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 B 本題考查單利計息的終值。I=P×r×n=10000×6%×2=1200,本利和=10000+1200=11200元。所以,本題答案為B。
2、【答案】 B 本題考查利率的風險結構。各種債券工具由于交易費用、償還期限、是否可轉換等條件的不同,變現所需要的時間或成本也不同,流動性就不同。
3、【答案】 A 本題考查預期理論的觀點。預期理論認為到期期限不同的債券之所以具有不同的利率,在于在未來不同的時間段內,短期利率的預期值是不同的。
4、【答案】 C 本題考查流動性偏好理論的相關知識。A項不應該是投資動機而是投機動機;B項流動性偏好認為貨幣供給是由中央銀行直接控制的;D項L2(i)是利率i的減函數。
5、【答案】 B 本題考查到期收益率的計算。設到期收益率為x,則 900×(1+x)=1000,所以x=11.1%。
6、【答案】 B 本題考查實際收益率的概念。實際收益率是剔除通貨膨脹因素后的收益率。
7、【答案】 B 本題考查持有期收益率的計算。年利息=1000×10%=100元,(償還價格-買入價格)/買入債券到債券到期的時間=(1000-900)/3=33.33,持有期收益率=(33.33)/900=14.81%。
8、【答案】 D 本題考查債券定價。如果債券期限為永久性的,其價格確定與股票價格計算相同。P=(100×5%)/4%=125。
9、【答案】 C 本題考查對β值的理解。如果市場組合的實際收益率比預期收益率大Y%,則證券i的實際收益率比預期收益率大βi×Y%。
二、多項選擇題
1、【答案】 ACD 本題考查利率風險結構的影響因素。到期期限相同的債權工具利率不同是由三個原因引起的:違約風險、流動性和所得稅因素。違約風險影響著債權工具的利率;影響債權工具利率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債券的流動性;所得稅也是影響利率風險結構的重要因素。
2、【答案】 ABC 本題考查利率期限結構的理論。目前,主要有三種理論解釋利率的期限結構,即預期理論、分割市場理論和流動性溢價理論。
3、【答案】 ACE 本題考查債券價格的決定因素。債券在二級市場上的流通轉讓價格由債券的票面金額、票面利率、實際持有期限三個因素決定。
4、【答案】 BC 本題考查對β的理解。如果β=0,則不一定能代表證券無風險,而有可能是證券價格波動與市場價格波動無關。
5、【答案】 ABCD 本題考查期權定價理論的相關知識。根據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決定歐式看漲期權價格的因素主要有:標的資產的初始價格、期權執行價格、期權期限、無風險利率以及標的資產的波動率。
6、【答案】 ACD 本題考查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根據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先外幣,后本幣;先貸款,后存款;存款先大額長期、后小額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