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配伍選擇題
[41——42]
A.板藍根與大青葉B.阿魏與雞矢藤
C.陳皮與青皮D.山藥與天花粉
E.麻黃與麻黃根
41.按照斗譜編排基本原則,因植物來源相同但入藥部位和功效不同,不能排列在一起的飲片是( )
42.按照斗譜編排基本原則,因外觀形狀相似但功效不同,不能排列在一起的飲片是( )
[43——45]
A.燈心草煎湯送服
B.淡鹽水送服
C.黃酒送服
D.生姜煎湯送服
E.蜂蜜沖水送服
43.九味羌活丸可用的藥引和服用方法是( )
44.附子理中丸可用的藥引和服用方法是( )
45.腰痛寧膠囊可用的藥引和服用方法是( )
[46——48]
A.四物顆粒B.四神丸
C.四君子丸D.龜鹿二仙膏
E.六味地黃丸
46.某女,31歲。頭暈眼花,面色萎黃,口唇色淡,月經量少;舌質淡,脈細。醫生辨證為虛勞血虛證。應選用的中成藥是( )
47.某女,45歲。不耐寒熱,頭暈,乏力,神疲,自汗盜汘;舌淡少津,苔薄白,脈沉細。醫生辨證為虛勞陰陽兩虛證。應選用的中成藥是( )
48.某男,57歲。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自汗,舌質淡,苔薄白, 脈虛。醫生辨證為虛勞氣虛證應選用的中成藥是( )
[49——50]
A.影響吸收B.影響代謝
C.增加排泄D.影響分布
E.減少排泄
49.中西藥聯用時,麻仁丸與紅霉素合用,可發生的藥動學相互作用是( )
50中西藥聯用時,女金丹與諾氟沙星合用,可發生的藥動學相互作用是( )
[51——52]
A.醋炙品B.清炒品
C.生品D.鹽炙品
E.蜜炙品
某女,28歲。皮膚出現紅色風團,灼熱劇癢,遇熱加劇,得冷則減,伴有發熱,惡寒,咽喉腫痛:舌紅,苔薄白,脈浮數。中醫診斷為癮疹,證屬風熱犯表,治以消風散加減,開具的處方為:荊芥9g,防風9g,當歸6g,地黃12g,苦參6g,蟬蛻6g,牛蒡子9g,知母10g,石膏(搗碎、先煎)30g
51.該處方中的牛蒡子,調配時應付( )
52.該處方中的知母,調配時應付( )
[53——54]
A.升麻B.麥芽
C.桃仁D.麻黃
E.黃芪
有無證候禁忌是處方審核的一項重要內容。醫生為患有高血壓、不寐、多汗的病人開具了包含上述中藥的處方,執業藥師在審核時應告知醫生。
53.體虛多汗者忌用( )
54.高血壓及失眠患者慎用( )
[55——57]
A.胖嫩舌
B.齒痕舌
C.瘦薄舌
D.裂紋舌
E .芒刺舌
55.陰精虧損,不能榮潤,常見的舌形是( )
56.脾腎陽虛,水飲內停,常見的舌形是( )
57.臟腑火盛,熱邪亢盛,常見的舌形是( )
[58——60]
A.導致精子產生和成熟發生障礙,抑制女性患者巢功能
B.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重者可見黃疸、肝腫大、消化道出血
C.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甚或因呼吸中樞完全麻痹而致死
D.血小板、白細胞、血紅蛋白減少,井可發生急性粒細胞減少
E.心律失常,如心率減慢、早搏、房室傳導阻滯
58.蒼耳子的主要不良反應是( )
59.香加皮的主要不良反應是( )
60.細辛的主要不良反應是( )
[61——63]
A.培元通腦膠囊B.消栓膠囊
C.逐瘀通脈膠囊D.銀杏葉片
E.麝香保心丸
由于老年人的器官或細胞的敏感性增強,尤其是對中樞神經抑制藥物、降血糖藥物、心血管系統藥物反應特別敏感,在正常劑量下的不良反應增加,甚至出現藥源性疾病,因此在聯合用藥中應高度重視。
61.老年人使用法莫替丁時,應避免聯用( )
62.老年人在服用地高辛時,應避免聯用( )
63.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使二甲雙胍降糖時,應避免聯用( )
[64——65]
A.固沖湯加減B.道遙散加減
C.調肝湯加減D.內補丸加減
E.固陰煎加減
64.某女,40歲。月經非時而下,量多如崩,色淡質稀,神疲體倦,面色萎黃;舌質淡,舌體胖,苔薄白,脈弱。應選用的方劑是( )
65.某女,21歲。月經先期,量少,色淡質稀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小便頻數;舌質暗淡,苔薄白,脈沉細。應選用的方劑是( )
[66——67]
A.凝結阻滯B.黏膩停滯
C.沉重穢濁D.阻遏氣機
E.收縮牽引
66.某女,55歲。全身關節肌肉疼痛較劇烈,陰雨天加重,屬于寒邪所致。其病因性質是( )
67.某男,36歲。胸悶脘痞,小便短澀,大便不爽,屬于濕邪所致。其病因的性質是( )
[68——69]
A.土鱉蟲
B.蛤蚧
C.人參
D.澤瀉
E.蓽澄茄
68.按照對抗貯存法,宜與牡丹皮同貯的是( )
69.按照對抗貯存法,宜與吳茱萸同貯的是( )
[70——72]
A.對服B.后下 C.先煎 D.包煎 E.另煎
某男,60歲。半身不遂,患側僵硬拘攣,頭暈頭痛,面赤耳鳴。舌紅,苔薄黃,脈弦。中醫辨證為肝陽上亢,治以天麻鉤藤飲加減,藥用天麻、鉤藤、石決明、牛膝、桑寄生、梔子、黃芩、益母草、茯神、竹瀝。執業藥師發藥時,需向患者交待正確的煎藥和服用方法
70.處方中石決明應采用的是( )
71.處方中鉤藤應采用的是( )
72.處方中竹瀝應采用的是( )
[73——74]
A.涂膜劑B.氣霧劑
C.貼膏劑D.凝膠劑
E.流浸膏劑
中成藥因劑型不同,采用的貯存養護方法也不同
73.除另有規定外,應置遮光容器內密封和陰涼處貯存的中成藥劑型是( )
74.除另有規定外,應避光,密閉存,并應防凍的中成藥劑型是( )
[75——76]
A.肝主藏血B.肝主疏泄
C.脾主統血D.心主血脈
E.肺朝百脈
75.具有推動血液運行,主宰精神活動等生理功能的是( )
76.具有促進血液運行,調暢情志活動等生理功能的是( )
[77——79]
A.腹瀉腸鳴,糞便臭如敗卵,夾有不消化食物
B.黎明之前,腸鳴腹痛,瀉后則安,腰膝酸軟
C.泄瀉腹痛,糞色黃褐,肛門灼熱,煩熱口渴
D.大便溏瀉,水谷不化,面色萎黃,食少倦怠
E.緊張之時,腹痛欲便,便后痛減,時時嘆息
77.脾胃虛弱泄瀉的臨床特點是( )
78.脾腎陽虛泄瀉的臨床特點是( )
79.食滯胃腸泄瀉的臨床特點是( )
[80——82]
A.蟾酥 B.白降丹
C.生千金子D.雄黃
E.生馬錢子
毒性中藥系指毒性劇烈,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相近,使用不當會致人中毒或死亡的中藥。因此執業藥師在審核或調劑含有特殊管理毒性中藥的處方時,掌握其用法用量非常重要。
80.內服,用量0.05——0.1g,入丸散用的毒性中藥是( )
81.內服,用量0.3——0.6g,炮制后入丸散用的毒性中藥是( )
82.僅供外用的毒性中藥是( )
[83——85]
A.柴胡疏肝散加減B.黃芪建中湯加減
C.良附丸加減D.左金丸加減
E.保和丸加減
83.某男,21歲。胃痛脹滿,噯腐惡食,大便不爽;舌質紅, 苔厚膩,脈滑,應選用的方劑是( )
84.某男,33歲。胃痛暴作,喜溫惡寒,得溫痛減,口和不渴;舌質淡,苔薄白,脈弦緊。應選用的方劑是( )
85.某女,36歲。胃脘脹痛,連及脅肋,善太息,生氣后癥狀加重,食欲不振;舌質紅,苔薄白,脈弦。應選用的方劑是( )
[86——87]
A.氣血兩虛證B.氣隨血脫證
C.氣滯血瘀證D.氣虛血瘀證
E.氣不攝血證
86.某男,47歲。急性胃出血,面白,四肢厥少氣懶言,大汗淋漓,舌淡,脈微細。中醫辨證是( )
87.患兒,8歲。倦怠乏力,食少納呆,氣短懶言,面色蒼白,皮下出血色淡,舌淡,脈軟弱細微。中醫辨證是( )
[88——90]
A.納食減少,食后作脹,肢體浮腫,大便溏瀉
B.納食減少,脘腹脹滿,頭重身倦,便溏稀薄
C.納食減少,食后作脹,少腹下墜,內臟下垂
D.納食減少,腹中冷痛,口泛清水,四肢不溫
E.納食減少,脘腹脹滿,黃疸鮮明,發熱口苦
88.脾失健運證,常見的臨床表現是( )
89.脾陽虛證,常見的臨床表現是( )
90.寒濕困脾證,常見的臨床表現是( )
備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