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4日12時18分,倉儲區4號庫房內首先發生爆炸,12分鐘后,6號庫房也發生了爆炸,爆炸引發了火災,火勢越來越大,之后相繼發生了幾次小規模爆炸。消防隊到達現場后,發現消火栓不出水,消防蓄水池沒水,隨后在1公里外找到取水點,并立即展開滅火搶險救援行動。
事故發生前,1號庫房存放雙氧水5t;4號庫房存放硫化鈉10t、過硫酸銨40t、高錳酸鉀10t、硝酸銨130t、洗衣粉50t;6號庫房存放硫磺15t、甲苯4t、甲酸乙脂10t。事故導致15人死亡、36人重傷、近萬人疏散,燒損、炸毀建筑物39000m2和大量化學物品等,直接經濟損失1.2億元。[2008年真題]
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
依據《重大危險源辨識標準》(GB18218-2000),關于該倉儲區重大危險源辨識結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1號庫房構成重大危險源
B.4號庫房構成重大危險源
C.6號庫房構成重大危險源
D.倉儲區構成重大危險源
E.倉儲區不構成重大危險源
參考答疑:
D【解析】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加工、搬運、使用或儲存危險物質,且危險物質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單元內存在危險物質的數量根據處理物質種類的多少區分為以下兩種情況:單元內存在的危險物質為單一品種,則該物質的數量即為單元內危險物質的總量,若等于或超過相應的臨界量,則定為重大危險源。單元內存在的危險物質為多品種時,則按下式計算,若滿足下面公式,則定為重大危險源:
式中,q1,q2…qn表示每種危險物質實際存在量;Q1,Q2…Qn表示與各危險物質相對應的生產場所或貯存區的臨界量。
則查表可得,倉儲區構成重大危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