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
第一大題單項選擇題
1.甲公司20×7年12月31日庫存X模具1萬件,單位成本為200元。20×7年12月31日,X模具市場售價為每件180元,銷售該模具預計每件將發生運雜費等相關費用1元。12月31日,甲公司和乙公司簽訂有一份不可撤銷的銷售X模具合同,合同銷售數量為5000件,合同價格為每件190元,供貨日期為20×8年1月5日。假定不考慮相關稅費,此前該模具未計提減值準備,2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對該模具應確認的減值損失為()。
A.10.5萬元B.11萬元C.16萬元D.21萬元
【答案】C
【解析】該商品簽訂了銷售合同,合同數量小于庫存數量,應當分別計算有合同的可變現凈值和沒有合同的可變現凈值,分別確定有合同的和沒有合同的是否發生了減值:有合同的部分的可變現凈值=5000×(190—1)=94.5(萬元),其成本為100萬元,應確認的減值損失為5.5(萬元);沒有合同的部分的可變現凈值=5000×(180—1)=89.5(萬元),其成本為100萬元,應確認的減值損失為10.5(萬元),合計應確認的減值損失16萬元。注意:不能把有合同的和沒有合同的合在一起計算確定是否發生了減值。
2.甲公司的記賬本位幣為人民幣。20×7年12月10日以每股1.8美元的價格購入乙公司50000股B股股票,當日即期匯率為1美元=7.6元人民幣。甲公司將購入的上述股票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20×7年12月31日,乙公司B股股票收盤價為每股1.5美元,當日即期匯率為1美元=7.7元人民幣。假定不考慮相關稅費,20×7年12月31日因持有該股票應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金額是(??)。
A.10.65萬元B.11.25萬元C.11.40萬元D.11.55萬元
【答案】A
【解析】應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金額=(1.8×5×7.6)-(1.5×5×7.7)=10.65(萬元)。實質上意味著: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外幣,匯率變動對其影響,一并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3.20×6年12月28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項融資租賃合同,從乙公司租入一套全新設備,租賃期為3年,自20×7年1月1日起租,年利率為8%,自租賃期開始日起每年年末支付租金50萬元。該設備預計使用年限為4年,租賃開始日公允價值為125萬元。甲公司在租賃談判和簽訂合同過程中發生可歸屬于租賃項目的律師費用5萬元。已知(P/A,8%,3)=2.5771,甲公司租入該設備的入賬價值為(??)。
A.125萬元B.128.86萬元C.130萬元D.133.86萬元
【答案】C
【解析】融資租入固定資產,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兩者中較低者,加上初始直接費用確認固定資產的初始成本。500000×(PA,8%,3)=1288550;1288550>125萬元,所以,甲公司租入該設備的入賬價值為125萬元+5萬元=130萬元。
4.下列有關金融資產期末計價的表述中,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的是(??)。
A.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的債券已計提的減值準備轉回時,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B.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低于其賬面價值的差額,應當確認為減值損失
C.持有至到期投資賬面價值高于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差額,應當確認為減值損失
D.當期購入的可供出售權益工具賬面價值低于其公允價值的差額,應當確認為資本公積
【答案】B
【解析】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低于其賬面價值的差額,應當確認為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5.下列有關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以轉讓存貨作為合并對價的,應以轉讓存貨的公允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B.以轉讓固定資產作為合并對價的,應以轉讓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C.以發行股份作為合并對價的,應按合并日享有被合并方賬面凈資產的份額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D.以支付現金作為合并對價的,應按合并日享有被合并方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答案】C
【解析】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為合并日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
6.20×6年12月28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項融資租賃合同,從乙公司租入一套全新設備,租賃期為3年,自20×7年1月1日起租,年利率為8%,自租賃期開始日起每年年末支付租金50萬元。該設備預計使用年限為4年,租賃期開始日公允價值為125萬元。甲公司在租賃談判和簽訂合同過程中發生可歸屬于租賃項目的律師費用5萬元。(P/A,8%,3)=2.5771,甲公司租入該設備的入賬價值為(????)。
A.125萬元B.128.86萬元C.130萬元D.133.86萬元
【答案】C
【解析】500000×(PA,8%,3)=1288550;1288550>125萬租入該設備的入賬價值=125萬+5萬=130萬元。
7.企業處置一項以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實際收到的金額為100萬元,投資性房地產的賬面余額為80萬元。其中成本為70萬元,公允價值變動為10萬元。該項投資性房地產是由自用房地產轉換的,轉換日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的差額為10萬元。假設不考慮相關稅費,處置該項投資性房地產的凈收益為( )萬元。
A.30B.20C.40D.10
【答案】A
【解析】計入其他業務收入的金額為110(含實際收到的金額和在處置時將轉換日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的差額10萬元轉入其他業務收入的部分)萬元,計入其他業務成本的金額為80萬元,所以處置凈收益為110-80=30(萬元)。
8.甲公司2007年1月1日,購入面值為100萬元,年利率為4%的A債券,取得價款是104萬元(含已宣告尚未發放的利息4萬元),另外支付交易費用0.5萬元。甲公司將該項金融資產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2007年1月5日,收到購買時價款中所含的利息4萬元,2007年12月31日,A債券的公允價值為106萬元,2008年1月5日,收到A債券2007年度的利息4萬元,2008年4月20日甲公司出售A債券,售價為108萬元。甲公司出售A債券時確認投資收益的金額為( )萬元。
A.2B.11.5C.8D.1.5
【答案】C
【解析】“投資收益”科目反映原始取得成本(初始計量金額)與出售所得款項之間的差額。如果本題目其他條件不變,將最后的要求改為計算甲公司持有該交易性金融資產累計的損益,即:甲公司持有過程中的累計損益=-0.5+6+4+2=11.5(萬元),故應選B選項。
9.2006年1月1日,甲公司購買了一項債券,剩余年限5年,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買價(公允價值)為90萬元,交易費用為5萬元,每年末按票面利率可獲得固定利息4萬元。該債券在第五年末兌付(不能提前兌付)時可得本金110萬元,債券實際利率為6.96%,該債券2007年年末的攤余成本為( )萬元。
A.94.68B.97.61C.92.26D.100.40
【答案】D
【解析】期末攤余成本
=期初攤余成本+(投資收益-應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發生的減值損失=期初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2006年年末攤余成本=95+(6.61-4)=97.61(萬元);2007年末攤余成本=97.61+(6.79-4)=100.40(萬元)。
10.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以8000萬元購入乙公司30%普通股權,確認為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賬面價值為26000萬元,公允價值為28000萬元,其差額均為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的差額,假定甲公司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剩余折舊年限為10年,預計凈殘值為0,乙公司2007年發生虧損2000萬元,分派上年度的現金股利300萬元,則甲公司2007年末該項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為( )萬元。
A.7310B.7370C.7400D.7650
【答案】D
【解析】計入投資收益的金額不是直接按照其虧損額確認投資方的投資損失,需要考慮投資時存在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不一致的情況下,需要將賬面價值調整為公允價值。2007年末發生虧損時,需要計算確認投資損失的金額,因為初始投資時存在公允價值和賬面價值的不同,所以需要將被投資的凈損失調整為公允價值下的凈損失。 [-2000-(28000-26000)/10]×30%=—660(萬元)
賬務處理為:
借:投資收益 660
貸:長期股權投資 660
分派股利的賬務處理為:
借:應收股利 90
貸:長期股權投資 90
所以2007年末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8400-660-90=7650(萬元)
11.甲公司用賬面價值為165萬元,公允價值為192萬元的長期股權投資和原價為235萬元,已計提累計折舊100萬元,公允價值128萬元的固定資產一臺與乙公司交換其賬面價值為240萬元,公允價值(計稅價格)300萬元的庫存商品一批,乙公司增值稅率為17%。乙公司收到甲公司支付的現金31萬元,同時支付相關費用10萬元。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情況下,乙公司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和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分別為( )萬元。
A.192和128B.198和132C.150和140D.148.5和121.5
【答案】B
【解析】換入資產入賬價值總額=300+51+10-31=330(萬元);長期股權投資公允價值所占比例=192/(192+128)=60%;固定資產公允價值所占比例=128/(192+128)=40%;則換入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330×60%=198(萬元);換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330×40%=13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