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生產管理,堅持什么方針?并如何理解這一方針?
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安全第一”的含義是指安全是一切經濟部門和企業單位的頭等大事,在安全與生產發生矛盾時,生產要服從安全,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生產必須安全,不安全不生產。
預防為主就是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對事故進行預防預測,超前控制,加大投入,消除隱患,防患于未然。
為此企業要把安全工作作為施工生產的永恒主題,做到“三個不變”,即“安全第一”的位置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不能變;主要領導抓安全不能變;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綜合治理不能變。
2、貫徹實施《安全生產法》的重要意義是什么?
為了加強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防止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發展,有利于依法規范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
1)生產經營單位是安全生產的主體。《安全生產法》對其生產經營所必須具備的安全生產條件、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職責等都做了嚴格、明確的規定。對促進生產經營單位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2)《安全生產法》明確規定了各級政府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地位和責任,有利于各級政府在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有利于保障職工的安全生產權益和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有利于制裁各種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形成一個強大的法制氛圍,震懾違法犯罪分子,實現安全生產。
3)《安全生產法》明確規定了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及有關部門的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的職責,各部門要依法各司其職,相互協作,齊抓共管,共同促進安全生產工作。
4)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中的要求,處理好安全生產與穩定發展的關系,把安全生產當作重要工作來抓,采取有利措施,遏制重大、特大事故,促進經濟發展。
3、施工企業安全管理的主要途徑和手段?
企業要實現安全生產必須強化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全員安全管理是企業職工參加的,以人的因素為主,為達到安全生產目的采取各種措施的管理。實踐證明全員管理是實現安全生產的根本保證,是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是振興企業的治本措施。
4、在安全生產中堅持什么原則?并如何貫徹這一原則?
在安全生產中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
安全生產責任制是企業經濟責任制重要組成部分,是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是企業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建立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就是明確規定企業各級領導、管理干部、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在安全工作中的具體任務、責任和權利,以便把安全與生產在組織上統一起來,把“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在制度上固定下來。做到安全工作層層有分工,人人有專責事事有人管,件件抓落實。把同安全有直接關系的領導、技術干部、工人、職能部門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嚴密的安全管理工作系統。一旦出事故,可查清責任,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更好的保證安全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5、在安全生產中實行怎樣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
在安全生產中實行企業負責、國家監察、群眾監督三結合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
企業負責是搞好安全生產的基礎和首要條件,各企業和企業主觀部門要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法》,做到有法必依,努力改善勞動條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同時接受政府安全監督管理機關和工會組織的監督檢查。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應定期討論安全生產工作,生產勞動保護方案,廣泛開展群眾監督檢查活動,依靠職工群眾搞好安全生產。
6、在安全生產中運用怎樣的安全管理手段?
安全生產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企業必須采取多種行之有效的辦法,實行綜合治理。在安全生產中主要運用行政、經濟、法律和教育相結合的安全管理手段。
7、調查事故要堅持哪“四不放過”的原則?
1)事故原因沒查清不放過原則;
2)事故責任者沒有得到嚴肅處理不放過原則;
3)廣大職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原則;
4)防范措施不落實不放過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