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標準和安全距離
一、安全標準和安全距離
(一)地震安全距離
因為地震安全距離往往是決定爆破工程規模、方式的重要因素,有些爆破設計在報批中遇到麻煩也往往發生在地震效應的控制上。因為控制標準、計算方法均不甚嚴格,被保護建(構)筑物的結構和狀況又十分復雜,如何較為準確地預估地震強度,控制建(構)筑物的損壞程度經常成為有爭議的問題。《爆破安全規程》規定“一般建筑物和構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應滿足安全震動速度的要求”并規定了建(構)筑物地面質點振動速度控制標準。
(二)空氣沖擊波的安全距離
空氣沖擊波的安全距離主要依據以下幾個方面來確定:對地面建筑物的安全距離;空氣沖擊波超壓值計算和控制標準;爆破噪聲;空氣沖擊波的方向效應與大氣效應。 考試大-全國最大教育類網站(www.Examda。com)
控制空氣沖擊波的方法主要有:
(1)避免裸露爆破,特別是在居民區更需特別重視,導爆索要掩埋20cm或更多,一次爆破孔間延遲不要太長,以免前排帶炮使后排變成裸露爆破。 來源:www.examda.com
(2)保證堵塞質量,特別是第一排炮孔,如果掌子面出現較大后沖,必須保證足夠的堵塞長度。對水孔要防止上部藥包在泥漿中浮起。
(3)考慮地質異常,采取措施。例如斷層、張開裂隙處要間隔堵塞,溶洞及大裂隙處要避免過量裝藥。
(4)在設計中要考慮避免形成波束。 來源:www.examda.com
(5)合理安排放炮時間:一則是避免空氣沖擊波能量向地表集中,二則放炮時間最好安排在爆區附近居民繁忙時。 考試大論壇
(6)在地下礦山巷道,可利用障礙、阻波墻、擴大室等結構來減輕巷道空氣沖擊波。
(三)爆破飛石的安全距離
爆破飛石的飛散距離受地形、風向和風力、堵塞質量、爆破參數等影響,爆破飛石的安全距離應根據硐室爆破、非拋擲爆破、拋擲爆破等情況分別考慮。飛石事故超過爆破事故總數的四分之一,在設計和施工中必須嚴格做到:
(1)設計合理,測量驗收嚴格,避免單耗失控,是控制飛石危害的基礎工作。
(2)慎重對待斷層、軟弱帶、張開裂隙、成組發育的節理、溶洞、采空區、覆蓋層等地質構造,采取間隔堵塞,調整藥量,避免過量裝藥等措施。
(3)保證堵塞質量,不但要保證堵塞長度;而且保證堵塞密實。
(4)多排爆破時要選擇合理的延遲時間;防止因前排帶炮(后沖),造成后排最小抵抗線大小與方向失控。
(5)城市爆破應做好防護。
(四)電力起爆的安全距離
電力起爆的安全距離主要考慮爆區與高壓線、廣播電臺和電視臺等發射源的安全距離。
(五)爆破有害氣體擴散安全距離
爆破有害氣體主要有CO、NO、NO2、N2O5、SO2、H2S、NH3等,可引起窒息及血液中毒。大量爆破后必須取樣監測。有害氣體濃度低于允許指標才能下井作業。減少爆破有害氣體的措施:
(1)使用合格炸藥。
(2)做好起爆器材及炸藥防水、炮孔堵塞等工作,避免半爆和爆燃。
(3)并下加強通風,特別要注意通風死角、盲區;人員進入前必須通風并取樣監測空氣中的毒氣濃度。
二、爆破器材的貯存
(一)永久性地面庫
1.總圖布置
(1)外部距離指炸藥庫外墻的墻根到被保護對象之間的距離,各個庫房分別計算,只考慮儲存量,不考慮品種。
(2)內部距離(殉爆安全距離)按貯存的炸藥不同,爆炸器材庫分為A1、A2、A3三個等級。
A1級:貯存黑索金、銨梯黑炸藥、黑梯炸藥和膠質炸藥。
A2級:貯存梯恩梯、雷管、導爆索。
A3級:貯存硝銨類炸藥和黑火藥。
(3)建庫個數。地表總庫貯存炸藥量不得超過本單位半年生產用量,起爆器材不超過一年生產用量;地面分庫減半。單庫房最大允許量見表4-1。按以上原則和數據,根據本單位使用爆破器材的數量、品種,決定庫房個數。
表4-1 地面庫單一庫房的最大允許容量
序號 |
爆 破 器 材 名 稱 |
單一庫房最大允許容量/t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硝化甘油炸藥 泰安 梯恩梯 黑梯藥柱 硝銨類炸藥 射孔彈 爆炸筒、起爆藥柱 導爆索 黑火藥、無煙火藥 導火索、點火索、點火筒 雷管、繼爆管、高壓油井雷管、導爆管起爆系統 硝酸銨、硝酸鈉 |
20 50 50 150 50 200 100 60 15 5 40 6 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