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執業藥師《中藥學專業知識一》復習講義:第二單元第一節四氣
一、四氣的含義
四氣,也稱四性,即寒熱溫涼四種藥性,它反映藥物在影響人體陰陽盛衰,寒熱變化方面的作用性質,是說明藥物作用性質的重要概念之一。
平性,是指藥物寒熱偏性不明顯者。
二、四氣的確定依據
藥性寒熱溫涼,是從藥物作用于機體所發生的反應概括出來的,與所治疾病的寒熱性質相反。
故四氣的確定是以用藥反應為依據,病證寒熱為基準。
能夠減輕或消除熱證的藥物,一般屬于寒性或涼性,如石膏,板藍根對于發熱口渴、咽痛等熱證有清熱解毒作用,表明這兩種藥物具有寒性。
能夠減輕或消除寒證的藥物,一般屬于溫性或熱性,如附子、干姜對于腹中冷痛、四肢厥冷、脈沉無力等寒證具有溫中散寒作用,表明這兩種藥物具有熱性。
三、四氣的所示效用
寒涼性藥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熱毒等作用。
溫熱藥具有溫里散寒、補火助陽、溫經。
寒涼性有傷陽助寒之弊,而溫熱性則有傷陰助火之害。四、具體表述
有些藥物,還標以大熱、大寒、微溫、微寒等予以區別,這是對中藥四氣程度不同的進一步區分(環球醫學網整理《中藥學》第二單元第一節四氣復習講義)。
五、陰陽屬性
溫熱屬陽,寒涼屬陰。溫次于熱,涼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質中又有程度上的差異。
六、四氣的臨床意義:
1.據病證的寒熱選擇相應藥物,治熱病投寒藥,治寒病投熱藥。如治氣分高熱,投性寒的石膏、知母;治亡陽欲脫,投性熱的附子、干姜等。
2.據病證寒熱程度的差別選擇相應藥物。如治亡陽欲脫,選大熱之附子,而治一般中寒腹痛,投溫性之煨姜;反之,則于治療不利,甚則損傷人體。
3.寒熱錯雜者,則寒熱并用,至于孰多孰少,據情而定。
4.對于真寒假熱或真熱假寒者,則又當分別治以熱藥或寒藥,必要時加用藥性相反的反佐藥。
報考推薦:2016年執業藥師報名時間 執業藥師報名條件 執業藥師報名網站
備考復習:2016年執業藥師章節練習 每日一練 模擬試題 歷年真題
想要在2016年通過執業藥師考試,升職加薪,達成新的事業規劃?233網校超強輔導課程,保障一次通關,助你一舉成功,套餐班 現在報名滿1200減300,滿600減100,速度搶報!
基礎套餐班 西藥:¥980 中藥學:¥780 試聽 |
全科VIP班 西藥:¥1880 中藥學:¥1880 試聽 |
涵蓋班級: 協議保障:無重學服務 |
涵蓋班級: 協議保障:協議通關,不過2017免費重學 |
【價格若有變動,請以網校的最新價格為準!】
加入QQ交流群:415677389 ,及時獲取2016年執業藥師報考最新報考。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233網校APP,海量試題免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