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令第549號)建立了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制度,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的主要環節是( )。
A.設計、制造、安裝、使用、檢驗、改造、責任追究
B.設計、制造、安裝、使用、檢驗、修理、改造
C.設計、制造、檢驗、改造、化學清洗、事故處理
D.行政許可、設計、制造、安裝、使用、檢驗、改造
32.根據《生產過程危險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GB/T 13861—2009),可將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和有害因素分為4大類。下列因素中,( ?。┎辉?大類范圍內。
A.人的因素
B.物的因素
C.環境因素
D.社會因素
33.下列關于危險有害因素辨識的說法中,不適用于機械設備危險有害因素辨識的是( ?。?。
A.從運動部件和工件進行辨識
B.從操作條件、檢修作業進行辨識
C.從誤運轉和誤操作進行辨識
D.從火災、爆炸方面進行辨識
34.根據《安全驗收評價導則》(AQ 8003--2007),下列關于安全評價描述內容中,不屬于安全驗收評價結論內容的是( ?。?/p>
A.符合性評價的綜合結果
B.評價對象正式運行后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
C.評價對象危害因素的安全技術措施
D.明確評價對象是否具備驗收條件
35.某評價機構承擔了煤礦建設項目的安全預評價工作,并成立了評價項目組,在明確評價對象、評價范圍后,收集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評價對象的基礎資料和相關事故案例。在預評價的前期準備工作中,該評價項目組還應進行的工作是( ?。?。
A.全面辨識危險有害因素
B.合理劃分評價單元
C.選擇適用的評價方法
D.實地調查類比工程
36.某車間在進行起吊作業時,由于起吊物的重量超過了起重設備的額定起重量,造成了起吊設備傾翻,設備下方的作業人員當場死亡。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6441--1986),這起事故為( )事故。
A.物體打擊
B.機構傷害
C.坍塌
D.起重傷害
37.職業性有害因素是指危害從業人員健康的各類因素。按其來源,生產過程中的有害因素可分為( )。
A.物理因素、化學因素和生物因素
B.生產因素、社會因素和經濟因素
C.管理因素、技術因素和個體因素
D.生產過程因素、勞動過程因素和生產環境因素
38.根據《職業病防治法》,新建、擴建、改建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設單位在可行性論證階段應當向行政主管部門提交( )。
A.衛生防護設施設計報告
B.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
C.職業衛生專篇
D.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報告
39.由國家主管部門公布的職業病目錄所列的職業病稱為法定職業病。下列關于職業病診斷條件中,不作為界定法定職業病基本條件的是( ?。?。
A.在職業活動中產生
B.列入法定職業病范圍
C.與勞動用工行為相聯系
D.接觸職業危害因素5年以上
40.《職業病目錄》(衛法監發[2002]108號)給出了13種法定塵肺病。其中,發病人數占前三位的疾病是( ?。?。
A.矽肺、炭黑塵肺、水泥塵肺
B.煤工塵肺、滑石塵肺、水泥塵肺
C.鑄工塵肺、電焊工塵肺、鋁塵肺
D.矽肺、煤工塵肺、鑄工塵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