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對比+習題練習一起拿下2023年財務管理易混淆考點:預算的編制方法,考試不丟分!建議大家點擊側邊收藏此新聞,時時學習!
★更多精品文章:敬請關注收藏中級會計學霸君“搬磚工的逆襲”個人主頁!
備考資料>>【會計實務153個考點】【財務管理58個考點】【經濟法105個考點】
增量預算法 | 零基預算法 | |
含義 | 以歷史期實際經濟活動及其預算為基礎,結合預算期的變動情況,通過調整歷史期經濟活動項目及金額形成預算。 | 企業不以歷史期經濟活動及其預算為基礎,以零為起點,從實際需要出發分析預算期經濟活動的合理性,經綜合平衡,形成預算。 |
特點 | (1)編制遵循如下假定 ①現有業務活動合理,不需要進行調整; ②現有各項業務的開支水平合理,在預算期予以保持; ③以現有業務活動和各項活動的開支水平,確定預算期各項活動的預算數。 (2)缺點 可能導致無效費用開支無法得到有效控制,使得不必要開支合理化,造成預算上的浪費。 | (1)優點 ①以零為起點編制預算,不受歷史期經濟活動中的不合理因素影響,能夠靈活應對內外環境的變化,預算編制更貼近預算期企業經濟活動需要; ②有助于增加預算編制透明度,有利于進行預算控制。 (2)缺點 ①預算編制工作量較大、成本較高; ②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受企業管理水平和相關數據標準準確性影響較大。 |
固定預算法 | 彈性預算法 | |
含義 | 固定預算法又稱靜態預算法,是指以預算期內正常的、最可實現的某一業務量水平為固定基礎,不考慮可能發生的變動的預算編制方法。 | 彈性預算法又稱動態預算法,是指企業在分析業務量與預算項目之間數量依存關系的基礎上,分別確定不同業務量及其相應預算項目所消耗資源的預算編制方法。 |
特點 | ①適應性差。 ②可比性差。 | (1)優點 考慮了預算期可能的不同業務量水平,更貼近企業經營管理實際情況。 (2)缺點 ①編制工作量大; ②市場及其變動趨勢預測的準確性、預算項目與業務量之間依存關系的判斷水平等會對彈性預算的合理性造成較大影響。 |
其中彈性預算法又分為公式法和列表法兩種具體方法:
公式法 | 列表法 | |
含義 | ①公式法是運用總成本性態模型,測算預算期的成本費用數額,并編制成本費用預算的方法。 ②計算公式:某項預算成本總額==固定基數+與業務量相關的彈性定額×預計業務量(y=a+bx) | 列表法是指企業通過列表的方式,在業務量范圍內依據已劃分出的若干個不同等級,分別計算并列示該預算項目與業務量相關的不同可能預算方案的方法。 |
優點 | ①便于在一定范圍內計算任何業務量的預算成本,可比性和適應性強。 ②編制預算的工作量相對較小。 | ①不管實際業務量多少,不必計算即可找到與業務量相近的預算成本; ②混合成本中的階梯成本和曲線成本,可按總成本性態模型計算填列,不必用數學方法修正為近似的直線成本。 |
缺點 | ①按公式進行成本分解比較麻煩,對每個費用子項目逐一進行成本分解,工作量很大。 ②對于階梯成本和曲線成本只能先用數學方法修正為直線,才能應用公式法。 ③必要時,還需在“備注”中說明適用不同業務量范圍的固定費用和單位變動費用。 | 評價和考核實際成本時,往往需要使用插值法來計算“實際業務量的預算成本”,比較麻煩。 |
定期預算法 | 滾動預算法 | |
含義 | 定期預算法是指在編制預算時,以固定會計期間(如日歷年度)作為預算期的一種預算編制方法。 | 滾動預算法是指企業根據上一期預算執行情況和新的預測結果,按既定的預算編制周期和滾動頻率,對原有的預算方案進行調整和補充、逐期滾動、持續推進的預算編制方法。 |
特點 | (1)優點 ①能夠使預算期間與會計期間相對應; ②便于將實際數與預算數進行對比; ③有利于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分析和評價。 (2)缺點 執行一段時期后,往往使管理人員只考慮剩下時間的業務量,導致一些短期行為的出現。 | (1)優點 通過持續滾動預算編制、逐期滾動管理,實現動態反映市場、建立跨期綜合平衡。 (2)缺點 ①預算滾動的頻率越高,對預算溝通的要求越高,預算編制的工作量越大。 ②過高的滾動頻率容易增加管理層的不穩定感,導致預算執行者無所適從。 |
1、(判斷題)與增量預算法相比,采用零基預算法編制預算的工作量較大、成本較高。( )
2、(判斷題)相對于彈性預算,固定預算以事先確定的目標業務量作為預算編制基礎,適應性比較差。( )
3、(單選題)某公司按彈性預算法編制銷售費用預算。已知預計業務量為5萬小時,單位變動銷售費用為1.5元/小時,固定銷售費用總額為30萬元,則按預計業務量的80%編制的銷售費用預算總額為( )萬元。
A.30
B.7.5
C.36
D.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