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經濟師備考時間已所剩不多,想要在最短的時間里有效掌握更多知識點,最好的辦法非做題莫屬!為了幫助廣大考生有效備考,小編特整理了2019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臨考沖刺題及答案,快來練習吧!
一、單項選擇題
1.政府為了保護農業生產者利益,對部分農業產品規定了保護價格。為了實施這種價格政策,應采取的相應措施是()。
A.取消農業稅
B.對城鎮居民實行糧食配給制
C.當市場上出現農產品過剩時進行收購
D.擴大農民家電消費
2.已知某種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系數是0.5,當價格為每臺30元時,其銷售量為1500臺。如果這種商品價格下降10%。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其銷售量是()臺。
A.950
B.1050
C.1000
D.1575
3.甲商品和乙商品的價格按相同比例上升,而收入不變,則預算線的變化是()。
A.不變
B.發生旋轉
C.向右上方平行移動
D.向左下方平行移動
4.某企業在短期內,當產量為3個單位時,總成本為2100元,當產量增長到4個單位時,平均總成本為562.5元,則該企業此時的邊際成本是()元。
A.100
B.200
C.150
D.250
5.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連續增加勞動的投入,當勞動的邊際產量為0時,則總產量()。
A.達到最小值
B.達到最大值
C.開始減少
D.出現負值
6.在完全壟斷市場上,生產者實施價格歧視的基本條件之一是必須有可能根據不同的()劃分出兩組或兩組以上的不同購買者。
A.需求收入彈性
B.供給價格彈性
C.需求價格彈性
D.需求交叉彈性
7.邊際物質產品(MPP)表示的是()。
A.增加單位要素投入所帶來的產量增量
B.增加單位要素使用所帶來的收益的增量
C.每增加一單位的要素投入所增加的價值
D.增加單位要素投入所帶來的成本增量
8.如果既定的配置狀態能夠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況下,通過資源重新配置使至少一個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這種資源重新配置被稱為()。
A.一般均衡狀態
B.帕累托最優
C.帕累托改進
D.瓦爾拉斯均衡狀態
9.根據科斯定理,可以通過市場機制解決外部性問題的前提是()。
A.財產權明確
B.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
C.財產權明確且交易成本足夠大
D.財產權明確且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
10.關于國內生產總值的說法,正確的是()。
A.從價值形態上看,國內生產總值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最終使用的貨物和服務價值減去貨物和服務進口價值
B.國內生產總值是收入概念
C.國內生產總值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D.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結果
11.關于投資乘數的說法,正確的是()。
A.投資乘數是平均儲蓄傾向的倒數
B.投資乘數是邊際儲蓄傾向的倒數
C.投資乘數是邊際消費傾向的倒數
D.投資乘數是平均消費傾向的倒數
12.如果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年均經濟增長率為8%,勞動增長率為2%,資本增長率為4%,勞動產出彈性和資本產出彈性分別為0.75和0.25,根據索羅余值法,在8%的經濟增長率中,技術進步的貢獻約為()。
A.2.0%
B.2.5%
C.5.5%
D.1.O%
13.如果經濟運行處在低谷時的經濟增長率為正值,即經濟總量GDP只是相對減少,而非絕對減少,通常將該經濟周期稱為()。
A.增長型周期
B.古典型周期
C.大循環
D.長波循環
14.作為宏觀經濟分析的重要工具,簡單的菲利普斯曲線是一條描述通貨膨脹率與()之間相互關系的曲線。
A.價格上漲率
B.失業率
C.人口增長率
D.稅收負擔水平
15.下列政府政策措施中,能對進口貿易產生限制作用的是()。
A.設定衛生檢驗標準
B.直接補貼
C.出口信貸
D.限制傾銷
16.下列生產方式中,屬于公共物品典型生產方式的是()。
A.特許經營
B.私人經營
C.社會組織生產
D.政府生產
17.我國中央財政不斷加大對中西部地區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逐步縮小地區間基本公共服務差距,這是財政履行()職能的體現。
A.經濟發展
B.經濟穩定
C.市場維護
D.收入分配
18.由于手中的一票對于選舉結果無足輕重,即使擁有必要的信息,選民也不愿意投入精力和時間,他們不會好好利用這些信息。這指的是政府失靈表現中的()現象。
A.選民“理性的無知”
B.選民“理性的非理性”
C.選民“非理性的理性”
D.選民“非理性的無知”
19.“財政支出數量的變化,是隨著不同時期財政支出作用的變化而變化”,這一結論來自于()。
A.馬斯格雷夫提出的經濟發展階段增長理論
B.瓦格納提出的政府活動擴張法則
C.鮑莫爾提出的非均衡增長理論
D.皮考克和魏斯曼提出的梯度漸進增長理論
20.國家通過各種形式,從國民經濟收支環流中截取并運用的資金占國民經濟總量的比重稱為()。
A.信貸計劃
B.宏觀稅負
C.財政支出
D.財政預算
2.D【解析】本題考查需求價格彈性。需求價格彈性系數=需求量的相對變動/價格的相對變動,需求量的相對變動=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價格的相對變動=0.5×10%=5%,由于價格與需求量反方向變動,即價格下降10%,銷售量增加了5%。原來的銷售量為1500臺,提高5%,則銷售量=1500×(1+5%)=1575(臺)。
3.D【解析】本題考查相對價格變動對預算線的影響。兩種商品的價格同比例同方向變動,并不會改變預算線的斜率,只會導致預算線發生平移。如果價格同比例上升,表示消費者的全部收入用來購買其中任何一種商品的數量減少,預算線向左下方平行移動。同理,如果價格同比例下降,預算線向右上方平行移動。
4.C【解析】本題考查邊際成本。邊際成本是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時總成本的增加額。邊際成本=562.5×4-2100=150(元)。
5.B【解析】本題考查邊際產量與總產量的關系。當邊際產量等于0時,總產量達到最大值。
6.C【解析】本題考查價格歧視的基本條件。實行價格歧視的一個基本條件是必須有可能根據不同的需求價格彈性劃分出兩組或兩組以上的不同購買者。
7.A【解析】本題考查生產者使用生產要素的原則。邊際物質產品(MPP)表示增加單位要素投入所帶來的產量增量。
8.C【解析】本題考查帕累托改進的概念。帕累托改進是指如果既定的配置狀態能夠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況下,通過重新配置資源,使得至少有一個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
9.D【解析】本題考查政府對市場的干預。關于科斯定理,通常的說法是:只要財產權是明確的,并且交易成本為零或很小,那么,無論在開始時將財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
10.C【解析】本題考查國內生產總值的含義。選項A錯誤,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其中,從產品形態看,國內生產總值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最終使用的貨物和服務價值減去貨物和服務進口價值。選項BD錯誤,國民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是不同的概念,國民生產總值又稱國民總收入,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結果。國民收入是一個收入概念,而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生產概念。
11.B【解析】本題考查投資乘數。投資乘數是邊際儲蓄傾向的倒數。
12.C【解析】本題考查經濟增長。GA=GY-AgL-βGK=8%-2%×0.75-4%×0.25=5.5%。
13.A【解析】本題考查經濟周期。增長型周期:處于低谷時的經濟增長率為正值,即經濟總量GDP只是相對減少,而非絕對減少。
14.B【解析】本題考查菲利普斯曲線。簡單的菲利普斯曲線是一條描述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之間的相互關系的曲線。
15.A【解析】本題考查國際貿易政策。政府對進口貿易的干預主要采取關稅限制和非關稅限制兩種方式。選項A屬于非關稅限制。選項BCD屬于對出口貿易進行的干預。
16.D【解析】本題考查公共物品的生產。政府生產和合同外包是公共物品的兩種典型的生產方式。
17.D【解析】本題考查財政的基本職能。財政實現收入分配職能的機制和手段之一是發揮財政轉移支付作用。通過財政轉移支付對收入進行再分配,是將資金直接補貼給地區和個人,有明確的受益對象、受益范圍和政策選擇性,對改變社會分配不公的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18.B【解析】本題考查政府失靈。理性的非理性是指,正是由于手中的一票對于選舉結果無足輕重,即使擁有必要的信息,選民也不愿意投入精力和時間,他們不會好好利用這些信息。
19.A【解析】本題考查財政支出規模增長理論。馬斯格雷夫提出的經濟發展階段增長理論認為,財政支出數量的變化,是隨著不同時期財政支出作用的變化而變化。
20.B【解析】本題考查財政集中度與宏觀稅負。所謂財政集中度,也稱為宏觀稅負,是指國家通過各種形式,從國民經濟收支環流中截取并運用的資金占國民經濟總量的比重。
二、多項選擇題
1.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關于需求價格彈性和總銷售收入的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有()。
A.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大于1,產品價格降低時,會使生產者的銷售收入增加
B.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小于1,產品價格提高時,會使生產者的銷售收入減少
C.需求價格彈性系數等于1,產品價格提高時,不會影響生產者的銷售收入
D.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小于1,產品價格提高時,會使生產者的銷售收入增加
E.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大于1,產品價格提高時,會使生產者的銷售收入增加
2.關于壟斷競爭企業和完全壟斷企業需求曲線的說法正確的有()。
A.壟斷競爭企業的需求曲線也是市場需求曲線
B.完全壟斷企業的需求曲線也是市場需求曲線
C.壟斷競爭企業和完全壟斷企業,短期中都遵循利潤最大化原則
D.完全壟斷企業面臨的需求曲線比壟斷競爭企業面臨的需求曲線具有更大彈性
E.壟斷競爭企業和完全壟斷企業面臨的需求曲線都是向右下方傾斜的
3.關于生產要素市場理論的說法,正確的有()。
A.工資增加的替代效應表現為勞動供給增加
B.各種生產要素曲線都是后彎線
C.生產者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是聯合需求
D.完全競爭生產者的要素供給曲線為水平線
E.完全競爭生產者的要素需求曲線是向右下方傾斜的
4.關于公共物品與市場失靈的說法,正確的有()。
A.純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
B.準公共物品具有一定的擁擠性
C.公共物品的市場需求曲線是所有消費者沿需求量方向相加得到的
D.公共物品的消費容易產生“搭便車”現象
E.對于準公共物品可以通過市場機制來引導資源的配置
5.影響總需求變動的因素主要有()。
A.利率
B.生產成本
C.貨幣供給量
D.政府購買
E.稅收
6.經濟發展不僅包括經濟增長,還包括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的變化,這些變化具體包括()。
A.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B.城市化進程逐步推進
C.廣大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D.國民收入分配狀況逐步改善
E.生產規模不斷提高
7.關于價格總水平變動的經濟效應的說法,正確的有()。
A.實際利率是在貨幣購買力上升時的利率
B.在價格總水平上漲過程中,如果名義工資不提高或提高幅度低于價格上升幅度,實際工資就會下降
C.在名義利率不變時,實際利率與價格總水平呈反向變動
D.價格總水平的變動會在一定條件下影響匯率的變動
E.任何通貨膨脹都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
8.實施部門預算支出績效評價的原則包括()。
A.可比性原則
B.統一領導原則
C.分類管理原則
D.客觀公正原則
E.科學規范原則
9.關于稅制要素的說法,正確的有()。
A.納稅人只能是法人
B.納稅期限是稅法規定的納稅人發生納稅義務后向國家繳納稅款的期限
C.納稅地點和納稅義務發生地總是一致的
D.稅率是稅法規定的應征稅額與征稅對象之間的比例
E.課稅對象是不同稅種間相互區別的主要標志
10.政府預算的原則包括()。
A.年度性原則
B.完整性原則
C.公開性原則
D.經濟性原則
E.統一性原則
2.BCE【解析】本題考查壟斷競爭企業和完全壟斷企業需求曲線的異同點。壟斷競爭企業的需求曲線不是市場需求曲線,選項A錯誤。壟斷競爭企業面臨的需求曲線比完全壟斷企業面臨的需求曲線具有更大彈性,選項D錯誤。
3.ACDE【解析】本題考查生產要素市場理論。勞動的供給曲線是一條后彎線;土地的供給曲線是一條垂直線;資本的供給在短期內是垂直線,從長期來看是一條后彎線。選項B錯誤。
4.ABDE【解析】本題考查公共物品與市場失靈。公共物品的市場需求曲線是所有消費者需求曲線沿價格方向縱向相加得到的,選項C錯誤。
5.ACDE【解析】本題考查影響總需求變動的因素。影響總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利率;貨幣供給量;政府購買;稅收;預期;價格總水平。選項B是影響總供給變動的因素。
6.ABCD【解析】本題考查經濟發展。經濟發展不僅包括經濟增長,而且還包括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的變化。這些變化包括: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城市化進程的逐步推進、廣大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國民收入分配狀況的逐步改善。
7.BCD【解析】本題考查價格總水平變動的經濟效應。選項A錯誤,實際利率是扣除了價格總水平變動影響因素的利率,也可以就是在貨幣購買力不變時的利率。選項E錯誤,說法太絕對。輕度的通貨膨脹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而嚴重的通貨膨脹則不利于經濟增長。
8.BCDE【解析】本題考查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實施部門預算支出績效評價的原則包括:統一領導原則;分類管理原則;客觀公正原則;科學規范原則。選項A屬于選擇績效評價指標的原則。
9.BDE【解析】本題考查稅制要素。納稅人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法人,選項A錯誤。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納稅地點和納稅義務發生地是不一致的,如與總公司不在同一地點的分公司的利潤在總公司匯總納稅,選項C錯誤。
10.ABCE【解析】本題考查政府預算的原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所接受的預算原則主要有:完整性原則、統一性原則、可靠性原則、合法性原則、公開性原則和年度性原則。
下載233網校APP——中級經濟師——題庫——做題,包括章節練習、每日一練、模擬試卷、歷年真題、易錯題等,可隨時隨地刷題。【在線做題>>】【下載APP掌上刷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