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抗滲性。材料抵抗壓力水滲透的性質,用滲透系數K表示。公式的組成要記憶,記清和哪些因素有關。滲透系數K小,抗滲性能好。
4、抗凍性。
抗凍性用“抗凍等級”表示。“抗凍等級”表示材料經過規定的凍融次數,其質量損失、強度降低均不低于規定值。如混凝土抗凍等級D15號是指所能承受的最大凍融次數是15次(在-15C的溫度凍結后,再在200C的水中融化,為一次凍融循環),這時強度損失率不超過25%,質量損失不超過5%。
2004考題.混凝土抗凍等級D15號中的15是指( A )。
A.承受凍融的最大次數為15次
B.凍結后在15~C的水中融化
C.最大凍融次數后強度損失率不超過15%
D.最大凍融次數后質量損失率不超過15%
(三)、材料的力學性質 1、強度與比強度 (1).強度。強度是指在外力(荷載)作用下材料抵抗破壞的能力。 材料抵抗外力破壞的強度分為抗壓、抗拉、抗剪、抗彎、抗扭。又稱靜力強度. 2),比強度。比強度是按單位質量計算的材料的強度,其值等于材料強度對其表觀密度的比值,是衡量材料輕質高強性能的重要指標。如普通混凝土C30的比強度(0.0125)低于Ⅱ級鋼的比強度(o.043),說明這兩種材料相比混凝土顯出質量大而強度低的弱點,應向輕質高強方向改進配制技術。 例題、( )是衡量材料輕質高強性能的重要指標比強度。 A、強度B、抗拉強度C、比強度D、彈性 答案:C
2、彈性與塑性 (1)彈性是指外力作用下材料產生變形,外力取消后變形消失,材料能完全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這種變形屬可逆變形,稱為彈性變形,變形數值的大小與外力成正比。在彈性范圍內符合虎克定律。材料的彈性模量E是衡量材料在彈性范圍內抵抗變形能力的指標。 (2).塑性。塑性是指外力作用下材料產生變形,外力取消后仍保持變形后的形狀和尺寸,但不產生裂隙的性質,這種變形稱為塑性變形。 實際工程中多數材料受力后變形是介于彈塑性變形之間的。當受力不大時,主要產生彈性變形,受力超過一定限度,才產生明顯的塑性變形。如混凝土,既具有彈性變形,又具有塑性變形。 3、材料的脆性和韌性,了解。
|
第二節 鋼材,木材,水泥 一、鋼材 將生鐵(含碳量高于2.06%)在煉鋼爐中冶煉,將含碳量降低到指定范圍,并控制其它雜質含量后得到鋼。 (一)鋼材分類 1、按化學成分分類有碳素鋼;合金鋼: 碳素鋼;分為低碳鋼(C;<0.25%);中碳鋼(C:0.25%~0.60%);高碳鋼(C:>0.60%)。 合金鋼:含有某些用來改善鋼材性能的合金元素,如Si、Mn、Ti、V等。合金元素總含量小于5%為低合金鋼;5%~10%為中合金鋼;大于10%為高合金鋼。 2、按用途分類:分為結構鋼、工具鋼和特殊鋼(如不銹鋼、耐熱鋼、耐酸鋼等)。 3、按脫氧程度分類:脫氧充分者為鎮靜鋼及特殊鎮靜鋼(代號Z及TZ),脫氧不充分者為沸騰鋼(F),介于二者之間為半鎮靜鋼(b)。 建筑鋼材多為 普通碳素鋼結構鋼的低碳鋼與低合金鋼結構鋼。 (二)鋼材的力學性能與工藝性能 1.抗拉性能。抗拉性能是建筑鋼材最重要的性能。表征抗拉性能的技術指標有:屈服點、抗拉強度及伸長率。 (1) 屈服點。設計時,一般以屈服強度或壓服點作為強度取值的依據。 (2)抗拉強度。在設計中,一定范圍內,屈強比小則表明鋼材在超過屈服點工作時可靠性較高,較為安全。太小了則反映鋼材不能有效的被利用。 (3)伸長率。表征了鋼材的塑性變形能力。越大越好。 2.冷彎性能。冷彎性能指鋼材在常溫下承受彎曲變形的能力,它表征在惡劣變形條件下鋼材的塑性,試件按規定條件彎曲,若彎曲處的外表面無裂斷、裂縫或起層,即認為冷彎性能合格。能揭示內應力,雜質等缺陷,可用于焊接質量的檢驗,能揭示焊件在受彎表面裂紋,雜質等缺陷。 3.沖擊韌性。沖擊韌性指鋼材抵抗沖擊載荷的能力。對直接承受動荷載而且可能在負溫下工作的重要結構,必須進行沖擊韌性檢驗。
2004考題.影響鋼材沖擊韌性的重要因素有( )。 A.鋼材化學成分 B.所承受荷載的大小 C.鋼材內在缺陷 D.環境溫度 E.鋼材組織狀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部县|
滁州市|
蚌埠市|
绥阳县|
台安县|
慈溪市|
米易县|
巩留县|
武义县|
罗平县|
南郑县|
庐江县|
龙门县|
凤山市|
财经|
历史|
格尔木市|
新河县|
大石桥市|
肥城市|
廉江市|
德保县|
广东省|
卢氏县|
开封市|
垦利县|
郎溪县|
射阳县|
康平县|
巴里|
南汇区|
铁力市|
鸡西市|
贺兰县|
邓州市|
涿鹿县|
马边|
威信县|
湖北省|
收藏|
康定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