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下列關于行政處罰設定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
B.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沒收違法所得以外的行政處罰
C.國務院部、委發布的規章可以設定一定數量罰款或責令停產停業的行政處罰
D.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可以設定警告或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
【答案】D。
【考點】處罰設定權的立法配置。
【解析】《行政處罰法》規定,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規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和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可以在法律、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尚未制定法律、法規的,上述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或者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
22.依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下列執行措施中,處罰機關可以采取的是( )。
A.到期不繳罰款的,每日按罰款額3%加處罰款
B.將查封的財物作價充抵罰款
C.自行將扣押的財物拍賣抵繳罰款
D.自行或者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答案】A。
【考點】行政處罰的強制執行。
【解析】《行政處罰法》規定,行政處罰依法作出后,當事人應當在行政處罰決定的期限內,予以履行。如果當事人沒有正當理由逾期不履行,則導致強制執行。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實行強制執行有三種措施:(1)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3%加處罰款。(2)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3)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23.依據《行政許可法》的規定,被許可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的,行政機關除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外,如取得的行政許可屬于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事項的,則許可人( )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該行政許可。
A.3
B.5
C.7
D.10
【答案】A。
【考點】行政相對人的法律責任。
【解析】被許可人P,X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取得的行政許可屬于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事項的,申請人在3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該行政許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4.企業擬建設一個危險化學品倉庫。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受理其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的部門是( )。
A.衛生部門
B.安全監管部門
C.勞動部門
D.公安部門
【答案】B。
【考點】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
【解析】根據《職業病防治法》(2011年最新修訂)規定,用人單位工作場所存在的職業病
目錄所列職業病的危害因素的,應當及時、如實向所在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申報危害項
目,接受監督。
25.依據《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國內首次進口與職業病危害有關的化學材料,進口單位應當向有關部門報送該化學材料毒性鑒定以及登記注冊或者批準進口的文件等資料。受理上述文件資料的有關部門是( )。
A.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公安部門
B.國務院安全監管部門和工業和信息化管理部門
C.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安全監管部門
D.國務院公安部門和安全監管部門
【答案】C。
【考點】向用人單位提供可能產生職業危害的化學原料及放射性物質的物品的規定。
【解析】國內首次使用或者首次進口與職業病危害有關的化學材料,使用單位或者進口
單位按照國寐規定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批準后,應當向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送該化學材料的毒性鑒定以及經有關部門登記注冊或者批準進口的文件等資料。
26.依據《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下列關于職業病病人保障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用人單位未參加工傷保險,勞動者患職業病的,其醫療和生活保障由地方民政部門承擔
B.職業病病人的診療、康復費用,按照國家有關工資保險的規定執行
C.各級政府民政部門應當保障職業病病人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職業病待遇
D.職業病病人依法已享有工傷保險的,無權向用人單位提出民事賠償要求
【答案】B。
【考點】職業病病人保障。
【解析】職業病病人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職業病待遇。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安排職業病病人進行治療、康復和定期檢查。職業病病人的診療、康復費用,傷殘以及喪失勞動能力的職業病病人的社會保障,按照國家有關工傷社會保險的規定執行。職業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傷社會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賠償要求。勞動者被診斷患有職業病,但用人單位沒有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的,其醫療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單位承擔;最后的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該職業病是先前用人單位的職業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單位承擔。
27.依據《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職業病診斷除了應當綜合分析病人的臨床表現、輔助檢查結果外,還應當分析的因素包括( )。
A.身體條件、遺傳病史和現場危害檢測
B.遺傳病史、職業史和現場危害調查與評價
C.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和參加工作年限
D.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情況
【答案】D。
【考點】職業病診斷。
【解析】職業病診斷應當由省級I,X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醫療衛生機構承擔。勞動者可以在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擔職業病診斷的衛生醫療機構進行職業病診斷。職業病診斷,應當綜合分析病人的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和現場危害調查與評價、臨床表現以及輔助檢查結果等因素。
28.依據《勞動法》的規定,下列企業對女職工的工作安排,符合女職工特殊保護規定的是( )。
A.某礦山企業臨時安排女職工到井下工作1d
B.某翻譯公司安排已懷孕3個月的女職工本周每天加班1h
C.某醫院安排女護士(孩子5個月大)值夜班
D.某食品公司安排女職工在例假期間從事冷庫搬運作業
【答案】B。
【考點】《勞動法》對女職工特殊保護的規定。
【解析】《勞動法》對女職工特殊保護的規定包括:(1)禁止用人單位安排女職工從事礦山井下、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2)禁止用人單位安排女職工在經期從事高處、低溫、冷水作業和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3)禁止用人單位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活動。對懷孕7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4)禁止用人單位安排女職工在哺乳未滿1周歲嬰兒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其他勞動,不得延長其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29.依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后,如果勞動者不能從事或者勝任工作,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用人單位額外支付勞動者最低( )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A.5
B.3
C.2
D.1
【答案】D。
【考點】用人單位依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
【解析】勞動者不能從事或者勝任工作的,或者勞動合同訂立時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用人單位提前30d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1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30.依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對于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下列情形中,用人單位不得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是( )。
A.上崗前未進行職業健康檢查
B.在崗期間未進行職業健康檢查
C.離崗前未進行職業健康檢查
D.未進行身體健康綜合評估檢查
【答案】C。
【考點】用人單位的義務。
【解析】《勞動合同法》第42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兩種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40條、第41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這兩種情形均涉及職業病防治等方面的權利保護:(1)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2)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