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根據《民法通則》規定,下列選項中,適用于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的情形有( )。
A、延付租金的
B、身體受傷害要求賠償的
C、拒不履行買賣合同的
D、寄存財物損毀的
答案:C
解析:ABD均適用于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的情形
9、下列選項中,其中不正確的是( )。
A、經濟法主體必須具備經濟法上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
B、行為能力的實現是以具有權利能力為前提的
C、法人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均隨法人的成立而產生
D、對自然人而言,有權利能力,就一定具備行為能力
答案(暫無)
解析:(1)對自然人而言,有權利能力,不一定就有行為能力;(2)在一定特定的經濟法律關系中,公民的權利能力還須依法取特定資格后方才具備。
10、根據《仲裁法》的規定,下列各項中,不正確的是( )。
A、仲裁實行自愿原則
B、當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定的,對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C、仲裁實行地域管轄
D、仲裁不實行級別管轄
答案:C
解析:訴訟實行地域管理轄和級別管轄;仲裁不實行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
11、行政法規的制定部門是(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國務院
C、國務院部委
D、國務院直屬機構
答案:B
解析:法規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
12、指出下列各項中哪個屬于法律事實中事件的范圍( )
A、經濟管理行為
B、簽訂合同
C、戰爭
D、擅自發行股票
答案:C
解析:法律事實是指由法律規范所規定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現象。其分類包括事件和行為兩大類。事件是指不以當事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能引起經濟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現象。它包括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戰爭屬于事件中的社會現象。
13、經濟法主體資格可以通過( )方式取得。
A、行政計劃
B、授權
C、援助
D、繼承
答案:B
解析:經濟法主體資格可以通過授權方式取得。
14、對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申請執行的期限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開始計算,如雙方均為法人,該期限為( )。
A、3個月
B、6個月
C、1年
D、2年
答案:B
解析:雙方當事人或者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申請執行的期限是1年;雙方當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執行的期限為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