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參考答案
1答案:B
答案解析
解析:為了對危險源進行分級管理,防止重大事故發生,提出了重大危險源的概念。
《安全生產法》第一百一十二條的解釋是: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者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2答案:A
解析:現代管理認為,單位和個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并且可以按照能量的大小順序排列,形成管理的能級,就像原子中電子的能級一樣。在管理系統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級,根據單位和個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發揮不同能級的能量,保證結構的穩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這就是能級原則。題干中,企業安全管理分為廠級、車間級和班組級三個班組,且各級配備了與工作要求能力相當的安全管理人員,這種管理模式屬于能級原則。
3答案:D
解析:管理中的激勵就是利用某種外部誘因的刺激,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科學的手段,激發人的內在潛力,使其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這就是激勵原則。人的工作動力來源于內在動力、外部壓力和工作吸引力。
4答案:D
解析:強制原理是指采取強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為,使個人的活動、行為等受到安全生產管理要求的約束,從而實現有效的安全生產管理;監督原則是指在安全工作中,為了使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得到落實,必須明確安全生產監督職責,對企業生產中的守法和執法情況進行監督。
5答案:D
解析:整分合原則要求安全生產管理必須在整體規劃下明確分工,在分工基礎上有效綜合。運用該原則要求企業管理者在制定整體目標和進行宏觀決策時,必須將安全生產納入其中,在考慮資金、人員和體系時,都必須將安全生產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考慮。
6答案:C
解析:動力原則認為人是推動管理活動的基本力量,管理必須有能夠激發人的工作能力的動力。對于管理系統有三種動力,即物質動力、精神動力和信息動力。
7答案:D
解析:在安全生產中,常常存在一些與安全密切相關的心理狀態,這些心理狀態如果調整不當,往往是誘導事故的重要因素。
A項,省能心理是指人類在同大自然的長期斗爭和生活中養成了一種心理習慣,總是希望以最小的能量(或者說付出)獲得最大效果。
B項,逆反心理是指在某些條件下,某些個別人在好勝心、好奇心、求知欲、偏見、對抗、情緒等心理狀態下,產生與常態心理相對抗的心理狀態,偏偏去做不該做的事情。
C項,好奇心理是由興趣驅使的,興趣是人的心理特征之一。
D項,湊興心理是人在社會群體中產生的一種人際關系的心理反應,多見于精力旺盛、能量有余而又缺乏經驗的青年人。從湊興中得到心理上的滿足或發泄剩余精力,常易導致不理智行為。如汽車司機爭開飛車,爭相超車,以致釀成事故的為數不少。生產過程中因開玩笑,導致事故純屬湊興心理造成的危害。
8答案:A
解析:需要是一切行為的來源,人有安全的需要就會有安全的動機,從而就會在生產或行為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安全行動。因此,需要是推動人們進行安全活動的內部原動力。動機是為滿足某種需要而進行活動的念頭和想法,是推動人們進行活動的內部原動力。
9答案:B
解析:“紅線”意識指導實踐的內容主要有:①以最堅決的態度堅守“紅線”,推動安全發展;②以最嚴格的要求落實安全生產責任;③以最嚴厲的手段深化隱患整改,推進依法治理;④以最有效的措施營造安全生產濃厚氛圍;⑤以最大的勇氣推進安全生產改革創新;⑥以最嚴明的紀律加強安全監管隊伍建設。B項,各級黨委應強化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認真研究解決安全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確保黨的安全生產方針貫徹落實。各級政府應健全安全責任體系,落實“一崗雙責”,強化基層安全監管執法力量。各級職能部門應落實綜合監管、直接監管和屬地監管責任。
10答案:C
解析:安全發展的宏觀性體現在:安全發展是對經濟與社會發展方式和道路的選擇,是經濟與社會健康發展的前提。在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戰略布局中統籌解決制約安全生產的深層次問題,將為安全生產搭建更高、更廣闊的平臺,創造更有利的宏觀環境。
11答案:B
解析:劃分評價單元應符合科學、合理的原則。評價單元可按以下內容劃分:法律、法規等方面的符合性,設施.設備。裝置及工藝方面的安全性,物料。產晶安全性,公用工程、輔助設施配套性,周邊環境適應性和應急救援有效性,人員管理和安全培訓方面充分性等。
12答案:D
解析:用下列標準作為單元危險性控制程度的分級依據:A級:B2<0.001B級:0.001<B20.01,C級:0.01<B290.1,D級:B2>0.1,各級重大危險源應達到的受控標準是:一級危險源在A級以上,
二級危險源在B級以上,三級和四級危險源在c級以上。
13答案:B
解析:當生產經營單位依據法律法規和本單位實際情況,委托具有專業技術資格的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安全生產管理服務時,保證安全生產的責任仍由本單位負責。
14答案:D
解析:對事故嚴重度進行評價時,事故嚴重度用事故后果的經濟損失(萬元)表示。事故后果是指事故中人員傷亡以及房屋。設備、物資等的財產損失,不考慮停工損失。
15答案:D
解析:《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冶金企業安全費用應當按照以下范圍使用:(1)完善,改造和維護安全防護設施設備支出(不含“三同時”要求初期投人的安全設施),包括車間、站。庫房等作業場所的監控、監測.防火、防爆.防墜落.防塵。防赤.防噪聲與振動.防輻射和隔離操作等設施設備支出,(2)配備、維護。保養應急救援器材,設備支出和應急演練支出,(3)開展重大危險源和事故隱患評估、監控和整改支出,(4)安全生產檢查評價(不包括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安全評價)和咨詢及標準化建設支出,(5)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支出。(6)配備和更新現場作業人員安全防護用品支出,(7)安全生產適用的新技術.新標準、新工藝.新裝備的推廣應用支出,(8)安全設施及特種設備檢測檢驗支出,(9)其他與安全生產直接相關的支出。將該年度的安全生產費用中的部分余款暫時用于采購原煤,不屬于該范圍之內,故不得挪用此項費用。
16答案:A
解析:安全預評價內容主要包括危險及有害因素識別、危險度評價和安全對策措施及建議。它是以擬建建設項目為研究對象,根據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提供的生產工藝過程、使用和產出的物質。主要設備和操作條件等,研究系統固有的危險及有害因素,應用系統安全工程的方法,對系統的危險性和危害性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確定系統的危險。有害因素及其危險、危害程度。故選A正確。
17答案:A
解析:《煤礦企業安金生產風險抵押金管理暫行辦法》第四條規定,按照煤礦企業核定(設計)
或者采礦許可證確定的生產能力,風險抵押金按以下標準存儲:(1)3萬t以下(含3萬t)存儲60萬~100萬元,(2)3萬t以上至9萬t(含9萬t)存儲150萬一200萬元:(3)9萬t以上至15萬t(含15萬1)存儲250萬~一300萬元,(4)15萬t以上,以300萬元為基數,每增加10萬t增加50萬元。風險抵押金累計達到600萬元時不再存儲。
18答案:C
解析:同一工程項目或同一施工場所有多個承包商施工的,生產經營單位應與承包商簽訂專門的安全管理協議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約定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發包單位對各承包商的安全生產工作統一協調、管理,選項A錯誤,選項C正確。
發包單位、承包商安全監督管理人員,應經常深人現場,檢查指導安全施工,要隨時對施工安全進行監督,發現有違反安全規章制度的情況,及時糾正,并按規定給予懲處,選項B錯誤。
施工現場生產運行設備與施工改造設備的隔離措施應以生產經營單位為主實施,選項D錯誤。
有些施工現場既有正在生產運行的設備,也有施工改造的設備、設施等,保證安全的設備系統的隔離措施應以發包單位為主實施,承包方應做好核實和確認。
19答案:C
解析:《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人使用后30日內,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向直轄市成者設區的市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登記。登記標志應當置于或者附著于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
20答案:A
解析:《安全生產法》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以下統稱建設項目)的安
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安全設施投資應當納人建設項目概算。
21答案:D
解析:重大事故隱患報告內容應當包括:隱患的現狀及其產生原因,隱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難易程度分析,隱患的治理方案。
22答案:A
解析:安全生產檢查的內容包括軟件系統和硬件系統。
軟件系統主要是查思想、查意識、查制度、查管理、查事故處理、查隱患、查整改。硬件系統主要是查生產設備、查輔助設施、查安全設施、查作業環境。
23答案:A
解析:動土作業是指挖土、打樁、鉆深、坑探、地錨入土深度在0.5m以上;使用推土
機、壓路機等施工機械進行填土或平整場地等可能對地下隱蔽設施產生影響的作業。
24答案:D
解析:吊裝作業定義吊裝作業是指利用各種吊裝機具將設備、工件、器具、材料等吊起,使其發生位置變化的作業過程。吊裝作業按吊裝重物的質量m不同分為三級:①一級吊裝作業:m>100t;②二級吊裝作業:40t≤m≤100t;③三級吊裝作業:m<40t。
25答案:C
解析:事故調查處理的最終目的是預防和減少事故。事故調查組在調查事故中要查清事故經過、查明事故原因和事故性質,總結事故教訓,并在事故調查報告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事故發生單位應當認真吸取事故教訓,落實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發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實情況應當接受工會和職工的監督。
26答案:A
解析:安全生產標準化是指通過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排查治理隱患和監控重大危險源,建立預防機制,規范生產行為,使各生產環節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要求,人、機、物、環處于良好的生產狀態,并持續改進,不斷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規范化建設。
27答案:C
解析:安全評價按照實施階段不同分為三類:安全預評價、安全驗收評價、安全現狀評價。其中,安全驗收評價是在建設項目竣工后正式生產運行前或工業園區建設完成后,通過檢查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的情況或工業園區內的安全設施、設備、裝置投入生產和使用的情況,檢查安全生產管理措施到位情況,檢查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健全情況,檢查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情況,審查確定建設項目、工業園區建設滿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要求的符合性,從整體上確定建設項目、工業園區的運行狀況和安全管理情況,作出安全驗收評價結論的活動。
28答案:B
解析:安全評價工作中的一項任務是辨識與分析評價對象可能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確定其與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行政規章、規范的符合性。政策、法規、標準是安全評價的依據,政策性是安全評價工作的靈魂。
29答案:D
解析:安全現狀評價是針對生產經營活動、工業園區的事故風險、安全管理等情況,辨識與分析其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審查確定其與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范要求的符合性,預測發生事故或造成職業危害的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度,提出科學、合理、可行的安全對策措施建議,作出安全現狀評價結論的活動。
30答案:B
解析:安全評價的程序包括:①前期準備。②辨識與分析危險、有害因素。③劃分評價單元。④定性、定量評價。⑤提出安全對策措施建議。⑥作出安全評價結論。⑦編制安全評價報告。
31答案:A
解析:安全評價按照實施階段不同分為三類:安全預評價。安全驗收評價,安全現狀評價。其中,安全預評價是在項目建設前進行的,以擬建建設項目為研究對象。其內容主要包括危險及有害因素識別、危險度評價和安全對策措施及建設。
32答案:B
解析:安全預評價以擬建建設項目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提供的生產工藝過程、使用和產出的物質、主要設備和操作條件等,研究系統固有的危險及有害因素,應用系統安全工程的方法。對系統的危險性和危害性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確定系統的危險、有害因素及其危險、危害程度:針對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及其可能產生的危險。
33答案:D
解析:安全生產投人資金具體由誰來保證,應根據企業的性質而定。一般說來,股份制企業、合資企業等安全生產投入資金由董事會予以保證。一般國有企業由廠長或者經理予以保證,個體工商戶等個體經濟組織由投資人子以保證。上述保證人承擔由于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投人不足而導致事故后果的法律責任。故選D
34答案:A
解析:安全預評價前期準備工作包括:明確評價對象和評價范圍:組建評價組,收集國內外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行政規章。規范:收集并分析評價對象的基礎資料。相關事故案例:對類比工程進行實地調查等。
35答案:B
解析:間接經濟損失的統計范圍(1)停產、減產損失價值。(2)工作損失價值。(3)資源損失
價值。(4)處理環境污染的費用。(5)補充新職工的培訓費用。(6)其他損失費用。處理環境污染的費用、停產期間產能損失、補充新職工后培訓費用為間接經濟損失。3+300+24一327(萬元)。故選B
36答案:A
解析:特種設備是指對人身和財產安全有較大危險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下同)。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和場(F)內專用機動車輛。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事關社會穩定的大局。
37答案:B
解析:目前,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主要建立兩項制度:一是特種設備市場準人制度:二是設計、制造、安裝、使用.檢驗。修理、改造7個環節全過程一體化的監察制度。
38答案:D
解析:依據《危險化學晶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對劇毒化學品以及儲存數量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其他危險化學品,儲存單位應當將其儲存數量、儲存地點以及管理人員的情況,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安金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在港區內儲存的,報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和公安機關備案存檔。”故本題應選擇D選項。
39答案:B
解析:時序性預警級別反映了連續而且全面的預警信息波動趨勢。
40答案:B
解析:年度安全技術措施計劃一般應與同年度的生產。技術。財務、物資采購等計劃同時編制。(①說法錯誤)企業領導應根據本單位具體情況向下屬單位或職能部(]提出編制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的具體要求,并就有關工作進行布置。下屬單位在認真調查和分析本單位存在的問題,井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確定本單位的安全技術措施計劃項目和主體內容,報上級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對上報的安全技術措施計劃進行審查、平衡.匯總后,確定安全技術措施計劃項目,井報有關領導審批。(②說法錯誤)安全技術措施計劃一般由生產經營單位主管生產的領導或總工程師審批。(③說法正確)單位主要負責人根據審批意見,召集有關部門和下屬單位負責人審查、核定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審查、枝定安全技術通過后,與生產計劃同時下達到有關部門貫徹執行。(④說法正確)
41答案:B
解析:異常氣象條件引起的職業病包括中暑、減壓病和高原病。A項,是中暑的癥狀;C項,是減壓病的癥狀;D項,是高原病的癥狀。
42答案:A
解析:侵入人體的生產性毒物引起的職業中毒,按發病過程可分為三種類型:①急性中毒,是毒物一次或短時間內大量進入人體所致,多數由生產事故或違反操作規程所引起;②慢性中毒,是毒物長期、小劑量進入機體所致,多數都是由毒物的蓄積作用引起的;③亞急性中毒,是介于慢性中毒與急性中毒之間,是在短時間內有較大量毒物進入人體所產生的中毒現象。
43答案:B
解析:生產性毒物侵入人體的途徑包括:①吸入。呈氣體、蒸氣、氣溶膠(粉塵、煙、霧)狀態的毒物經呼吸道進入體內。大多數情況下,毒物都是由此途徑進入人體的。②經皮吸收。在作業過程中經皮膚吸收而導致中毒者也較常見。③食入。較少見,可為誤食或吞入。
44答案:A
解析:非電離輻射包括:①高頻作業、微波作業等輻射;②紅外線輻射;③紫外線輻射;④激光輻射。白內障是長期接觸紅外輻射而引起的常見職業病,其原因是紅外線可致晶狀體
損傷。職業性白內障已列入我國職業病名單。
45答案:C
解析:生物因素所致職業病是指勞動者在生產條件下,接觸生物性職業性有害因素而出現的職業病。目前,我國將炭疽病、森林腦炎、布魯氏菌病、艾滋病和萊姆病列為法定職業病。
46答案:C
解析:誤警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系統發出某事故警報,而該事故最終沒有出現;另一種是系統發出某事故警報,該事故最終出現,其發生的級別與預報的程度相差一個等級。一般誤警指前一種情況,誤警原因主要是指標設置不當,警報準則過嚴(即安全區設計過窄,危險區設計過寬),信息數據有誤。AB兩項是發生漏警的可能因素。
47答案:B
解析:監測是預警活動的前提,監測的任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安全生產中的薄弱環節和重要環節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監測,同時收集各種事故征兆,并建立相應數據庫;二是對大量的監測信息進行處理(整理、分類、存儲、傳輸),建立信息檔案,進行歷史的和技術的比較。
48答案:C
解析:在事故現場指揮系統中,資金/行政部負責跟蹤事故的所有費用并進行評估,承擔其他職能未涉及的管理職責。
49答案:B
解析: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六十五條規定,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制定特種設備應急預案。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制定事故應急專項預案,并定期進行事故應急演練。
50答案:D
解析:D項,為盡可能降低重大事故的后果及影響,減少重大事故所導致的損失,要求應急救援行動必須做到迅速、準確和有效。有效主要指應急救援行動的有效性,它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應急準備的充分性與否,包括應急隊伍的建設與訓練、應急設備(施)、物資的配備與維護、預案的制定與落實以及有效的外部增援機制等。
51答案:B
解析:依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B6441一1986;輕傷:損失工作日<105日的失能傷害:正傷:105日≤損失工作日<死亡。(3)死亡:6000日s損失工作日。故本題應選擇B選項。
52答案:D
解析:在工業生產中,經常采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釋放的屏蔽措施主要有:(1)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2)限制能量,(3)防止能量蓄積,(4)控制能量釋放,(5)延緩釋放能量,(6)
開辟釋放能量的渠道,(7)設置屏蔽設施,(8)在人。物與能源之間設置屏障,在時間或空間上把能量與人隔離,(9)提高防護標準,(10)改變工藝流程,(11)修復或急救。
53答案:D
解析:應急演練按其內容,可以分為單項演練和綜合演練兩類。其中,單項演練是指只涉及應急預案中特定應急響應功能或現場處置方案中一系列應急響應功能的演練活動。
54答案:B
解析:提高防護標準:如采用雙重絕緣工具防止高壓電能觸電事故;對瓦斯連續監測和遙控遙測以及增強對傷害的抵抗能力,如用耐高溫、耐高寒.高強度材料制作的個體防護用具等。
55答案:A
解析:安全生產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本行政區城內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體系。
56答案:B
解析:構建預警機制要遵循及時,全面、有效和引導的原則。
57答案:B
解析:生產經營單位的事故應急預案體系主要由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構成。其中,專項應急預案是生產經營單位為應對某一_類型或某幾種類型事故,或者針對重要生產設施、重大危險源、重大活動等內容而制定的應急預案。如針對煤礦瓦斯爆炸。危險物質泄漏、火災。某一自然災害等而制定專項應急預索。
58答案:A
解析:選項B.C.D正確,在產生粉塵的作業場所設置“注意防塵"警告標識和“戴防塵口罩"
指令標識。在產生噪聲的作業場所,設置“噪聲有害”警告標識和“戴護耳器"指令標識。在高溫作業場所,設置“注意高溫”警告標識。選項A錯誤,在高毒物品作業場所應急撒離通道設置緊急出口提示標識。在港險區啟用時,設置“禁止人內"禁止停留”警示標識,并加注必要的警示語句。故選A
59答案:D
解析:預警分析的活動內容主要是對系統隱患的辨識,預控對策活動內容是對事故征兆的不良趨勢進行糾錯、治錯的管理活動。
60答案:B
解析:安全驗收評價報告的評價結論主要內容包括:(1)列出評價對象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種
類及危險危害程度:(2)說明評價對象是否具備安全驗收的條件。(3)對達不到安全驗收要求的評價對象明確指出整改措施建議,明確評價結論。B選項,安全驗收評價并不是對評價對象正式運行后存在問題的評價。
61答案:B
解析:行政許可制度是指對特種設備實施市場準入制度和設備準用制度。市場準入制度主要是對從事特種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修理、維護保養、改造的單位實施資格許可,并對部分產品出廠實施安全性能監督檢驗。對在用的特種設備通過實施定期檢驗,注冊登記,施行準用制度。
62答案:A
解析:統計資料(或稱統計數據)的3種類型包括:①計量資料:②計數資料:③等級資料。其中,計量資料是指通過度量衡的方法,測量每一個觀察單位的某項研究指標的量的大小,得到的一系列數據資料。其特點主要體現為:①有度量衡單位;②可通過測量得到;③多為連續性資料。
63答案:B
解析:收集資料又稱現場調查,主要是指根據計劃取得可靠、完整的資料,同時要注重資料的真實性。收集資料的方法有三種:①統計報表;②日常性工作;③專題調查。
64答案:D
解析:間接經濟損失是指因事故導致產值減少、資源破壞和受事故影響而造成其他損失的價值。間接經濟損失的統計范圍包括:①停產、減產損失價值;②工作損失價值;③資源損失價值;④處理環境污染的費用;⑤補充新職工的培訓費用;⑥其他損失費用。ABC三項均為直接經濟損失。
65答案:B
解析:經常用到的傷亡事故統計方法包括:①綜合分析法;②分組分析法;③算數平均法;④相對指標比較法;⑤統計圖表法;⑥排列圖;⑦控制圖。其中,綜合分析法主要是將大量的事故資料進行總結分類,將匯總整理的資料及有關數值,形成書面分析材料或填入統計表或繪制統計圖,使大量的零星資料系統化、條理化、科學化,從各種變化
的影響中找出事故發生的規律性。
66答案:A
解析:如何真實完整地收集和記錄每起事故數據,是進行統計分析的基礎。每起事故所包含的信息量,對事故統計分析至關重要。事故所包含的信息量要能夠體現事故致因的科學原理,體現判定事故原因的正確方法。
67答案:B
解析:事故常用的統計圖有:①趨勢圖,即折線圖,直觀地展示傷亡事故的發生趨勢;
②柱狀圖,能夠直觀地反映不同分類項目所造成的傷亡事故指標大小比較;③餅圖,即比例圖,可以形象地反映不同分類項目所占的百分比。
68答案:C
解析:工礦企業類傷亡事故統計指標體系包括:①煤礦企業傷亡事故統計指標;②金屬和非金屬礦企業(原非煤礦山企業)傷亡事故統計指標;③工商企業(原非礦山企業)傷亡事故統計指標;④建筑業傷亡事故統計指標;⑤危險化學品傷亡事故統計指標;⑥煙花爆竹傷亡事故統計指標。
69答案:B
解析:排列圖又稱主次圖,是直方圖與折線圖的結合。直方圖用來表示屬于某項目的各分類的頻次,而折線點則表示各分類的累積相對頻次。排列圖可以直觀地顯示出屬于各分類的頻數的大小及其占累積總數的百分比。
70答案:D
解析:指標通常分為絕對指標和相對指標。其中,絕對指標是指反映傷亡事故全面情況的絕對數值,如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重傷人數、輕傷人數、直接經濟損失、損失工作日等;相對指標是傷亡事故的兩個相聯系的絕對指標之比,表示事故的比例關系,如千人死亡率、千人重傷率、百萬噸死亡率等。
二、多選題參考答案
71答案:ADE
解析:《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全面開展安全達標。深入開展以崗位達標。專業達標和企業達標為內容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凡在規定時間內未實現達標的企業要依法暫扣其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責令停產整頓。對整改逾期未達標的,地方政府要依法子以關閉。
72答案:BCD
解析: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應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以隱忠排查治理為基礎,提高安全生產水平,減少事故發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證生產。
73答案:BE
解析:事故調查組履行下列職責:①查明事故發生的經過,②查明事故發生的原因,③查明人員傷亡情況,④事故的直接經濟損失。⑤認定事故性質和事故責任分析。⑥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⑦總結事故教訓。⑧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⑨提交事故調查報告。故選BE.
74答案:ACDE
解析:起重傷害事故是指在進行各種起重作業(包括吊運。安裝.檢修、試驗)中發生的重物(包
括吊具,吊重或吊臂)墜落、夾擠.物體打擊.起重機頻翻、觸電等事故。適用于統計各種起重作業引起的傷害。起重作業包括:橋式起重機、龍門起重機、門座起重機.塔式起重機。懸臂起重機、桅桿起重機、鐵路起重機,汽車吊、電動葫蘆、千斤頂等作業。如:起重作業時,脫鉤砸人,鋼絲繩斷裂抽人,移動吊物撞人,鋼絲繩刮人,滑車碰人等傷害:包括起重設備在使用和安裝過程中的傾翻事故及提升設備過卷、蹲罐等事故。
75答案:BCD
解析:安全生產檢查的工作程序如下:(1)安全檢查準備,(2)實施安全檢查。(3)綜合分析。
76答案:ACDE
解析:選項B錯誤,購買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須經本單位安全管理部門驗收,井應按照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要求,在使用前對其防護功能進行必要的檢查。故選ACDE。
77答案:ABC
解析:《安全評價通則》第3.1條規定,以實現安全為目的,應用安全系統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識與分析工程、系統、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危險、有害因素,預測發生事故造成職業危害的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度,提出科學、合理。可行的安全對策措施建議,做出評價結論的活動。安全評價可針對一個特定的對象,也可針對一定區域范圍。安全評價按照實施階段的不同分為三類:安全預評價.安全驗收評價、安全現狀評價。
78答案:ABDE
解析:安全驗收評價是在建設項目竣工后正式生產運行前或工業園區建設完成后進行的。其內容主要包括:危險。有害因素的情識與分析。符合性評價和危險危害程度的評價。安全對策措施建議。安全驗收評價結論等。
79答案:ABD
解析:勞動防護用品的“三會"是指,會檢查勞動防護用品的可靠性,會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會正確維護保養勞動防護用品。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維修、不能改進。不能隨意添加去除附件。
80答案:ABCD
解析: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包括勞動者的職業史、職業危害接觸史、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和職業病診療等有關個人健康資料。
81答案:A,C,D
解析:物體打擊是指物體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產生運動,打擊人體,造成人身傷亡事故,不包括因機械設備、車輛、起重機械、坍塌等引發的物體打擊。A項屬于機械傷害;C項屬于起重傷害;D項屬于坍塌。
82答案:A,B,D,E
解析:生產性粉塵的理化性質與其生物學作用及現場防塵措施等有密切關系。在衛生學上有意義的粉塵理化性質有分散度、溶解度、比重、形狀、硬度、荷電性、爆炸性及粉塵的化學成分等。
83答案:A,B,E
解析:預警系統主要由預警分析系統和預控對策系統兩部分組成。其中預警分析系統主要由監測系統、預警信息系統、預警評價指標體系系統、預測評價系統等組成。
84答案:B,C,D,E
解析: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規定,事故發生后,有關單位和人員應當妥善保護事故現場以及相關證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事故現場、毀滅相關證據。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事故現場物件的,應當作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并作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
85答案:C,D
解析:《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關于生產安全事故報告的規定為:①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級上報至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②較大事故逐級上報至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③一般事故上報至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