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規模指數包括中證100指數、中證200指數、中證500指數中證700指數、中證800指數和中證流通指數。
中證100指數定位于大盤指數,中證200指數為中盤指數,滬、深300指數為大中盤指數,中證500指數為小盤指數,中證700指數為中小盤指數,中證800指數則由大中小盤指數構成。
中證指數有限公司于2010年1月18日正式發布中證兩岸三地500指數。
兩岸三地指數由500只樣本股組成,分別為滬深300指數的300只樣本,中證香港l00指數的100只樣本,以及從臺灣市場選擇規模最大的l00只證券作為樣本。
兩岸三地指數基日為2004年12月31日,基點為1000點。兩岸三地指數分別以人民幣、港元、新臺幣以及美元計價的價格指數和全收益指數同時對外發布。
2.上海證券交易所股價指數
(1)樣本指數類。
①上證成分股指數,簡稱“上證180指數”。
上證成分股指數的樣本股共有180只股票,每年調整一次成分股,每次調整比例一般不超過10%。
上證成分股指數采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公式計算。采用除數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數。
②上證50指數
(2)綜合指數類。
①上證綜合指數
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期,以全部上市股票為樣本,以股票發行量為權數,按加權平均法計算。
【例題·單選題】上證綜合指數以全部上市股票為樣本,( )。
A.以股票流通股數為權數,按加權平均法計算
B.以股票發行量為權數,按簡單平均法計算
C.以股票發行量為權數,按加權平均法計算
D.以股票流通股數為權數,按簡單平均法計算
[答疑編號1150060303]
『正確答案』C
【例題·判斷題】上證綜合指數是以全部上市公司股票為樣本,以股票流通股數為權數,按加權平均法計算的。( )
A.正確 B.錯誤
[答疑編號1150060304]
『正確答案』B
②新上證綜合指數
新上證綜指選擇已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滬市上市公司組成樣本,實施股權分置改革的股票在方案實施后的第2個交易日納入指數。采用派許加權方法,以樣本股的發行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
(3)分類指數類:A股指數、B股指數及工業類、商業類、地產類、公用事業類和綜合分類指數。
3.深圳證券交易所股價指數
(1)樣本指數類
①深圳成份指數
②深圳A股指數
③深圳B股指數
④深證100指數
(2)綜合指數類
①深圳綜合指數
②深證新指數。
③中小企業板指數
中小企業板指數以全部在中小企業板上市后并正常交易股票為樣本,新股于上市次日起納入指數計算。
中小企業板指數以2005年6月7日為基日,設定基點為1000點,于2005年12月1日起正式對外發布。
(3)分類指數類
4.香港和臺灣的主要股價指數
(1)恒生指數
恒生指數是由香港恒生銀行與1969年11月24日起編制公布、系統反映香港股票市場行情變動最有代表性和影響最大的指數。它挑選了33種有代表性的上市股票為成分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
2006年2月,首次將H股納入恒生指數成分股。至2007年3月,中國建設銀行、中國石化、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中國人壽納入恒生指數,恒指成分股增加至38只。
(2)恒生綜合指數系列。恒生銀行2001年10月3日推出。
恒生綜合指數包括200家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并分為兩個獨立指數系列,即地域指數系列和行業指數系列。地域指數分為恒生香港綜合指數和恒生中國內地指數。
恒生中國內地指數包括77家在香港上市而營業收益主要來自中國內地的公司,又分為恒生中國企業指數(H股指數)和恒生中資企業指數(紅籌股指數)。
(3)恒生流通綜合指數。2002年9月23日推出。
(4)恒生流通精選指數系列。
(5)臺灣證交所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