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根據《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安全監管總局令第23號),存在職業危害的生產經營單位(煤礦除外)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中介技術服務機構,至少每( )進行一次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檢測。
A.半年
B.一年
C.兩年
D.三年
42.為有效降低輸煤皮帶間的粉塵濃度,可以采取濕式作業方法;為降低化學實驗室有毒物的濃度,可以采取全面通風的方法。這些措施屬于職業危害控制措施中的( )措施。
A.工程控制技術
B.集體防護控制
C.組織控制
D.管理控制
43.《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安全監管總局令第3號)中,對組織從業人員培訓的部門有明確規定。負責省級轄區內中央管理的工礦商貿生產經營單位的子公司主要負責人培訓工作的部門是( )。
A.國家安全生產監管總局
B.省級安全生產監管部門
C.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
D.省級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
44.應急演練可以檢驗應急預案的有效性,鍛煉隊伍,檢查應急資源準備情況,理順工作關系,完善應急機制,提高從業人員應對突發事件的自我生存保護能力和救助他人的能力。應急演練實施主要包括( )環節。
A.演練前策劃和培訓、接警通知啟動、搶救與救援、結束點評
B.描述演練概況和培訓、啟動演練、疏散人員、危險控制、救援、結束
C.演練前檢查和情況說明與動員、啟動、執行、結束與意外終止、現場點評會
D.檢查演練預案和完善準備、組織演練鍛煉隊伍、演練結束講評、評審與完善
45.生產經營單位發生事故后,可能影響到該單位周邊地區時,應及時啟動警報系統,告知公眾有關疏散時間、路線、交通工具及目的地等信息。該工作屬于應急響應過程中的( )。
A.警報和緊急公告
B.指揮與控制
C.公共關系
D.接警與通知
46.實戰演練活動一般始于報警消息,在此過程中,參演的應急組織和人員應盡可能按實際緊急事故發生時的響應要求進行演示,由參演應急組織和人員根據自己關于最佳解決方法的理解,對情景事件采取響應行動,這種演示稱為( )。
A.自由演示
B.桌面演示
C.刺激行動
D.示范演示
47.在應急管理過程中,加大建筑物安全距離、減少危險物品存放量、設置防護墻等措施,屬于應急管理( )階段所做的工作。
A.預防
B.準備
C.響應
D.恢復
48.某企業每半年更新一次應急人員聯系電話,這體現了事故應急預案編制中,關于( )的基本要求。
A.應急組織和人員分工明確,并有具體的落實措施
B.結合本單位分析危險性
C.有明確的事故預防措施和應急程序,與應急能力相適應
D.預案要素齊全完整,信息準確
49.在應急演練過程中,觀察和記錄演練活動,比較演練過程與演練目標要求的符合性,并提出演練發現問題,這項工作一般應由( )完成。
A.策劃人員
B.演練人員
C.控制人員
D.評估人員
50.某企業生產車間發生了人身傷亡事故,造成3人死亡。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該事故由( )負責組織調查。
A.事故發生單位上級主管部門
B.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
C.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
D.省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