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建筑工程中總線式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成為了主流,本文結合實際建筑工程,對總線式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在設計中存在的幾個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關意見。
關鍵詞:總線式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設計 探討 把安全工程師站點加入收藏夾
隨著電子科學技術的進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由原來的多線制和N+1線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發展到現在的總線、二總線、全總線形式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而且總線形式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以其報警的靈敏度高,報警誤報率低,設備的可靠性強,設計簡單、快捷,施工方便、高效等特點,成為了目前市場上的主導產品。但是,筆者在建筑工程消防監督審查過程中,發現總線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消防設計仍存在一些問題。
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形式及系統布線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98(以下簡稱《報警規范》)第5.2.1條中規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形式的選擇,分為區域報警系統、集中報警系統、控制中心報警系統。隨著消防報警控制器技術的發展,目前報警控制器一臺主機可以設置上百個報警回路,上萬個報警點,總線有效長度可達1.5km以上,因此在消防控制中心形式設計中出現只設計一臺主機,若干個層顯的形式。對于這種設計形式,雖然符合《報警規范》第5.2.4.1條規定即“控制中心報警系統至少設置一臺火災報警控制器、一臺消防聯動控制設備和兩臺及以上區域顯示器”,但是筆者認為對這種設計形式不可廣泛應用,尤其對于大型建筑工程(如建筑單體即可達十幾萬平方米)或者建筑群更不可取。經筆者對類似工程的實地檢查發現,因主機報警聯動回路較多,聯動設備數量較大,線路較長,造成線路抗干擾能力下降,系統運行中誤報率高、不穩定;而且這種設計形式極易因主機故障而造成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全部癱瘓的嚴重后果。因此對于大型建筑工程或者建筑群,筆者認為必須采用一臺集中火災報警控制器、一臺專用消防聯動控制設備和兩臺及以上區域火災報警控制器這種形式。有條件時,最好采用‘網絡式報警系統’,即由多個區域報警控制器組成的一個基于某種網絡通訊方式的局域網絡系統。其最大特點是系統中各節點可以獨立運行,某節點損壞時會被系統自動隔離,其他節點自動重建網絡,仍能保證相關的顯示和聯動控制功能,解決了消防控制中心系統中主機損壞整個系統癱瘓的缺點。
目前,消防報警系統與消防聯動設備的布線有兩種方式,一是消防報警回路與消防聯動回路合二為一,即在同一回路中既有火災報警信號輸入,也有聯動消防設施動作的輸出模塊的全總線系統;二是兩系統各自獨立,報警回路僅有報警探測器和接受信號的輸入模塊,而聯動回路均為輸出模塊和手動直接控制點,即為報警聯動總線分立系統。筆者認為小規模的系統采用全總線的系統布線較好,布線簡潔,施工難度小,可以節省投資。但是對于大型建筑或者建筑群中報警系統采用分立總線的系統比較可靠,避免一處故障造成報警與聯動總線一起被隔離,事故時大量設備無法啟動。
2、重要消防設施的啟動及運行監視
火災自動報警設計中,經常出現對消防泵、氣體滅火設備、防煙和排煙風機等重要消防設施(以下簡稱重要設施)只設計總線模塊聯動控制,未設計多線啟動裝置,或設計的消防產品不具有多線啟動功能。但是,當火災自動報警控制器(或消防聯動設備)置于手動狀態時,控制器即無法通過總線編碼模塊啟動重要消防設施,若聯動總線出現故障將造成所有掛在單一總線上的所有設備不能聯動。而上述重要消防設施能否在火災時快速、可靠的發揮作用,關系到火勢能否被控制,火災能否被撲滅,人員能否安全疏散的實質問題。因此《報警規范》第5.3.2條:“消防水泵、防煙和排煙風機的控制設備當采用總線編碼模塊控制時,還應在消防控制室設置手動直接控制裝置。”明確規定了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對重要消防設施啟動的控制方式;同時《消防聯動控制設備通用技術條件》(GB16806-1997)第4.2.14條“消防聯動控制設備采用總線控制方式時,還應至少設有六組直接輸出接點”對消防聯動控制設備的制造標準有明確要求,旨在強調火災時重要消防設施必須能可靠啟動。
另外,雖然國家相關技術規范沒有要求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對重要消防設施運行工況進行監視,但是實踐經驗卻說明,重要消防設施大部分工程只設置了聯動控制信號及運行返回信號,但由于這些設備需外供動力電源才能運行,且按照現行標準圖集生產的這些設備的控制柜均有手自動轉換開關,常會發生這樣的問題:Ⅰ該設備動力電源未送,即使聯動控制信號發出,設備也不啟動。Ⅱ該設備現場控制柜手自動轉換開關置于手動,即使聯動控制信號發出,設備也不啟動。Ⅲ該設備現場控制柜二次回路控制電源取自一次電源開關上口,不送一次電源的情況下收到聯動控制信號后二次回路仍能動作,但設備不動。此時如強行送一次回路電源即為帶負載合閘,可能造成跳閘或引發其它電氣事故。上述問題均造成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產生故障消防控制室不能及時了解,延誤或影響消防設施的啟動。筆者認為消防控制室應對重要的消防設施的非正常工作狀況進行監視,如設備的動力電源(監視信號取自一次開關下口)、設備的手動和自動工況、設備的運行及故障工況。對于氣體滅火系統,如氣體滅火控制柜不在消防控制室還應對每個區域的預火警(煙感報警)、聲光報警(煙、溫感同時報警,30秒后放氣)、放氣顯示等進行監視。另外,為確保重要設備啟動,在消防控制室必須設置硬拉線與重要設備控制柜直接連接,通過繼電器直接啟動水泵,這樣無論設備現場控制柜手自動轉換開關置于何種狀態,在消防控制室均可直接啟動重要設備。
3、聯動邏輯
消防泵、噴灑泵啟動,防煙和排煙風機啟動、切除非消防電源、電梯迫降、防火卷簾的下降邏輯編制,筆者以為,任何確認火災信號均應聯動上述消防設施動作。確認火災信號:最可靠的確認是人工確認(如手動報警按鈕信號、開啟風閥的信號、消火栓啟泵按鈕信號、濕式報警閥前的壓力開關等);在系統設計上,自動確認一般用兩組探測器或兩種不同類別的火災探測器同時報警后的"與"門信號作為"確認火災"的方法,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98條文中的"火災報警后",是指一個探測器報警或水流指示器報警。"確認火災后",是指兩個探測器報警的"與"門信號或人工確認信號,因此切除非消防電源和電梯迫降應在確認火災后;火災報警后應停止空調送風,關閉電動防火閥,啟動有關部位的防煙和排煙風機、排煙閥等,并接收反饋信號。對防火卷簾控制筆者認為應分二種情況,一是防火分區內有“確認火災”信號后啟動防火卷簾下降;或者防火卷簾兩側10m內的任一探測器報警即下降,可以防止防火卷簾附近的火源,蔓延到另一防火分區,這樣即解決了單一探測器誤報造成卷簾門誤動作問題,又兼顧了火源在特殊位置情況,而且用于防火分隔的防火卷簾,火災探測器動作后,卷簾應直接下降到底;二是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簾,感煙探測器動作后,卷簾下降至距地(樓)面1.8m,感溫探測器動作后,卷簾下降到底。但是消防泵只能由消火栓啟泵按鈕啟動,分為聯動和直接啟動。水流指示器報警,應由濕式報警閥上壓力開關信號確認后,系統才可聯動啟動噴灑泵,或者壓力開關直接啟泵。
4、容易忽視的幾點。
(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主電源設計未采用消防電源,即主電源采用單回路設計。(2)歌舞廳、夜總會、錄象廳等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的區域報警系統設計中不設計消防聯動控制設備,對消防水泵、風機只設計通過聯動模塊啟動。(3)消防水泵房、備用發電機房、配變電室、主要通風和空調機房、防煙和排煙機房、消防電梯機房、滅火控制系統操作裝置處或控制室等重要設備用房內不設消防專用電話分機。(4)濕式報警閥上壓力開關,只設計壓力開關通過消防報警控制器啟動噴灑泵,未設計壓力開關硬線直接啟動噴灑泵的功能。(5)消防聯動控制設備的控制器回路板上沒有隔離裝置,同時在聯動總線上沒有設計總線隔離器。(6)應具有遠程聯動控制功能的防火閥、送風閥、排煙閥、排煙口設計為機械風閥,造成排煙口、前室送風口不能聯動啟動排煙風機、正壓風機。(7)系統設計時無接地設計,或只設計保護接地,不設計工作接地,對設備防雷接地設計更是考慮甚少。(8)水流指示器和濕式報警閥前的信號碟閥設計為普通碟閥,或水流指示器和濕式報警閥前的安全信號閥不接入報警系統。(9)防火卷簾兩側未設計探測器或只設計了感煙探測器,未設計感溫探測器。(10)賓館的床頭控制柜內設有服務性音樂揚聲器時,未設火災應急廣播功能。(11)消火栓啟動按鈕只設計通過模塊聯動啟動消防泵功能,不設計硬拉線直接啟動裝置。
5、結語
在建筑工程消防設施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是指揮核心,其設計質量對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可靠運行,準確報警,降低誤報,實現早期預報火災,聯動相關消防設施工作,控制火災蔓延,保證人員安全疏散至關重要。但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是否能發揮作用,還與施工質量,產品質量密切相關,此處不在闡述。以上觀點難免有錯漏之處,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