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
1.民族自治地方有關調整經濟關系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也是我國經濟法的淵源之一。()
2.規章包括國務院部門規章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法規制定的地方政府規章。()
3.甲、乙雙方簽訂一份加工承攬合同,由甲為乙加工一批化妝品,由此形成的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是甲方提供的加工化妝品的勞務。()
4.專利權既可以作為經濟法律關系的內容,也可以作為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
5.只有合法行為可以引起經濟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和消滅。()
6.停止侵害;排除防礙;賠償損失;修理、重作、更換;恢復名譽都是屬于民事責任的范圍。()
7.甲企業授權代理人A購買設備,授權價格為100萬元以下,同時,乙企業也授權代理人A為其銷售同樣的設備,授權價格為高于50萬,于是代理人A分別代表甲和乙簽訂了買賣設備的合同。A的行為屬于濫用代理權的行為。()
8.對稅務機關作出的給予其員工撤職處分決定不服的,屬于行政復議范圍()。
9.兩企業簽訂了一份買賣合同,同時也簽訂了一份仲裁協議,后來因為該合同違反法律而被宣告無效。既然合同無效了,那么合同中的仲裁協議也因此無效。( )
10.甲、乙兩公司在買賣合同中約定了仲裁條款。在該合同履行過程中,雙方發生糾紛后,甲公司向法院提起了訴訟,法院受理了甲公司的訴訟。乙公司在法院首次開庭前向法院提交了仲裁協議。此時,法院應該與仲裁委員會協商案件管轄權后決定是否繼續審理。()
11.2005年10月1日,某行政機關對A公司做出吊銷營業執照的決定,并于當日以信函方式寄出,A公司于10月5日收到該信函。根據我國《行政復議法》的規定,A公司對行政機關的決定不服,那么可以在10月1日起60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
12.申請行政復議的方式必須采用書面形式。()
13.A公司與甲公民因房地產買賣發生的糾紛經人民法院審理作出判決,判決A公司于判決書生效之日起10日內支付合同約定的違約金,但A公司拒絕履行。甲公民可以從判決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1年內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14.甲公司與乙銀行訂立一份借款合同,甲公司到期未還本付息,但銀行并沒有發出通知要求甲公司支付。乙銀行于還本付息期屆滿后1年零6個月時才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甲公司償還本金、支付利息并承擔違約責任。乙銀行提起的訴訟將喪失勝訴權。()
15.甲、乙的房屋租賃合同期限為2005年9月1日至2006年8月31日,約定租賃期屆滿時一次支付租金,2006年8月31日,甲明確告知乙,其因經濟困難不能支付到期租金。那么乙請求人民法院保護其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是自2006年8月31日起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