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防護用品的分類(從勞動衛生學角度,通常按防護部位分類)
1.頭部防護用品,如安全帽、防電磁輻射帽; 來源:www.examda.com
2.呼吸器官防護用品,如防塵口罩(面具)、防毒口罩(面具)等;
3.眼面部防護用品,如焊接護目鏡和面罩、防沖擊眼護具等;
4.聽覺器官防護用品,如耳塞、防噪聲頭盔等;
5.手部防護用品,如防酸堿手套、絕緣手套等;
6.足部防護用品,如防砸鞋、電絕緣鞋、防震鞋等;
7.軀干防護用品,如阻燃服、耐酸堿服;
8.護膚用品,如防腐、防射線的護膚品等;
9.防墜落用品,如安全帶、安全網等。
(勞動防護用品也可按照用途分類。以防止傷亡事故為目的可分為:防墜落用品,防沖擊用品,防觸電用品,防機械外傷用品,防酸堿用品,耐油用品,防水用品,防寒用品;以預防職業病為目的可分為:防塵用品,防毒用品,防放射性用品,防熱輻射用品,防噪聲用品等。)
二、勞動防護用品的選用原則及發放要求 來源:www.examda.com
1.選用原則
(1)根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選用;
(2)根據生產作業環境、勞動強度以及生產崗位接觸有害因素的存在形式、性質、濃度(或強度)和防護用品的防護性能進行選用;
(3)穿戴要舒適方便,不影響工作。
2.對用人單位發放的要求
(1)根據工作場所中的職業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按國家經貿委2000年頒布的《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試行)》中規定的國家工種分類目錄中的典型工種的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為從業人員免費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護品。不得以貨幣或其他物品替代應當配備的護品;
(2)到定點經營單位或生產企業購買特種勞動防護用品。護品必須具有“三證”,即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和安全鑒定證。購買的護品須經本單位安全管理部門驗收。按照護品的使用要求,在使用前對其防護功能進行必要的檢查;
(3)教育從業人員,按照護品的使用規則和防護要求,做到“三會”:會檢查護品的可*性;會正確使用護品;會正確維護保養護品,并進行監督檢查;
(4)按照產品說明書的要求,及時更換、報廢過期和失效的護品;
(5)建立健全護品的購買、驗收、保管、發放、使用、更換、報廢等管理制度和使用檔案,并切實貫徹執行和進行必要的監督檢查。
三、勞動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方法
1.使用前首先做外觀檢查,以認定用品對有害因素防護效能的程度,外觀有無缺陷或損壞,各部件組裝是否嚴密,啟動是否靈活等;
2.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3.在性能范圍內使用防護用品,不得超極限使用;不得使用未經國家指定、未經監測部門認可或經檢測達不到標準要求的產品;不能隨便代替,更不能以次充好。
C 模擬試題 來源:www.examda.com
1.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必須具有“三證”,包括:
①產品合格證;
②安全鑒定證;
③質量鑒定證;
④生產許可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來源:www.examda.com
d. ①③④。
2.生產經營單位要教育從業人員,按照護品的使用規則和防護要求,對勞動防護用品做到“三會”:
a. 會檢查(可*性);會正確使用;會正確維護保養;
b. 會驗收;會正確使用;會檢查(可*性);
c. 會檢查(可*性);會正確使用;會報廢;
d. 會正確使用;會正確維護保養;會報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