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綜合分析選擇題
(一)某男,42歲。5年前診斷為糖尿病,經中西藥治療,病情得以控制。近日血糖有所升高,遂求中醫診治。刻下多食善饑,每日需進食十余餐,餐后2小時左右便出現饑餓感,伴口渴多飲、乏力、小便頻數而多、口苦咽干、舌質紅、苔黃燥、脈細數。醫生診斷為消渴病,屬陰虛火旺、津液被傷。處方:生石膏(先煎)30g,熟地黃10g,麥冬10g,知母10g,牛膝10g,柴胡5g,葛根10g,生甘草3g。
102.根據口苦咽干、舌質紅,苔黃燥、脈細數的病癥特點,處方中使用不當的中藥是
A.麥冬
B.知母
C.柴胡
D.牛膝
E.熟地黃
(二)追風透骨丸
【處方】 制川烏100g、白芷100g、制草烏100g、香附(制)100g、甘草100g、白術(炒)50g、沒藥(制)20g、麻黃100g、川芎100g、乳香(制)50g、秦艽50g、地龍100g、當歸50g、茯苓200g、赤小豆100g、羌活100g、天麻50g、赤芍100g、細辛100g、防風50g、天南星(制)100g、桂枝50g、甘松50g。
【制法】以上二十三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用煉蜜55~65g。加適量水制成水蜜丸。另將滑石粉、紅氧化鐵、胭脂紅適量,混勻,作包衣材料,包衣,干燥,即得。
104.《中國藥典》對馬兜鈴酸Ι進行限量檢查,要求其含量不得過0.001%的飲片是
A.白芷
B.羌活
C.秦艽
D.細辛
E.制草烏
105.處方中含有生物堿類成分,若炮制不當或服用過量可導致心律失常的飲片是
A.香附(制)
B.制川烏
C.乳香(制
D.沒藥(制)
E.天南星(制)
(三)
中藥方劑有因劑型改變而方名改變者,如傳統方理中丸與人參湯,兩方均由干姜、白術、人參、甘草組成用量完全相同。前者制法是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子黃大;后者為湯劑。通常臨床所見疾病往往復雜多變,可謂病有緩急、證有表里。同一中藥處方可因劑型不同,作用有所差異。應根據病情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劑型給藥。
107.理中丸主治病證與病勢不包括
A.中焦虛寒
B.自利不止
C.病勢較急
D.嘔吐腹痛
E.脈沉遲少力
108.人參湯主治病證與病勢不包括
A.心胸痞悶
B.四肢不溫
C.病勢較緩
D.氣從脅下上逆搶心
E.中上二焦虛寒之胸痹
109.理中丸為大蜜丸,《中國藥典》對大蜜丸溶散時限的規定是
A.不檢查溶散時限
B.應在30分鐘內溶散
C.應在1小時內溶散
D.應在2小時內溶散
E.應按腸溶衣片崩解時限檢查法檢查
備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