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大危險源實時監控預警技術
1.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組成原理
重大危險源計算機實時監控預警系統的主體框架如圖4—3所示。
圖4—3中危險源對象是指工業生產過程中所需的以及各種生產場所擁有的設施或設備,如罐區、庫區、生產場所等對象。這些對象有各種易燃、易爆、毒性等危險物質,對安全生產和人身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它們的特性參數是重大危險源監控預警系統所要關注的主要參數,將這些參數進行數據采集,轉換成計算機所能識別的信號,利用計算機對重大危險源進行檢測、監視、預警和控制,預防重大事故的發生,實現安全生產。
要達到重大危險源的計算機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目的,還應將主計算機所計算出的結果報考反饋到危險源對象上去,由執行機構對危險源對象的各種參數進行控制,使之運行在安全范圍以內。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典型結構如圖4—4所示。


眾所周知,表征工業生產過程特性的物理參數(危險源對象)大部分是模擬信號,或者是開關量信號,而計算機采用的是數字信號。為此,兩者之間必須采用模/數轉換器(A/D)和數/模轉換器(D/A),以實現這兩種信號之間的轉換。盡管各種工業生產過程、危險源對象多種多樣,但對其實施控制的計算機卻大同小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