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工程量清單的內容:明確的項目設置;清單項目的工程數量;
117. 工程量清單主要由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措施項目清單和其他項目清單等組成;
118. 工程量清單的項目設置規則是為了統一工程量清單項目名稱、項目編碼、計量單位和工程量計算而制定的,是編制工程量清單的依據;
119. 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項目采用五級編碼設置,用十二位阿拉伯數字表示;一、二、三、四級編碼為全國統一;第五級編碼由工程量清單編制人區分工程的清單項目特征而分別編制;
120. 各級編碼的代碼含義如下:第一級表示工程分類順序碼;建筑工程為01、裝飾工程為02、安裝工程為03、市政工程為04、園林綠化工程為05.第二級表示專業工程附屬碼;第三級表示分部工程順序碼;第四級表示分項工程項目順序碼;第五級表示工程量清單項目順序碼;
121. 工程量清單的標準格式一般由:封面;填表須知;總說明;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措施項目清單;其他項目清單組成;
122. 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包括:項目編碼;項目名稱;計量單位;工程數量四個部分;
123. 措施項目清單的編制依據:擬建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擬建工程施工技術方案;與擬建工程相關的工程施工規范與工程驗收規范;招標文件;設計文件;
124. 其他項目清單招標人部分包括預留金、材料購置費等;投標人部分包括:總承包服務費、零星工作費等;
125. 工程量清單計價編制可分為兩個階段:工程量清單的編制和利用工程量清單來編制投標報價;
126. 分部分項工程單價由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管理費、利潤等組成,并考慮風險費用;
127. 工程量清單計價作為一種市場價格的形成機制,其使用主要在工程施工招投標階段;因此工程量清單計價的操作過程可以從招標、投標、評標三個階段來闡述;工程價格的形成主要在招標階段;
128. 工程量清單計價法的特點:實現了工程交易的市場定價;
129. 工程量清單計價與傳統定額計價的區別:兩種模式的最大差別在于體現了我國建設市場發展過程中的不同定價階段:定額計價模式更多的反映了國家定價或國家指導價階段;清單計價模式則反映了市場定價階段;兩種模式主要計價依據及其性質不同:定額計價的主要依據國家、省、有關部門制定的各種定額,其性質為指導性,定額的劃分一般按施工工序分項,第個份項工程項目所含的工程內容一般是單一的;清單計價主要依據是清單計價規范,其性質是含有強制條文的國家標準,清單項目劃分一般按綜合實體進行分項目的,每個分項工程一般包含多項工程內容;編著制工程量的主體不同;定額計價的單價包括人、材、機費用,而清單計價采用綜合單價形式,綜合單價包括人、材、機、利潤、管理費、并考慮風險因素,工程量清單計價法的報價除包括定額計價法的報價外,還包括預留金、材料購置費和零星工作費等;合同價格的調整方式不同。定額計價形成的合同,其價格的主要調整方式有:變更簽證、定額解釋、政策性調整;而工程量清單計價方法在一般情況下單價是相對固定下來的,減少了在合同實施過程中的調整活口;式程量清單計價把措施性消耗單列并納入了競爭的范疇;
(考試大造價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