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共37章的內容,分為六個模塊,分別是:經濟學基礎、財政、貨幣與金融、統計、會計、法律。涉及的知識廣泛,考核全面。如果考生學習時間較短,可以利用小編整理的《經濟基礎知識》高頻考點,進行短時速記,直擊重點。以下為經濟基礎知識第二章高概率常考點,希望大家要認真記憶!>>講師解密核心考點+零風險過關<<
第二章 消費者行為分析
高頻考點:效用理論
概念 | 含義 |
經濟人假設
| 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都是利己的,總是力圖以最小的經濟代價去獲得自己最大的經濟利益。這是分析消費者行為的前提,也是整個經濟學的一個基礎。 |
效用
| 指商品或者服務滿足人們某種欲望的能力,或者是消費者在消費商品或服務時所感受到的滿足程度 |
基數效用論
| 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絕對的效用量的大小,可以用基數,就是用1、2、3、4…這些絕對數值來衡量效用的大小。可以運用邊際效用論來分析 |
序數效用論
| 消費者可以知道自己對不同消費組合的偏好次序,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這些表示次序的相對數值來衡量效用。可以用無差異曲線和預算約束線來分析 |
總效用
| 指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內,從商品或服務的消費中得到的滿足程度的總和。也可以說是指消費者在一定時間內從若干數量的商品或服務的消費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總和 |
總效用函數:TU=?(Q),TU為總效用,Q為消費數量 | |
一般來說,總效用取決于消費數量的大小,在一定范圍內,消費數量越大,則總效用就越大 |
1.【例題】用效用理論分析消費者行為時,會假定消費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且是理性的,這一前提通常稱為()。
A.經濟人假設
B.邊際效用最大化理論
C.消費行為最優理論
D.消費者偏好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效用理論。在研究消費者行為時,我們需要假定,消費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這也就是所謂的經濟人假設。這個假設不僅是分析消費者行為的前提,也是整個經濟學的一個基礎。
2.【例題】下列效用理論中,認為可以用絕對數值的大小表示效用大小的是()。
A.序數效用論
B.總效用論
C.邊際效用論
D.基數效用論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基數效用論的概念。基數效用論認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絕對的效用量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