,中柱鞘纖維束排成不連續的環,壁木化,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主脈及葉肉中均散有粘液細胞,并含草酸鈣方晶及族晶。
粉末:紅棕色。
①單細胞非腺毛大型,多彎曲,有的折合成人字形,先端鈍圓,基部狹窄,完整者長至1260μm,中部直徑17-55μm,壁稍厚,微木化,較粗者壁有網狀紋理。
②纖維細長,完整者長162-360μm,直徑7-18μm,壁厚2-8μm.有的纖維束周圍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含晶細胞的壁不均勻增厚,微木化。
③草酸鈣方晶短柱形、菱形、雙錐形、方形等,直徑3-27μm.
④草酸鈣簇晶直徑10-30μm.
⑤上表皮細胞表面觀垂周壁略呈連珠狀增厚,角質層厚約至14μm.
⑥下表皮細胞表面不規則形,氣孔不定式,副衛細胞4-7個。另有粘液細胞。
枇杷葉的應用鑒別
1.枇杷、枇杷葉、枇杷芋、枇杷花、枇杷核、枇杷根、枇杷葉露、枇杷木白皮,皆可入藥。但枇杷甘酸化陰,有潤肺、止渴之長;枇杷葉偏寒,輕浮入肺,以化熱痰見長,并有平喘之功;枇杷核另有疏肝理氣之長;枇杷葉露性平,寒痰、熱痰皆可用;枇杷根可治虛勞之嗽,關節疼痛;枇杷木白皮主降逆止嘔;枇杷芋長于溫腎,消脹,止痛;枇杷花微溫,可治寒咳。
2.枇杷葉與旋覆花,皆有化痰止喘,降逆止嘔之功。但枇杷葉苦,微寒,用于偏熱證;而旋覆花辛,微溫,多用于偏寒者更為宜。
相關推薦:
特別推薦:
??????
?γ????
???????
????????
-
1
????????
?????????澫??
??????????????? -
2
???????
?????????
???????????????? -
3
??????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