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中級經濟基礎》數字型考點總結
本資料按數字、時間集合近 3年高頻考點總結歸納。
第一章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考點 考點詳解
黨的十九屆 4 中全會
黨的十九屆 4 中全會的文件,指定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內涵》:
①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②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三章 生產和成本理論
考點 考點詳解
1937 科斯
(美)
《企業的本質》:(1)企業是為了節約市場交易費用或交易成本而產生的。企業的本質或者顯著特征是
作為市場機制或價格機制的替代物。
(2)交易成本的節約是企業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企業是市場交易費用節約的產物。
(3)導致市場機制和企業這兩種資源配置方式交易費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第七章 國民收入核算和簡單的宏觀經濟模型
考點 考點詳解
三種
形態
1.價值
形態
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超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
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住單位的增加值之和。
2.收入
形態
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創造并分配(創造原始收入)給常住單位和非常住單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計算方法:收入法增加值=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營業盈余
3.產品
形態
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最終使用的貨物和服務價值減去貨物和服務進口價值。
產品最終使用的去向:①用于最終消費②用于投資即資本形成(投資也叫資本形成)③用于出口。
(1)三部分計算公式: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凈出口
(1)四部分計算公式:GDP=C+I+G+(X-M)
式中:C 表示居民消費;I 表示投資;G表示政府購買;(X-M)表示凈出口(用出口減進口)。
三個
假設
指《凱恩斯消費理論》其理論是建立在三個假設(或三個前提)基礎上的:
(1)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①隨著收入的增長,消費隨之增長;②但消費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卻不斷減
少。一般來說, 0<邊際消費傾向<1。
(2)收入是決定消費的重要因素:凱恩斯消費函數:C=α+βY
α:必不可少的自發消費部分
β:邊際消費傾向,0<β<1
βY:由收入引致的消費
消費等于自發消費和引致消費之和。
(3)平均消費傾向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減少:平均消費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 1。邊際消費傾向小于平
均消費傾向。
第八章 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理論
查看全文,請先下載后再閱讀
*本資料內容來自233網校,僅供學習使用,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
免費領精品資料
掌握考情信息
知曉資料更新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