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短裙挺进太深了h女友,国产亚洲精品久久777777,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233網校>中級會計師考試>考試指導>考試教材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教材《中級會計實務》科目答疑(五)

來源:全國會計資格評價網 2012年10月21日

問題1、《中級會計實務》教材第57頁,[例5-3]中“并于20×8年確認對B公司投資收益1 500 000元……B公司并未分派現金股利或利潤”那是不是應該確認“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損益調整”呢?

解答:本例應在20×8年確認“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損益調整 1 500 000”,同時將對B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由“90 000 000元(40 000 000 + 50 000 000)”改為“91 500 000元(41 500 000 + 50 000 000)”。

本例的目的在于說明在通過多次交換交易分步取得股權實現企業合并的情況下,在個別財務報表中對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

在個別財務報表中,分步實現企業合并所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等于購買日之前所持被購買方的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與購買日新增投資成本之和。

在本例中,A公司在20×8年確認對B公司的投資收益1 500 000元,在20×8年應作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損益調整 1 500 000

  貸:投資收益——B公司 1 500 000

同時,由于B公司未分派現金股利或利潤,因此,A公司對B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在20×8年12月31日的賬面價值或賬面余額為41 500 000元(40 000 000 + 1 500 000)。

20×9年又新增對B公司長期股權投資成本50 000 000元,因此,在個別財務報表中,A公司通過兩次交易對B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的比例達到60%,從而實現對B公司的企業合并,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為91 500 000元(41 500 000 + 50 000 000)。

問題2、《中級會計實務》教材第64頁,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逆流交易為“借:長期股權投資,貸:存貨”,而第348頁逆流交易為“借:營業收入,貸:營業成本”。因此,是否應將“貸:營業成本”改為“貸:存貨”?

解答:教材中兩處的會計處理都正確,兩者都提及合并財務報表和逆流交易,但屬于兩個完全不同的交易和事項,因此不存在不一致的情況。

教材第64頁是針對權益性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在合并財務報表(但不意味著存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需編制合并財務報表)中列示的會計處理問題。在合并財務報表中,對于企業(即母公司)持有的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一方面在合并資產負債表中需反映在“長期股權投資”項目之中,另一方面在合并利潤表中需反映在“投資收益”項目之中。因此,在存在逆流交易(即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向投資企業出售資產的交易)時,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產生的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在投資企業的合并財務報表中體現在投資企業持有資產(如存貨)的賬面價值中,即投資企業因逆流交易所持有資產價值中包含有未實現的利潤,從而高估了存貨的價值,應抵銷這部分價值,從而沖減存貨的價值,同時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價值。

教材第348頁是針對在合并財務報表中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內部交易抵銷的會計處理問題。在合并財務報表中,母公司和所有子公司共同構成了合并財務報表的報告主體(即企業集團),可以理解為母公司和子公司均為企業集團內設部門,因此,母公司與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交易均屬于企業集團的內部交易,由此所產生的資產實質上只是位置發生了變化,其價值不應當發生變化。據此,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發生的銷售,無論是母公司向子公司銷售(順流交易)還是子公司向母公司銷售(逆流交易)都應當進行全額抵銷而不是部分抵銷(相比較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的順流逆流交易而言)。

問題3、《中級會計實務》教材第91頁,[例7-1]中固定資產是交增值稅,而第93頁,[例7-2]中固定資產為何交營業稅?

解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2008年11月20日在其門戶網站對增值稅轉型改革的政策解讀:現行增值稅征稅范圍中的固定資產主要是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工具、器具,因此,轉型改革后允許抵扣的固定資產仍然是上述范圍。房屋、建筑物等不動產不能納入增值稅的抵扣范圍。 

教材第91頁[例7-1]中固定資產是生產經營用設備,應納入增值稅的抵扣范圍;而第93頁[例7-2]中固定資產是寫字樓,不應納入增值稅的抵扣范圍。

問題4、《中級會計實務》教材第94頁,[例7-3]乙公司會計處理是否應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丙公司 3 780 000

  累計攤銷 600 000

  貸:無形資產 4 2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180 000

請問:乙公司為什么要確認營業外支出180 000元?是否應以賬面價值計量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應當換成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均不確認損益?

解答:你的理解是正確的,本例中乙公司的賬務處理應改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丙公司 3 780 000

  累計攤銷 600 000

  貸:無形資產——專利權 4 2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180 000

問題5、《中級會計實務》教材135頁與第143頁都是明示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利息為什么不以復利計算?財務管理中單利終值系數是1/(1+n×i),是否應該是(5×59 000+1 250 000)/(1+5×i)=1 000 000,計算得i=10.9%?

解答:本例中,由于假定甲公司購買的A公司債券到期一次還本付息,且利息不是以復利計算,因此,甲公司每一期應享有的債券利息為59 000元,但這些利息統一在2×13年12月31日與本金1 250 000元一并收到,即在2×13年12月31日,甲公司將一次性取得現金合計為1 545 000元。因此,本例應主要解決的是使2×13年12月31日1 545 000元的現值等于20×9年1月1日支付的現金1 000 000元的折現率問題,實際上是確定復利現值系數,適用的計算公式為: P = F×(1+r)-n

問題6、《中級會計實務》教材第147頁,[例9-8]把攤余成本改為108.21元后的分錄麻煩老師給做一下。

解答:假定攤余成本為108.21元,其他條件不變,甲公司的相關賬務處理如下:

(1)20×9年1月1日,出售B公司債券20 000份

借:銀行存款 2 020 000

  投資收益——B公司債券 144 200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B公司債券——成本 2 00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B公司債券——利息調整164 200

(2)20×9年1月1日,將剩余的80 000份B公司債券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B公司債券—成本 8 080 0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公允價值變動

      ——B公司債券 576 800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B公司債券—成本 8 00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B公司債券—利息調整 656 800

問題7、《中級會計實務》教材第154頁,[例9-10]中的(5)投資收益113 571元,是否應按750 000+49 610-700 000做攤余成本?減值后是否按公允價值加利息調整做攤余成本?為何按原來的攤余成本算利息費用?

解答:在實際利息收入的確認和計量上是基于實際利率r保持不變(在本例中為10%)而進行的會計處理,如果根據債券的公允價值不斷調整攤余成本,則會導致實際利率也應作相應調整,從而使得會計處理非常復雜。

問題8、《中級會計實務》教材第154頁,[例9-10](4)(5)(6)的2×11年12月31日實際利息收入的確認,是否按750 000×10%=75 000(元)來計算的?請解釋。

解答:第(4)筆賬務處理中實際利息收入的金額不應按債券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計算,是因為債券的公允價值不同于債券的攤余成本,其實際利息收入的金額應采用實際利率法按照攤余成本進行計算確定。

問題9、《中級會計實務》教材第172頁[例10-4]企業在計算20×7年應確認的服務費用和資本公積為(20-2-0)×200 000×5.4×1/2=9 720 000。請問:年數從20×7年到20×9年,第一年20×7年的基數是否應乘以1/3,而教材中是乘以的1/2,如何解釋?20×7年確認的費用是否應為(20-2-0)×200 000×5.4×1/3=6 480 000?

解答:企業在計算20×7年應確認的服務費用和資本公積,其金額確定時乘以1/2而不是1/3,其原因在于:本例中假定“20×7年甲公司凈利潤增長率為16%,有2名激勵對象離開,但甲公司預計20×8年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20×8年12月31日有望達到可行權條件。另外,企業預計20×8年沒有激勵對象離開企業。”因此,在計算時應先考慮兩年時間。

問題10、《中級會計實務》教材第238頁,[例14-14]最后一行的會計分錄中銀行存款金額是否有誤?應為834 000?

解答:假定甲公司在收到剩余貨款時,銷售該批商品的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增值稅稅額為340 000元。即余款800 000元和增值稅額340 000元合計1 140 000元一并收到。

問題11、《中級會計實務》教材第288頁,[例15-13]應納稅所得額=12 000 000+600 000+2000 000-1 000 000+1 000 000+300 000=14 900 000元 ,為什么不減600 000元,依題意可確認資產賬面價值(6 000 000-6 000 000×20%)〈 計稅基礎(6 000 000-6 000 000×10%),則為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為什么不在會計利潤的基礎上調減而是調增呢?

解答:該題目的條件是固定資產在會計處理上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而稅法要按直線法計提折舊,因此,該項固定資產20×8年在會計上比稅法上多提了600 000元折舊,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應予以調增從而交納所得稅,或者不允許在20×8年的稅前扣除1 200 000元折舊費,只能扣除600 000元折舊費,把不得扣除的另外600 000元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中,因此在是在會計利潤上的調增而不是調減,或者可理解為在固定資產折舊上會計利潤小于應納稅所得額。

相關推薦: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教材全面上市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大綱
熱點報考: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時間:10月27-28日

考試大全新推出考試應用平臺>>
在線模場章節練習報考訂閱免費課程你問我答每日一練
如果有什么不懂,歡迎進入初級會計職稱考試討論小組,這里有專門老師為大家答疑

相關閱讀
最近直播往期直播

下載APP看直播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州省| 东乌珠穆沁旗| 江川县| 赤城县| 会泽县| 柯坪县| 长子县| 神农架林区| 黔南| 观塘区| 青海省| 财经| 西乌| 定边县| 惠水县| 临澧县| 三门峡市| 汶上县| 辽阳县| 英吉沙县| 陇西县| 江安县| 峡江县| 额尔古纳市| 徐闻县| 龙游县| 奉新县| 曲靖市| 友谊县| 安龙县| 确山县| 买车| 余干县| 天津市| 怀化市| 乌拉特中旗| 囊谦县| 建阳市| 铜川市| 大冶市| 九龙坡区|
登錄

新用戶注冊領取課程禮包

立即注冊
掃一掃,立即下載
意見反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