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全工程師考試于10月28日、29日兩天開考。在考前沖刺階段小編整理了《案例分析》歷年真題特訓給大家!【下載233app手機做更多試題,真題解析班免費開放】
安全工程師歷年真題《案例分析》特訓(一)
第一題
2015年5月23日8時30分,該廠電爐車間電爐班在更換1號電爐爐體后,班長甲與本班員工乙、丙完成鐵料斗裝料,準備往電爐內加料。因起重作業指揮未在現場,甲指揮吊車起吊鐵料斗,準備將固體料導入電爐。乙用一根φ14mm,長8m的鋼絲繩,將兩端環扣分剮掛住料斗出口端兩側的吊耳,并將鋼絲繩掛在吊車主鉤上,班長甲從自己工具箱中取出一根99.5mm、長3m的鋼絲繩掛住料斗尾端下部的兩個吊耳,并將鋼絲繩兩端的環扣掛在吊車副鉤上,隨后打手勢指揮吊車司機丁起吊。吊車將料斗吊起,對準電爐加料口。在吊車司機丁操縱副鉤升起料斗尾端,將料斗內固體料往電爐內傾倒時,99.5mm鋼絲繩在距離副鉤約600mm處突然破斷,料斗尾端失控,部分固體料從料斗中甩出,其中1塊掉在電爐平臺護欄上彈出,砸中在地面進行修包作業的戊的頭部,戊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事故發生后,事故調查組委托專業檢測機構對鋼絲繩進行了檢測,檢測結論為φ14mm鋼絲繩無明顯缺陷;φ9.5mm鋼絲繩距一端環扣600mm區段曾受到高溫烘烤,油麻芯失油干枯、鋼絲生銹,經機械性能試驗,該鋼絲繩未受烘烤區段的破斷拉力為4.7t,受烘烤區段的破斷拉力為4.1t,經查,當班甲、乙、丙均未經起重作業指揮培訓。
為了加強A特鋼廠安全生產工作,當地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采用“四不兩直”的工作方法對該廠進行了安全生產檢查,并約談了該廠黨政主要負責人,提出了一系列工作建議,其中包括要求該廠認真負責貫徹屬地人民政府《安全生產“黨政同責”暫行規定》精神,完善包括廠黨組織負責人在內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
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1~3題為單選題,4~7題為多選題):
1.根據《安全生產法》,關于A特鋼廠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配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配備不少于1名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B.配備不少于1名兼職注冊安全工程師
C.配備不少于1名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D.可不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由P公司負責A特鋼廠安全生產管理
E.可不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委托注冊安全工程師事務所代為管理
2.A特鋼廠建設項目安全設施施工或者試運行完成后,依法必須履行的程序是( )。
A.向屬地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申請安全設施施工驗收
B.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對安全設施進行驗收評價
C.邀請相關專家對安全設施進行竣工驗收并形成書面報告
D.由P公司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對安全設施進行竣工驗收
E.屬地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對安全設施進行驗收評價
3.下列個人勞動防護用品中,應為A特鋼廠電爐班員工配備的是( )。
A.防靜電鞋
B.阻燃工作服
C.防切割手套
D.安全帶
E.防噪聲頭盔
4.A特鋼廠電爐車間在用吊車進行加料作業時,需要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或特種作業操作證的人員包括( )。
A.班長
B.修包員
C.吊車司機
D.裝料輔助工
E.起重作業指揮
5.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包括( )。
A.使用不合格的鋼絲繩
B.班長甲違章指揮
C.吊車司機丁違章起吊
D.甲、乙、丙、丁安全意識淡薄
E.鋼絲繩存放在甲的工具箱內
6.下列選項中,屬于“四不兩直”中“四不”的內容包括( )。
A.不發通知
B.不穿制服
C.不聽匯報
D.不用陪同和接待
E.不查書面資料
7.為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則”暫行規定》精神,A特鋼廠黨組織的安全生產職責應包括( )。
A.將安全生產納入黨組織年度工作重點內容
B.組織對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工作進行評審
C.加大安全生產工作在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中的分值權重
D.組織全體員工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并建立健康檔案
E.嚴肅查處安全生產工作中的不作為和亂作為行為
第二題:
B企業為金屬加工企業,主要從事鋁合金輪轂加工制造。
B企業的鋁合金輪轂打磨車間為二層建筑,建筑面積2000m2,南北兩端各設置載重2.5t的貨梯和敞開式樓梯,一層有通向室外的鋼制推拉門2個,該車間共設有32條生產線,一、二層各16條,每條生產線設有12個工位,沿車間橫向布置,總工位數384個,相鄰工位最小間距不足1m。
打磨車間每個工位設有吸塵器,每4條生產線含有1套除塵系統,共安裝有8套除塵系統。8套除塵系統的室外風管相互連通并共用一條主排風管將粉塵排出,車間內的除塵設備、除塵管道及配電箱等均未采取接地措施。
2015年“安全生產月”期間,屬地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檢查組對B企業進行安全生產檢查,發現打磨車間空氣中粉塵濃度超標,部分地面和粉塵管道表面積塵厚度達2mm以上,部分員工佩戴的防塵口罩失效,個別工位旁地面發現煙蒂,部分女工長發未至于工作帽內,檢查組對上述問題提出了批評,提醒B企業要做好員工勞動防護等各項工作。
7月2日8時,打磨車間265名員工開始工作,其中含7月1日入職但未經培訓的員工12人。8時5分,除塵風機開啟。9時34分,1號除塵器集塵桶發生爆炸,爆炸沖擊波沿除塵管道傳播,揚起了除塵系統內和車間聚積的鋁粉,形成粉塵云,引發連續爆炸,當場造成9人死亡,事故發生后7天內,又有18名重傷人員在醫院死亡;事故發生后30天內,死亡人數32人,受傷人數195人。
事故的經濟損失包括:現場搶救、清理現場和處理事故的事務性費用280萬元,設備等固定資產損失1000萬元,醫療費用(含護理費用)2900萬元,喪葬及撫恤費用3500萬元,補助及救濟費用2100萬元,歇工工資800萬元,停產損失1800萬元,事故罰款1100萬元。
事故調查發現:該車間粉塵系統長時間未清理粉塵,鋁粉塵大量聚積。除塵系統風機開啟后,打磨產生的高溫鋁粉塵顆粒在集塵桶上方形成粉塵云。1號除塵器集塵桶銹蝕破損,雨水滲入,桶內鋁粉受潮,發生氧化放熱效應,達到了鋁粉塵的點燃溫度,引發除塵系統及車間內粉塵的系列爆炸,除塵系統未設泄爆裝置,爆炸產生的高溫氣體和燃燒物瞬間經除塵管道從各吸塵罩噴出,導致全車間幾乎所有工位操作人員直接受到爆炸沖擊。同時,B企業盲目組織生產,未建立崗位安全操作規程,五隱患排查治理臺賬,員工對鋁粉塵存在的爆炸危險性沒有認知,也從未參加過應急救援演練。
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1~3題為單選題,4~8題為多選題):
1.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該起事故等級屬于( )。
A.一般事故
B.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大事故
E.特別重大事故
2.該起事故的直接經濟損失為( )萬元。
A.6770
B.7770
C.9870
D.11770
E.13570
3.為吸取該事故教訓,其他涉塵企業在落實《嚴防企業粉塵爆炸五項規定》(安監總局令第68號)時,下列做法中與“規定”不符的是( )。
A.確保作業場所符合標準規范要求
B.按標準規范設計、安裝、使用和維護通風除塵系統
C.按規范使用防爆電氣設備
D.采用壓縮空氣吹掃除塵系統
E.配備鋁粉塵防水防潮設施
4.在B企業打磨車間的安全監察中,發現存在的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情形包括( )。
A.空氣中粉塵濃度超標
B.部分地面和除塵管道表面積陳2mm以上
C.部分防塵口罩失效
D.女工從事涉塵崗位工作
E.車間內有吸煙現象
5.根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安監總局令第3號),B企業對新入職員工的安全培訓內容應包括( )。
A.崗位安全操作流程
B.鋁粉塵燃燒爆炸危險性
C.工傷事故申報、索賠程序
D.安全設備設施的使用和維護方法
E.事故發生時自救互救的方法和現場緊急處置措施
6.導致該起事故發生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的原因包括( )。
A.生產工藝布局不合理
B.除塵設備、除塵管道未接地
C.廠房墻體未設置泄爆口
D.作業場所人員密集
E.廠房內積塵未及時清理
7.打磨車間應設置的安全標志有( )。
8.屬地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檢查組在B企業進行安全檢查時,針對發現的隱患和問題,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
A.當場糾正違法違規行為
B.責令排除事故隱患
C.責令打磨車間全體人員撤出
D.責令暫時停產,全面整頓
E.控制企業主要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