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計時觀察法
計時觀察法是測定時間消耗的基本方法,又稱為現場觀察法。計時觀察法種類很多,最主要的有三種:測時法、寫實記錄法、工作日寫實法。
1.測時法(間隔法測時)
測時法主要適用于測定定時重復的循環工作的工時消耗,是精確度比較高的一種計時觀察法
(1)測時法的分類。
(2)測時法的觀察次數
典型例題:當確定測時法的觀察次數時,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是( )。
A.同時測定施工過程的類型數
B.要求的算術平均值精確度
C.被測定的工人人數
D.數列的穩定系數
E.完成產品的可能次數等
233網校答案:BD
233網校解析:測時法中,需要的觀察次數與要求的算術平均值精確度及數列的穩定系數有關,而A、C、E答案均為寫實記錄法所需的延續時間的確定因素。
2.寫實記錄法
寫實記錄法是一種研究各種性質的工作時間消耗的方法。包括基本工作時間、輔助工作時間、不可避免中斷時間、準備與結束時間以及各種損失時間。采用這種方法,可以獲得分析工作時間消耗和制定定額所必需的全部資料。寫實記錄法的觀察對象,可以是一個工人,也可以是一個工人小組。
(1)寫實記錄法的種類。
(2)寫實記錄法的延續時間。
【2013年·多選】為保證寫實記錄法數據的可靠性,寫實記錄延續時間的確定,應滿足的要求有( )。
A.算術平均值精確度
B.被測定個人或小組的最低數量
C.測定的數列的穩定系數
D.測定總延續時間的最小值
E.測定完成產品的最低次數
233網校答案:BDE
233網校解析:寫實記錄法應滿足的要求:被測定個人或小組的最低數量、測定總延續時間的最小值、測定完成產品的最低次數。
3.工作日寫實法
工作日寫實法,是一種研究整個工作班內的各種工時消耗的方法。
運用工作日寫實法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取得編制定額的基礎資料。在這種情況下,獲得觀察對象在工作班內工時消耗的全部情況,以及產品數量和影響工時消耗的影響因素。工時消耗應按工時消耗的性質分類記錄,通常需要測定3~4次;
二是檢查定額的執行情況,找出缺點,改進工作。查明工時損失量和引起的原因,制訂消除工時損失,改善勞動組織……等。在這種情況下,通常需要測定1~3次。
與測時法、寫實記錄法比較,技術簡單、費力不多,應用面廣和資料全面的優點,是一種采用較廣的編制定額方法。
缺點:即使觀察前做了充分的準備,仍不免在工時利用上有一定的虛假性;工作量較大、費時較多,費用亦高。
【2011年·多選】關于測定時間消耗的工作日寫實法的特點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工作日寫實法用于檢查定額執行情況時,需要測定3-4次
B.能夠獲得整個工作班內各種工時的消耗量
C.需要記錄產品數量和影響工時消耗的各種因素
D.記錄時間時需要將有效工作時間分成不同組成部分
E.應按工時消耗的性質分類記錄各類工時消耗量
233網校答案:BCE
233網校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計時觀察法。選項A,工作日寫實法用于檢查定額執行情況時,需要測定1 ~3次;選項D,記錄時間時無需按有效工作時間劃分。參見教材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