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以下不屬于異常氣象條件引起的職業病癥狀的是( )。
A.熱痙攣
B.骨折
C.聽力減退
D.急性高原反應
42.毒性長期、小劑量進入機體導致的中毒是( )。
A.慢性中毒
B.亞急性中毒
C.帶毒狀態
D.急性中毒
43.生產性毒物侵入人體的途徑不包括( )。
A.吸入
B.傳染
C.經皮吸收
D.食入
44.惡劣氣象條件、噪聲、振動、電磁輻射等職業危害因素容易引起各種職業病。下列物理因素,可造成職業性白內障的是( )。
A.非電離輻射
B.潮濕
C.激光
D.高氣壓
45.森林腦炎屬于職業病危害因素中的( )因素。
A.粉塵
B.化學物質
C.生物
D.放射性物質
46.預警系統發出某事故警報,而該事故最終沒有出現。下列有關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
A.安全區設計過寬,危險區設計過窄
B.小概率事件也有發生的可能
C.指標設置不當,警報準則過嚴
D.安全區和危險區設計都過寬
47.監測是預警活動的前提,監測的任務之一就是對安全生產中的薄弱環節和重要環節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監測,同時收集各種( ),并建立相應數據庫。
A.事故原因
B.事故征兆
C.事故后果
D.事故關聯性
48.在事故現場指揮系統中,負責跟蹤事故的所有費用并進行評估,承擔其他職能未涉及的管理職責等工作的是( )。
A.事故指揮官
B.后勤部
C.資金/行政部
D.策劃部
49.在特種設備的使用過程中,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制定()。
A.特種設備問題應對策略
B.特種設備應急預案
C.事故應急專項預案
D.事故應對方案
50.應急救援行動必須做到迅速、準確和有效,以降低重大事故的后果及影響,減少損失。對此,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迅速要求建立快速的應急響應機制,能迅速準確地傳遞事故信息
B.所謂準確,要求有相應的應急決策機制,正確地預測事故的發展趨勢
C.有效主要指應急救援行動的有效性
D.準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應急準備的充分性與否
51.重傷具體是指損失工作日等于和超過()日的失能傷害。
A.100
B.105
C.115
D.3000
52.工業生產中,經常利用各種屏蔽來預防事故的發生,其應用的安全理論是()。
A.因果連鎖理論
B.系統安全理論
C.事故頻發傾向理論
D.能量意外釋放理論
53.下列屬于按應急演練內容分類的是()
A.研究性演練
B.示范性演練
C.實戰演練
D.單項演練
54.采用雙重絕緣工具防止高壓電能觸電事故。屬于防止能量意外釋放屏蔽措施中的()
A.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
B.提高防護標準
C.限制能量
D.控制能量釋放
55.依據《安全生產法》,()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體系。
A.縣級以上
B.市級以上
C.省級以上
D.鄉鎮以上
56.下列不屬于事故預警構建原則的是()
A.及時性原則
B.針對性原則
C.有效性原則
D.全面性原則
57.某港務局針對其碼頭存放的油品制定了油晶泄漏、火災、爆炸事故應急預案。按照事故應急預案的層次劃分,該預案是(必)。
A.綜合應急預案
B.專項應急預案
C.現場處置方案
D.臨時應急預案
58.金屬冶煉企業職業危害多,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部門根據不同作業場所,懸掛了不同的圖形標識。根據《安全標志及其使用導則》(GB2894)規定,下列在高爐出鐵場懸掛的圖形標識,錯誤的是()
A.“禁止停留”提示標識
B.“戴防塵口罩"指令標識
C.“噪聲有害”警告標識
D.“注意高溫”警告標識
59.預警分析主要是()
A.對事故不良趨勢糾錯
B.進行有效的安全整頓
C.消除安全隱忠
D.對系統隱患的辨識
60.下列關于安全評價的描述內容中,不屬于安全驗收評價結論內容的是()。
A.符合性評價的綜合結果
B.評價對象正式運行后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
C.評價對象達不到安全驗收的應提出安全技術措施建議
D.明確評價對象是否具備驗收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