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案例分析》科目考試難度大,但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考點及其解題技巧(思路),就能拿到比較理想的分數。下面是學霸君總結的一造《案例分析》常考點解析:盈虧平衡分析,建議收藏起來學習哦~
★更多一級造價工程師《土建案例分析》科目干貨考點,請持續關注233網校《土建案例分析》學霸筆記欄目!
盈虧平衡狀態時,“收入=成本”并假定“產量=銷量” 即利潤總額=0
利潤總額=營業收入(不含銷項稅)-總成本(不含進項稅)-增值稅附加=0 營業收入(不含銷項稅)-增值稅附加=總成本(不含進項稅)
盈虧平衡分析是不確定性分析的一種常用方法,也是歷年考試中經常考的一個知識點, 需要理解掌握。
背景資料:
某新建項目正常年份的設計生產能力為 100 萬件某產品,年固定成本為 580 萬元(不含可抵扣進項稅),單位產品不含稅銷售價預計為 56 元,單位產品不含稅可變成本估算額為 40 元。企業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 13%,增值稅附加稅稅率為12%,單位產品平均可抵扣進項稅預計為 5 元。問題:
1.對項目進行盈虧平衡分析,計算項目的產量盈虧平衡點。
2.在市場銷售良好情況下,正常生產年份的最大可能盈利額多少?
3.在市場銷售不良情況下,企業欲保證年利潤 120 萬元的年產量應為多少?
4.在市場銷售不良情況下,企業將產品的市場價格由 56 元降低 10%銷售,則欲保證年利潤 60 萬元的年產量應為多少?
5.從盈虧平衡分析角度,判斷該項目的可行性。
問題 1:
產量盈虧平衡點=580/[56-40-(56×13%-5)×12%]=36.88(萬件)或:利潤總額=0
即:利潤總額=營業收入(不含銷項稅)-總成本(不含進項稅)-增值稅附加=0 56Q-(580+40Q)-(56Q×13%-5Q)×12%=0
Q=36.88(萬件)
問題 2:
在市場銷售良好情況下,正常年份最大可能盈利額為: 最大可能盈利額 R=正常年份總收益額-正常年份總成本R=設計生產能力×單價-年固定成本-設計生產能力×(單位產品可變成本+單位產品增值稅×增值稅附加稅率)=100×56-580-100×[40+(56×13%-5)×12%]=992.64(萬元)
或:利潤總額=營業收入(不含銷項稅)-總成本(不含進項稅)-增值稅附加
100×56-(580+40×100)-(56×100×13%-5×100)×12%=992.64(萬元)
問題 3:
在市場銷售不良情況下,每年欲獲 120 萬元利潤的最低年產量為:
最低產量=(120+580)/[56-40-(56×13%-5)×12%]=44.51(萬件)
或:利潤總額=營業收入(不含銷項稅)-總成本(不含進項稅)-增值稅附加=120 萬元
56Q-(580+40Q)-(56Q×13%-5Q)×12%=120Q=44.51(萬件)
問題 4:
在市場銷售不良情況下,為了促銷,產品的市場價格由 56 元降低 10%時,還要維持每年60 萬元利潤額的年產量應為:年產量=(60+580)/[50.4-40-(50.4×13%-5)×12%]=62.66(萬件)
或:利潤總額=營業收入(不含銷項稅)-總成本(不含進項稅)-增值稅附加=60 萬元56×0.9Q-(580+40Q)-(56×0.9Q×13%-5Q)×12%=60
Q=62.66(萬件)
問題 5:
根據上述計算結果分析如下:
1.本項目產量盈虧平衡點 36.88 萬件,而項目的設計生產能力為 100 萬件,遠大于盈虧平衡產量,可見,項目盈虧平衡產量僅為設計生產能力 36.88%,所以,該項目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較強。
2.在市場銷售良好情況下,按照設計正常年份生產的最大可能盈利額為 992.64 萬元;在市場銷售不良情況下,只要年產量和年銷售量達到設計能力的 44.51%,每年仍能盈利 120 萬元。
3.在不利的情況下,單位產品價格即使壓低 10%,只要年產量和年銷售量達到設計能力的 62.66%,每年仍能盈利 60 萬元。所以,該項目獲利的機會大。
綜上所述,從盈虧平衡分析角度判斷該項目可行。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ljt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