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配伍選擇題
[41-42]
A.初春發芽前
B.夏季植體枯萎時
C.春末夏初
D.全年均可
E.秋、冬兩季
41.黃柏的適宜采收時間是
42.太子參的適宜采收時間是
[43-45]
A.可溶片
C.咀嚼片
B.口含片
D.舌下片
E.口崩片
除另有規定外按照《中國藥典》規定的崩解時限檢查法檢查崩解時限
43.應在60秒內全部崩解的片劑是
44.應在5分鐘內全部崩解并溶化的片劑是
45.應在3分鐘內全部崩解并溶化的片劑是
[46-47]
A.廣藿香
B.茵陳
C.半枝蓮
D.薄荷
E.大薊
46.莖呈方柱形,有對生分枝,表面紫棕色或淡綠色,葉對生,輪傘花序腋生,揉搓后有特殊清涼香氣,味辛涼的藥材是
47.莖叢生,較細,方柱形,表面暗紫色或棕綠色,葉對生,花單生于莖枝上部葉腋,氣微,味微苦的藥材是
[48-50]
48.內含手性立體異構體結構片段(1R,2S),有收縮血管和興奮中樞神經作用的化合物是
49.內含咖啡酸和奎寧酸結構片段,有抗菌作用的化合物是
50.內含二萜內酯結構,有抗炎作用的化合物是
A為麻黃堿,內含手性立體異構體結構片段(1R,2S),有收縮血管和興奮中樞神經作用。
E為綠原酸,內含咖啡酸和奎寧酸結構片段,有抗菌作用。
D為穿心蓮內酯,為二萜內酯結構,有抗炎作用。
[51-53]
A.雄黃
B.朱砂
C.石膏
D.自然銅
E.赭石
51.為纖維狀集合體,條痕白色,縱斷面具絹絲樣光澤的材是
52.表面有釘頭,主成分為Fe203的藥材是
53.表面亮淡黃色,有金屬光澤,條痕綠黑色或棕紅色的藥材是
石膏為纖維狀集合體,條痕白色,縱斷面具絹絲樣光澤。
赭石表面有釘頭,主成分為Fe203。
自然銅表面亮淡黃色,有金屬光澤,條痕綠黑色或棕紅色。
[54-55]
A.山藥
B.枳實
C.骨碎補
D.山楂
E.蒼術
54.根據臨床治療需要既可炒黃又可炒焦的中藥是
55.根據臨床治療需要,既可炒焦又可麩炒的中藥是
山楂炮制品種有生品、炒山楂、焦山楂、山楂炭。
蒼術炮制品種有生品、焦蒼術、麩炒蒼術。
[56-57]
A.內表面紅棕色,劃之顯油痕,斷面中間有1條黃棕色線紋,氣香濃烈,味甜辣
B.內表面淡灰黃色或淺棕色,常見發亮的結晶,斷面較平坦,氣芳香,味微苦而澀
C.內表面暗紫色或紫褐色,斷面有細密、銀白色富彈性的橡膠絲相連,氣微,味稍苦
D.內表面黃色或黃棕色,斷面纖維性,有的呈裂片狀分層,氣微、味極苦,嚼之有黏性
E.內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劃之顯油痕,斷面有的可見多數小亮星,氣香,味辛辣、微苦
56.厚樸的性狀鑒別特征是
57.杜仲的性狀鑒別特征是
厚樸內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劃之顯油痕,斷面有的可見多數小亮星,氣香,味辛辣、微苦。
杜仲內表面暗紫色或紫褐色,斷面有細密、銀白色富彈性的橡膠絲相連,氣微,味稍苦。
[58-59]
A.沙苑子
B吳茱萸
C.補骨脂
D.葶藶子
E.牽牛子
58.呈腎形,略扁,表面黑色,黑褐色或灰褐色,具細微網狀皺紋,果皮薄,與種子不易分離氣香。味辛、微苦的藥材是
59.略呈圓腎形而稍扁,表面綠褐色至灰褐色,光滑,邊緣一側微凹處具圓形種臍,質堅硬,氣微,味淡,嚼之有豆腥味的藥材是
補骨脂呈腎形,略扁,表面黑色,黑褐色或灰褐色,具細微網狀皺紋,果皮薄,與種子不易分離氣香。味辛、微苦。
沙苑子略呈圓腎形而稍扁,表面綠褐色至灰褐色,光滑,邊緣一側微凹處具圓形種臍,質堅硬,氣微,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60-61]
A.清熱解毒
B.消瘡散結
C.表里雙解
D.回陽救逆
E.消痰祛水
60.在中醫的常用治法中,屬于和法的是
61.在中醫的常用治法中,屬于溫法的是
[62-64]
A.延胡索
B.莪術
C.川芎
D.三七
E.白及
62.呈不規則扁球形,表面有不規則網狀皺紋,斷面黃色,角質樣,有蠟樣光澤的藥材是
63.呈不規則扁球形,多有2~3個爪狀分枝,表面有數圈同心環節和標色點狀須根痕,斷面類白色,角質樣的藥材是
64.呈不規則厚片,外表皮黃褐色或褐色,有皺縮紋;橫切片可見明顯波狀環紋或多角形紋理縱切片邊綠不整齊,呈蝴蝶狀的藥材是
延胡索呈不規則扁球形,表面有不規則網狀皺紋,斷面黃色,角質樣,有蠟樣光澤。
白及呈不規則扁球形,多有2~3個爪狀分枝,表面有數圈同心環節和標色點狀須根痕,斷面類白色,角質樣。
川芎呈不規則厚片,外表皮黃褐色或褐色,有皺縮紋;橫切片可見明顯波狀環紋或多角形紋理縱切片邊綠不整齊,呈蝴蝶狀。
[65-67]
A.知母皂苷
B.人參皂昔
C.龍膽苦苷
D.雷公藤甲素
E.甜菊苷
65.屬三萜皂苷類化合物的是
66.屬環烯醚萜苷類化合物的是
67.屬甾體皂苷類化合物的是
[68-69]
A.葛根素
B.莪術醇
C.蘆丁
D.紫杉醇
E.薄荷醇
68.屬于倍半萜類化合物的是
69.屬于單萜類化合物的是
[70-72]
A.水丸
B.糊丸
C.濃縮丸
D.蜜丸
E.滴丸
70.按照中藥丸劑的特點,通常含有刺激性中藥的處方宜制成的丸劑是
71.按照中藥丸劑的特點,通常具有滋補作用的中藥處方宜制成的丸劑是
72.按照中藥丸劑的特點,通常具有消導功效的中藥處方宜制成的丸劑是
糊丸溶散遲緩,釋藥緩慢,可延長藥效;同時減少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性。含毒性飲片或刺激性飲片以及需延緩藥效的方藥,可制成糊丸。
蜜丸常作為滋補藥劑,或用作慢性疾病治療。
水丸較易溶散,吸收、顯效較快,尤適于中藥解表和消導制劑。
[73-75]
A.潤濕劑
B.崩解劑
C.吸收劑
D.潤滑劑
E. 黏合劑
73.硬脂酸鎂在片劑處方中常用作
74.滑石粉在片劑處方中常用作
75.淀粉漿在片劑處方中常用作
[76-78]
A.柴胡
B.鱉甲
C.延胡索
D.斑蝥
E.乳香
76.含三萜類化合物,醋炙后升散之性緩和的中藥是
77.宜用米炒的中藥是
78.醋炙后有助于生物堿類成分煎出的中藥是
[79-81]
A.增溶劑
B.潤濕劑
C.抑菌劑
D.助懸劑
E.助溶劑
79.魚腥草滴眼液中含有的羥苯乙酯是用作
80.小兒腹瀉寧糖漿中含有的山梨酸是用作
81.爐甘石洗劑為混懸液型液體制劑其中所含甘油是用作
滴眼劑常用的抑菌劑有三氯叔丁醇、硝酸苯汞、苯乙醇、羥苯乙酯等。
糖漿劑中常用的抑菌劑有山梨酸、苯甲酸、羥苯酯。
混懸型液體制劑常用的助懸劑有甘油、糖漿劑等。
[82-83]
A.疙瘩丁
B.星點
C.起霜
D.砂眼
E.蚯蚓頭
82.防風的性狀鑒別特征是
83.銀柴胡的性狀鑒別特征是
[84-86]
A.艾葉
B.五味子
C.黃芩
D.黃連
E.葛根
84.按《中國藥典》規定,含量測定的指標成分為桉油精的中藥是
85.按《中國藥典》規定,含量測定的指標成分為木脂素類的中藥是
86.按《中國藥典》規定,含量測定的指標成分為小檗堿的中藥是
艾葉含量測定的指標成分為桉油精,為揮發油類化合物;
五味子含量測定的指標成分為木脂素類化合物;
黃連含量測定的指標成分為小檗堿。
[87-88]
A.固體分散體
B.控釋制劑
C.微囊
D.免疫微球
E.脂質體
87.在規定介質中,可以按要求緩慢恒速釋放藥物的是
88.具有主動靶向作用的是
緩慢恒速釋放藥物的是控釋制劑。
主動靶向制劑包括前體藥物和經過修飾的藥物載體,修飾的藥物載體主要有修飾的脂質體、修飾的微球、修飾的微乳、修飾的納米球等。
[89-91]
A.花萼
B.柱頭
C.雄蕊
D.花蕾
E.頭狀花序
89.西紅花的藥用部位是
90.辛夷的藥用部位是
91.菊花的藥用部位是
[92-93]
A.沒藥
B.兒茶
C.血竭
D.乳香
E.冰片
92.呈長卵形滴乳狀、類圓形顆粒或黏合成大小不等的不規則塊狀物,表面黃白色,破碎面有玻璃樣光澤或蠟樣光澤的藥材是
93.呈方形或不規則塊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光滑而稍具光澤,質硬易碎有細孔遇潮有黏性氣微味,澀、苦,略回甜的藥材是
乳香呈長卵形滴乳狀、類圓形顆粒或黏合成大小不等的不規則塊狀物,表面黃白色,破碎面有玻璃樣光澤或蠟樣光澤。
兒茶呈方形或不規則塊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光滑而稍具光澤,質硬易碎有細孔遇潮有黏性氣微味,澀、苦,略回甜。
[94-95]
94.試卷附圖圖21~圖25中,圖示藥材為細辛的是
95.試卷附圖圖21~圖25中,圖示藥材為白前的是
A為細辛,常卷曲成團。根莖橫生呈不規則圓柱形,具短分枝,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環形的節,分枝頂端有碗狀的莖痕。根細長,密生于節上。
D為白前表面黃白色或黃棕色,節明顯,頂端有殘莖。質脆,斷面中空,習稱“鵝管白前” 。
[96-97]
96.試卷附圖圖26~圖30中,圖示飲片為番瀉葉的是
97.試卷附圖圖26~圖30中,圖示飲片為淫羊藿的是
番瀉葉葉端急尖,葉基稍不對稱,全緣。上表面黃綠色,下表面淺黃綠色,無毛或近無毛,葉脈稍隆起。革質。
淫羊藿呈絲片狀。上表面綠色、黃綠色或淺黃色,下表面灰綠色,網脈明顯,中脈及細脈凸出,邊緣具黃色刺毛狀細鋸齒。
[98-100]
A.大黃素
B.苦杏仁苷
C.杜鵑素
D.鹽酸麻黃堿
E.東莨菪堿
98.按《中國藥典》規定,作為洋金花含量測定指標成分的是
99.按《中國藥典》規定,作為虎杖含量測定指標成分的是
100.按《中國藥典》規定,作為桃仁含量測定指標成分的是
備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