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根據有關規定,企業在對重大危險源進行辨識和評價后,應在規定的期限內,向政府主管部門提交安全評價報告。如屬新建的重大危險設施,安全預評價報告提交應在項目()。
A.安全驗收時
B.初步設計審查前
C.驗收合格后
D.投入運行正常后
42.選用勞動防護用品的基本原則不包括()。
A.根據標準選用
B.穿戴舒適方便、不影響工作
C.根據崗位實際情況和防護用品防護性能選用
D.防寒保暖
43.不屬于安全生產檢查的方法的選項的是()。
A.儀器檢查法
B.常規檢查法
C.安全檢查表法
D.設備和人員抽查法
44.下列生產過程中的危害因素,屬于化學因素的是()
A.病毒
B.真菌
C.工業毒物
D.輻射
45.下列安全評價方法中不屬于定性評價法的是()。
A.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法
B.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
C.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險源評價法
D.危險可操作性研究法
46.目前涉及職業衛生標準的部]標準包括衛生標準和()
A.安全標準
B.部門標準
D.企業標準
47.游離二氧化硅粉塵能引起接觸粉塵的職工患()。
A.食道癌
B.皮膚腫瘤
C.鼻腔癌
D.矽肺
48.某化工企業的反應車間屬于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根據國家關于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防靜電服使用管理的要求,該化工企業的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
A.在易燃易爆場所,穿脫防靜電服
B.穿防靜電服時,與運動鞋配套使用
C.在易燃易爆場所,穿附加金屬個人信息標志的防靜電服
D.穿防靜電服時,與防靜電鞋配套使用
49.下列選項中,不屬于預警信息系統中信息辨偽方法的是()。
A.不利性反證
B.反證性分析
C.歸納統計分析
D.事理分析
50.在崗期間勞動者接觸煤塵的濃度符合《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的規定,生產性粉塵作業分級為I級的,需要每()進行1次職業健康檢查。
A.2年
B.3年
C.4年
D.6年
51.應急管理是對重大事故的全過程管理,貫穿于事故發生前、中、后的動態的過程,下列有關重大事故應急管理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響應是指在突發事件發生以后所進行的各種緊急處置和救援工作
B.事故的預防是通過管理和技術手段,盡可能地防止事故的發生
C.應急準備是指為有效應對突發事件而事先采取的各種措施的總稱
D.恢復工作應在事故發生后立即進行,首先使事故發生區域恢復到相對安全的基本狀態,然后逐步恢復到正常狀態
5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七十七條的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體系。
A.縣級以上
B.地級以上
C.省級以上
D.鄉鎮以上
53.()是應急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關鍵環節,是指為有效應對突發事件而事先采取的各種措施的總稱。
A.預防
B.準備
C.響應
D.恢復
54.風險因素單一的小微型生產經營單位可只編寫()。
A.綜合應急預案
B.專項應急預案
C.現場處置方案
D.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55.應急演練按照()可以分為單項演練和綜合演練兩類。
A.演練內容
B.演練目的和作用
C.組織方式
D.目標重點的不同
56.關于生產安全事故報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
B.較大事故逐級上報至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
C.事故發生地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其負責人應當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組織事故救援
D.道路交通事故、火災事故自發生之日起7日內,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發生變化的,應當及時補報
57.下列對于事故調查組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事故調查組長只可以由有關人民政府指定
B.事故調查組成員應該具有事故調查所需要的知識和專長
C.事故調查組與所調查的事故沒有直接利害關系
D.事故調查組可聘請有關專家參與事故調查
58.不管哪級事故,其事故調查工作都是以( )的名義進行的。
A.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B.政府
C.公安機關
D.國務院
59.事故調查組應當自事故發生之日起60日內提交事故調查報告。特殊情況下,經負責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批準,提交事故調查報告的期限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的期限最長不超過60日,事故調查期限不包括()。
A.技術鑒定所需時間
B.調查取證所需時間
C.事故分析所需時間
D.撰寫調查報告所需時間
60.()負責綜合監督管理全國的安全生產工作。
A.應急管理部
B.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
C.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D.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
61.對達到設計使用年限但沒有達到報廢條件,并且使用單位希望繼續使用的特種設備,由使用單位申請安全評估,在經過具有相應許可資格的專業技術機構安全評估,作出可以繼續使用的結論。對該特種設備承擔安全責任的單位是()。
A特種設備使用單位
B.安全評估技術機構
C特種設備設計單位
D特種設備維護保養單位
62.事故調查組組長由()。
A.事故調查組成員推選確定
B.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推薦確定
C.事故發生地的上級政府指派
D.負責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指定
63.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的內容包括()。
A.安全技術理論和事故案例
B.有關法律法規和實際操作
C.事故案例和實際操作
D.安全技術理論和實際操作
64.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應有必要的組織保障,一般包括()。
A.機構保障和資金保障
B.人員保障和設備保障
C.機構保障和人員保障
D.制度保障和培訓保障
65.對于特別重大事故,負責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應當自受到事故調查報告之日起()日內作出批復。
A.10
B.15
C.20
D.30
66.某鞋帽城發生火災事故,無人員傷亡,過火面積超過500m',直接經濟損失為250萬元,本起事故為()火災事故。
A.特大
B.重大
C.較大
D.一般
67.監測過程的主要運作手段是()。
A.生產過程中可能導致事故的安全管理薄弱環節和重要環節,收集各種事故征兆,并建立相應數據庫
B.應用科學的監測指標體系實現監測過程的程序化標準化和數據化
C.對生產中的薄弱環節和重要環節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監測
D.對大量的監測信息進行處理(整理、分類.存儲、傳輸),建立信息檔案,進行歷史的和技術的比較
68.預警信息系統主要由信息網、中央處理系統和信息判斷系統組成,各子系統發揮自身的功能,完成預警的作用。下列各項功能,屬于預警信息系統功能的是()。
A.完成將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的轉換
B.評價導致事故發生的人.機、環、管等方面的因素
C.采用各種監測手段進行監控
D.根據具體警情確定控制方案
69.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標準》,傷亡事故經濟損失是指企業職工在勞動生產過程中發生傷亡事故所引起的經濟損失,包括直接經濟損失和間接經濟損失。直接經濟損失中善后處理費用包括()。
A.現場搶救費用、清理現場費用、事故罰款和賠償費用、補助及救濟費用
B.處理事故的事務性費用、現場搶救費用、清理現場費用、喪葬及撫恤費用
C.處理事故的事務性費用、現場搶救費用、事故罰款和賠償費用、補助及救濟費用
D.處理事故的事務性費用、現場搶救費用、清理現場費用、事故罰款和賠償費用
70.下列不屬于地區安全評價類統計指標體系的是()。
A.死亡事故起數
B.重大事故死亡人數
C.億元國內生產總值(GDP)死亡率
D.特大事故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