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三 單一投資方案評價
(一)數額法
1.數額法相關概念
數額法也稱為絕對量值法,與數額法相關的概念:基準收益率、凈現值、凈年值、凈將來值。
概念比較
基準收益率
|
①是企業或部門所確定的投資項目最低可以接受的收益率 |
凈現值(NPV) |
是指開發項目在投資活動有效期內的凈現金流量.按預先規定的折現率或基準收益率,折算到開項目實施開始的基準年的代數和 |
凈年值(AW) |
是指開發項目在投資活動有效期內的凈現金流量按照設定的收益率或基準收益率換算成均勻的等額年值 |
凈將來值(FW) |
是將開發項目在投資活動有效期內的凈現金流量利用設定的收益率或基準收益率換算出未來某一時點(通常為投資活動有效期期末)的將來值的總和 |
【注意】
(1)凈現值是其中最基礎指標,其他兩個可以由凈現值推出。
(2)凈現值、凈年值、凈將來值三者一般不相等。
(3)三者中要有一個為零則全為零。
2.數額法的評價標準
(1)實質:根據基準收益率將投資方案的凈現金流量換算成凈現值或凈年值、凈將來值,然后按上述值是大于、等于或小于零來判斷方案是可以接受,還是不能接受。
(2)評價標準
■NPV≥0,說明方案正好達到預定的投資收益水平,或者尚有盈余,項目可以接受。
■NPV<0,說明方案達不到預定的收益水平,方案不可接受。
■多方案比較時,選擇NPV較大的項目。
【注意】
(1)NPV=0的方案也屬于可以接受的方案。
(2)三個指標,哪個方便即可應用哪個,結論相同。
(3)計算時必須事先給出基準收益率或設定的收益率來折現。
【例13·單選題】AB方案的凈現金流量如下表所示,則AB方案的凈現值分別為( )萬元。
年份 |
0 |
1 |
2 |
3 |
4 |
5 |
A方案凈現金流量 |
—1000 |
300 |
300 |
300 |
300 |
300 |
B方案凈現金流量 |
—1000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A.137.24,65.26
B.142.32,64.32
C.145.32,56.52
D.165.65,54.32
【答案】A
【解析】 NPVA=300(P/A,10%,5)-1000=137.24(萬元);
NPVB=100(P/F,10%,1)+200(P/F,10%,2)+300(P/F.10%,3)+400(P/F,10%,4)+500(P/F,10%,5)-1000=65.26(萬元)。
(二)比率法
1.比率法的評價指標——內部收益率
(1)概念
內部收益率:使投資方案各年現金流入量的總現值與各年現金流出量的總現值相等的折現率(NPV=0時的折現率)。
(2)實質:反映項目的盈利能力。
2.內部收益率的計算方法
(1)內部收益率函數是減函數,如下圖所示。

3.比率法的評價標準
(1)實質:利用內部收益率指標來評價項目;評價項目本身考慮了資金時間價值的收益能力(對應的靜態指標是投資利潤率)。
(2)判定標準:大于或等于基準收益率或設定的收益率,表明項目可接受;小于基準收益率或設定的收益率,則方案不可接受。
【注意】
(1)內部收益率評價的結論與數額法評價的結論一致(只要內部收益率大于基準收益率,凈現值就一定大于0)。
(2)對于單一的投資方案,數額法與比率法的結論是一致的。
4.內部收益率指標的適用說明
(1)方案凈收益類型截然不同時,不宜采用內部收益率而應采用凈現值。
(2)內部收益率可能出現多解或無解的情況。
(3)具有多個內部收益率的投資方案一般凈現值很小,可以直接將其排除。
凈現值NPV與內部收益率IRR的比較
區別 |
①經濟意義不同——NPV表示投資增值的現值,IRR表示項目內在的利潤率 |
原因 |
①項目投資規模不同 |
(三)期間法
1.期間法的評價指標——投資回收期
(1)實質:指以項目的凈收益抵償全部初始投資所需要的時間,用于衡量投資項目初始投資回收速度。
(2)計算方法:定性——用不等式確定范圍,或利用復利系數表查出大約的年份;定量——用公式計算。

2.投資回收期的運用
(1)實質:利用投資回收期進行項目評價。
(2)判定標準。
①投資回收期越短越好。
②投資回收期小于方案的壽命期限可接受。
③投資回收期比國家或企業規定的最大允許回收期短,可接受。
【注意】投資回收期指標僅表明投資得到補償的速度,并不能表明項目的優劣,因此不宜作為單獨的指標使用,只作為輔助性參考指標。
【例14·單選題】現有一筆10萬元的債務,若要求每年末償還3萬元,年利率為10%,則該債務可在( )年還清。已知(A/P,10%,4)=0.31547,(A/P,10%,5)=0.26338。
A.4~5
B.5~6
C.6~7
D.7~8
【答案】A
【解析】要求10萬元債務動態分攤到每年不超過3萬元,因此A=P×(A/P,10%,N)=10×(A/P,10%,N)=3;所以,(A/P,10%,N)=0.3;(A/P,10%,4)=0.31547>0.3>(A/P,10%,5)=0.26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