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制即所謂的公開管理原則,實質上是一種發行公司的財務公開制度,以美國聯邦證券法為代表。它要求發行證券的公司提供關于證券發行本身以及同證券發行有關的一切信息,以招股說明書為核心。
資本市場
資本市場是融通長期資金的市場。資本市場又可以進一步分為中長期信貸市場和證券市場。證券市場是資本市場的核心和基礎,是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增加資本
增加資本是指股份有限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增加公司的股份總數(簡稱增資)。增資的原因一般有籌措資金、擴大營業規模、增加項目投資等。公司增資的方式很多,常見的有發行新股,還有增加每股面值、公司債轉換為公司股份、公積金轉增資本、公司股東增資補充資本等等。
招股(配股)說明書
招股(配股)說明書是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票時就發行中的有關事項向公眾作出披露,并向特定或非特定投資人提出購買或銷售其股票的要約或要約邀請的法律文件。公司發售新股必須制作招股說明書,如果是初次發行,一般稱為招股說明書,如果是采用配股的方式發行新股,則稱為配股說明書。
招股說明書是發行人向特定的或非特定的投資人發出銷售某種股票的書面要約。發行人向社會公開募集股份,必須公告招股說明書。招股說明書應當符合《公司法》及有關法規的規定。全體發起人或者董事以及主承銷商應當在招股說明書中簽字,保證招股說明書沒有虛假、嚴重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并保證對其承擔連帶責任。
招股說明書概要
招股說明書概要是對招股說明書內容的概括,一般約1萬字,由發行人編制,隨招股說明書一起報送批準后,在承銷期開始前2至5個工作日,在至少一種由證監會指定的全國性報刊上及發行人選擇的其他報刊上刊登,供公眾投資者參考的關于發行事項的信息披露法律文件.招股說明書概要應簡要提供招股說明書的主要內容,但不得誤導投資者。
折價發行
折價發行是證券發行價格的一種,即證券以低于面值的價格發行。
重大訴訟事項
重大訴訟事項是指對發行人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聲譽、業務活動、未來前景等可能產生較大影響的訴訟或者發行人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受到的刑事起訴。
資本稅
資本稅是指出售證券時對賣出價格與買入價之間的差額收益所征收的資本收益稅。
資本損益
資本損益是股票買入價與賣出價之間的差額,又稱資本利得。賣出價大于買入價時為資本收益,賣出價小于買入價時為資本損失。
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是依照一定的分類標準和次序把公司在一定日期的資產、負債和股東權益各項目予以適當編排而成,反映公司在某一特定日期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情況的會計報表。它的基本結構是"資產=負債+股東權益",不論公司處于怎樣的狀態,這個會計平衡式是永遠恒等的。左邊反映的是公司所擁有的資源,右邊反映的是公司不同權利人對這些資源的要求。
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是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的百分比,也就是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例關系,計算公式為: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資產負債率反映在總資產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借債來籌資的,也可以衡量企業在清算時保護債權人利益的程度。
總資產周轉率
總資產周轉率是銷售收入與平均資產總額的比值。其計算公式為:
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其中:平均資產總額=(年初資產總額+年末資產總額)/2,該項指標反映資產總額的周轉速度。周轉率越大,說明總資產周轉越快,反映銷售能力越強。
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
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是本期主營業務收入與上期主營業務收入之差與上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值。用公式表示為: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100%
該項指標通過與同行業相比,可以用來衡量公司主營業務的增長快慢情況。
資產收益率
資產收益率是企業凈利潤與平均資產總額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為: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其中:平均資產總額=(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資產收益率是把企業一定期間的凈利與企業的資產相比較,表明企業資產利用的綜合效果。該指標越高,表明資產的利用效率越高,說明企業在增加收入和節約資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則相反。
主營業務利潤率
主營業務利潤率是主營業務利潤與主營業務收入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為:主營業務利潤率=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該指標反映公司的主營業務獲利水平,只有當公司主營業務突出,即主營業務利潤率較高的情況下,才能在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
資產
資產是指公司擁有或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財產、債權的權利。資產可以從不同的側面或多種形式進行分類。在會計實務中,資產通常按流動性分類。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一年或不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耗用的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短期投資、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存貨、預付賬款等等。長期資產則是指超過一年才能變現或耗用的資產,包括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等。
資產評估
資產評估是指專門的評估機構和人員依據國家的規定和有關數據資料,根據特定的評估目的,遵循公允、法定的原則,采用適當的評估原則、程序、計價標準,運用科學的評估方法,以統一的貨幣單位,對被評估的資產進行評定和估算。
資產清查
資產清查是指資產評估機構對立項批準通知書中批準的資產評估對象,按照資產類別、規格型號、制造廠家、購置和制造日期、存量、金額等項目,一一清點、核實并進行登記造冊。資產清查的目的是在不影響經營的前提下清理債權債務,并在此基礎上,按照評估基準日資產的實際存量、存放地點、資產狀況等進行調查、統計,掌握資產的實際情況。
整體改組
整體改組是指擬改組企業將其全部經營性資產投入股份有限公司,并以之為股本,再發行股票并上市交易。整體改組有利于企業的穩定,且關聯交易少,便于操作,但是對于本身包袱比較重的企業,則不宜采取此方式。
資產重組
資產重組是指企業改組為上市公司時將原企業的資產和負債進行合理劃分和結構調整,經過合并、分立等方式,將企業資產和組織重新組合和設置。狹義的資產重組僅僅指對企業的資產和負債的劃分和重組,廣義的資產重組還包括企業機構和人員的設置與重組、業務機構和管理體制的調整。目前所指的資產重組一般都是指廣義的資產重組。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